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的关键要点

行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的关键要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它起始于对联想主义学习观的批判,先后经历了经典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两个发展阶段。经典行为主义者反对把学习看成是观念联想。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或强化,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作出反应的机会,对其反应给予及时反馈和强化,使学生的反应达到精确化。行为主义本质上属于“外周”论。

行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的关键要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它起始于对联想主义学习观的批判,先后经历了经典行为主义(30年代之前)和新行为主义(30年代之后)两个发展阶段。

经典行为主义者反对把学习看成是观念联想。他们认为,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就是在外部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形成联结的过程,知识、技能的增加就是联结的积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是通过经典的条件反射作用实现的;对正确的刺激—反应的联结予以奖赏,会增强这种联结,予以惩罚,会减弱这种联结。新行为主义学习论者认为,人类的大多数学习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经典行为主义只能解释人或动物的被动学习或应答性的学习,对人类的学习应该用操作条件作用模式来解释:个体作出一种反应——不管有没有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如果这种反应之后伴随一种强化物,那么在类似的情景中这种反应的几率就会增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或情境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反应。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或强化,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由于学习最终只能通过学生的行为来反映,必须取消用“领悟”、“体会”等描述内在心理状态的术语,代之以用“陈述”、“设计”等描述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目标。同时,由于学生的行为反应类型极其复杂,为了更明确地引导教学,必须对教学目标作出尽可能细致的分类,澄清每类知识、技能的习得条件,并按照难度的层级进行排列,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依次教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作出反应的机会,对其反应给予及时反馈和强化,使学生的反应达到精确化。(www.xing528.com)

行为主义本质上属于“外周”论。在教学问题上,它只关注“两头”——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处理,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及对其相应的强化。然而,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在教学上如何分析教学情境,如何配合教材的不同单元设计教学进度,也有助于教师澄清如何采用各种强化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它无视学生的心理过程,片面强调外部控制的作用,这常常使学生陷入被动、机械的接受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