首页 理论教育 希特勒的崛起与德国军方的角色: 探寻政治权力交迭

希特勒的崛起与德国军方的角色: 探寻政治权力交迭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曾有人指责德国军方高层人物怂恿支持希特勒篡权,但显然又几乎没有什么证据能证实这种指控。希特勒上台后扩军备战,军方前景看好,武装部队的军官显然也是获益者。希特勒上台不久,哈默施泰因就被解除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1月29日,施莱歇辞职,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德国军方以前一直是政府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工具,随着希特勒的上台,这种特权已经不复存在。

希特勒的崛起与德国军方的角色: 探寻政治权力交迭

希特勒是如何攫取权力的,虽然人们早已从各个角度对此事作过描述,但尚未有人从德国军方的角度对此事加以论述。曾有人指责德国军方高层人物怂恿支持希特勒篡权,但显然又几乎没有什么证据能证实这种指控。

希特勒上台后扩军备战,军方前景看好,武装部队的军官显然也是获益者。而且布隆贝格和其他将领也承认,希特勒政权使德国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桎梏,在一开始受到军方的欢迎。对于军人而言,当时他们采取这种态度是很自然的,虽然很多人后来为之悔恨不已。另一些军人具有远见卓识,他们从一开始就对此深感忧虑。他们认为这是一帮带领冲锋队的“业余分子”或“被部队开除的士兵”,他们的政党一旦掌权决不会容忍一向保守的军方继续保持已有的特权。

尽管有相当一部分军人对希特勒的上台表示欢迎,这并不等于他们曾经助纣为虐,甘当纳粹的工具,整个军方更不可能充当希特勒篡权的工具,除非当时的军方要员全由希特勒一手指定,否则是绝对行不通的。就这点而言,对军人的指责与基本事实背道而驰。在这个关键时期,军内的政治领导是施莱歇将军。他是巴本内阁时的国防部长。比他军职略低的是国防部参谋总长冯·布雷多(von Bredow)上校。陆军最高首长是哈默施泰因将军。

希特勒上台不久,哈默施泰因就被解除了陆军总司令的职务。在1934年6月30日血腥清洗行动中,施莱歇和布雷多惨遭谋杀。三人的被清除证明了其他军人所言属实,他们曾企图阻止纳粹夺取政权。

施莱歇的助手勒里希特将军曾给我讲述过这一非常时期以及后来一段时间内将领们与希特勒冲突的内情,他的所述与外界所传大相径庭。那几个星期所发生的事情对德国生死攸关,作为幸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内幕人物之一,他的证词值得考虑。

勒里希特首先描述了施莱歇和哈默施泰因的个性,他说:“施莱歇将军虽然与任何党派都没有瓜葛,但他对政治比军事更在行。他非常同情工会运动,工会人士也对他颇有好感,由于他倾向于社会改革,以致保守派将他视为异己。他身上没有丝毫‘容克贵族’的习气。他精明能干,热衷于政治,但缺乏在这非常时期所需要的政治家的手腕。”谈到哈默施泰因,勒里希特说:“他是个天才,极其聪明,有政治头脑。不过他是一个懒散的军人。他强烈反对国家社会主义,遵循施莱歇的政治路线。”

勒里希特的叙述如下:

在与国社党斗争的时期,巴本和施莱歇领导的政府于1932年10月解散了德国国会,并宣告辞职。尽管国社党在选举中显然丧失了不少席位,但无论是巴本还是分裂为左右两派的反对派都没能在国会形成令人信服的绝对多数。一开始总统有意让巴本重新组建政府,但是他们与所有由革命派形成的反对党的关系都非常紧张。1932年11月,柏林运输工人大罢工,共产党和国社党合作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当局认为此事非同小可。

基于情况紧急,当局决定在11月20日左右在国防部以及内务部举行会谈并拟定相应措施,以审视国家武装部队是否有能力镇压极左派和极右派发动的革命暴动。如果巴本新政府绝对依靠保守的右派德意志民族党以及右翼退伍军人组成的钢盔队,很可能会发生暴动。

会议达成共识认为运输工人的总罢工将导致整个国家机构和军队的瘫痪,因为国防军的机械化程度还很低,其紧急部队尚不能有效地执行任务。施莱歇认为尽量不可造成军队向同胞开火的局面。他可不愿“动刀动枪”。

尽管有违他本人的意愿,施莱歇还是被暂时推上总理的位置,因为他在人们眼里只是中立的军人,不像被视为代表保守反动势力的巴本。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央党和社会民主党都同意接受施莱歇为总理。国社党也表示默许,认为施莱歇很可能成为国社党上台的垫脚石。11月底对施莱歇的任命没有引起任何激烈的反响,为各派政党提供了一个喘息的空间。

施莱歇企图利用国社党在国会的派别之争来遏制其势头。形势也似乎颇为有利,当时国社党员正为选举的受挫而深感失望,又为党内的财政困难而焦虑不安。施莱歇先游说格雷戈尔·施特拉塞尔(Strasser,Gregor)和其他80位国会议员,国会因此而延期开张。

前景似乎尚可乐观,12月初德国取得一项外交成就,(可能是在德国国内的强大压力下)国际裁军会议作出让步,同意德国在原则上享有同等的军事权利。

但由于施莱歇打算进行深入的社会改革,从一开始他就遭到保守派德国民族人民党(Deutsch-Nationale)的激烈反对。于是施莱歇威胁要揭发东部救济基金分配使用的黑幕。总统兴登堡年事已迈,昏头昏脑,深受其保守党朋友的影响。这些人攻击施莱歇亲布尔什维克,传播谣言声称施莱歇企图篡军夺权。与此同时,巴本也开始蠢蠢欲动,与希特勒暗中勾结,妄图依靠国社党使自己重返权力中心,结果是自欺欺人。

施莱歇中断了开始时前景看好的会谈,企图分裂国社党人,这造成了“兴登堡—施莱歇危机”。既没有总统的支持,在国会中又不占多数,施莱歇陷入了困境。1月26日,也可能是27日,陆军总司令哈默施泰因试图说服总统,遭到兴登堡的严词拒绝。1月29日,施莱歇辞职,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

施莱歇这位唯一由军方出身的总理就这样倒台了。1934年6月30日,施莱歇将军被纳粹特务在第一时间枪杀,同时被杀的还有布雷多上校(徒有虚名的政治家)和施特拉塞尔。

德国军方以前一直是政府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工具,随着希特勒的上台,这种特权已经不复存在。100000左右的军方人员被派往遍布全国的各个小型的单位,国社党控制了全部国家机器。所有的交通工具、公共联络方式、公用事业、街头舆论和大部分工人阶级都被国社党所掌控。军队已经失去了昔日举足轻重的地位。

纵观这一系列事件和史实,我敢斗胆说控告德国军方支持希特勒篡夺政权是个历史冤案,事实恰恰相反。(www.xing528.com)

在这个问题上,我想探讨一下德国军队是否有可能公开起兵反对希特勒。

在纳粹国社党上台前后的非常时期,施莱歇和哈默施泰因周围的亲信也曾考虑过发动兵变的可能性,但因为估计没什么成功的希望而作罢。

客观原因不一而足。首先希特勒是作为最强大的政党领袖由总统根据宪法任命为总理的,走的是完全合法的程序。若要发动兵变,就得由施莱歇将军和哈默施泰因将军向部队发布命令,但俩人的军衔、名望都不够高,如果由他们挑头,不仅要反对希特勒—巴本—胡根贝格(一译胡根堡,Hugenberg,Alfred)内阁,还得反对德高望重的全军最高统帅总统兴登堡。其次与共产党联盟是不可能的,与其他党派也没法仓促结盟。宣誓过忠于兴登堡的军队不会服从施莱歇和哈默施泰因的命令。而且此时力量对比更不如11月。最终他们还犯了严重的错误导致了一系列不幸的后果。

横扫一切的革命行动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德国的政治格局为之改观,德国军队却始终袖手旁观。军方就像一座孤岛,希特勒对它无可奈何,军队听命于兴登堡,可兴登堡已是老朽一个。兴登堡命令由弗里奇取代哈默施泰因。

1933年1月,布隆贝格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此前他一直作为德国代表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与希特勒素昧平生。布隆贝格是个有天赋的军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视野开阔,兴趣广泛。但是他个性不强,易受他人的影响。

赖歇瑙是国防军首领。他个性很强,极有进取心,注重实干,行事不多加思索,爱凭直觉。虽然他极有抱负,聪明能干,文化程度很高,还会吟诗弄文,但是体魄强健,就像一个运动员。多年来,他与希特勒过往甚密,自认为效忠于希特勒本人,而不是效忠于党派。

维尔纳·冯·弗里奇将军(后来成为陆军总司令)是个优秀的军人,但他的思想拘泥于军事领域。他是个纯粹的绅士,而且笃信宗教

布隆贝格和赖歇瑙的任务是确保陆军在新政府中地位,他们一向认为陆军为国之栋梁是不容置疑的既成事实,他们还有一个任务是清除国社党中的革命分子,恢复正常的公共生活

革命的冲锋队从一开始就是陆军的对头,他们当时的势力足以左右群众和国社党。冲锋队声称要按照他们的等级在新政府中重组军队。陆军决心为自己在新政府的地位进行斗争。尽管冲锋队曾经充当希特勒的禁卫队,扶植他上台,但兔死狗烹,同任何独裁者一样,希特勒也不得不除掉这帮无法无天的家伙。希特勒站在陆军一边,在1934年6月30日血腥镇压了冲锋队(罗姆暴动,又称长刀之夜。德国纳粹党内针对冲锋队上层领导人的大屠杀——编者注),而且希特勒并没有动用正规军队的一兵一卒。

军方将6月30日的血腥镇压视为成功的一着,尽管不无过分之处(如谋杀施莱歇将军等人)。然而事实证明,对军方而言,这不过是一次得不偿失的皮鲁斯式(Pyrrhic Victory,比喻付出极大代价而获得的胜利——编者注)的胜利。从那天起,武装党卫队(Waffen-S.S.)迅速崛起,它对陆军构成的威胁远远超过冲锋队。

兴登堡死后,希特勒宣称自己为国家元首和所谓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重整军备一开始的本意是要与邻国平起平坐,而此时已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改变了军队力量在国家政治中的格局。每一个阶段重整军备的结果表明正规陆军众所公认的牢固地位受到削弱。4000名职业军官原本是渐渐扩充的军队的核心,也是德国空军的骨干力量。如今来自各种职业和阶层的人士都进入了军官圈子,这些人往往拥护纳粹的政治观念,其中的年轻人思想尤其激进。军官团体的面目已今非昔比,国社党人在陆军中势力日盛。用不了多久,就没人能够指望军人能团结一致了。

重新启用义务征兵制后,陆军就失去了它在国内争斗中原有的作用,空军的组建进一步削弱了陆军的地位,从一开始空军就是以国社党的原则为指导的。让空军统领高射炮部队也是有意为之。这个决定旨在削夺陆军的防空力量,陆军在国内争斗中的作用日趋式微

尽管如此,当布隆贝格被撤职,1938年1月和2月又为所谓的弗里奇将军同性恋事件产生激烈冲突时,军方也曾再度考虑起兵推翻希特勒。希特勒取代布隆贝格,亲自担任武装部队总司令,让凯特尔(赖歇瑙的后任)留任,而凯特尔充其量不过是个唯命是从的首席办事员。

如此杰出的弗里奇将军居然遭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公正待遇,这使军界高层为之震怒。(1)其实早就有人在搅动开水壶了,卡尔·格德勒(Goerdeler,Carl)和沙赫特(Schacht,Hjalmar)等人组成的秘密组织主张“全力以赴”推翻希特勒。然而,将领们在关键时刻却做不到同仇敌忾,自泽克特将军以来,军方从来就没能做到步调一致。他们缺乏调动部队进行起义的权力机构,他们缺乏愿意采取行动接管政权的政治领袖,起义始终没能付诸实施。另一方面,希特勒早就在军队高层中“掺沙子”,在军方领导人中进行分裂活动,使军队丧失主心骨。将领们各有各的小算盘,再也不可能指望陆军同心同德采取共同的政治行动。

(1) 然而德国国内的反对派曾抱怨道,将领们的错误在于他们的愤怒如煮而不沸的温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