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中学术性课程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我国高中学术性课程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就我国课程计划的发展历史来看,学术性课程在总的课程结构中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和发展的。表3.1学术性课程变化表(%)说明:以上数据是指高中阶段各相应学科的课时总量占活动总量的百分比。本文对学术性课程的划分是出于说明问题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定性的判断。但学术性课程的总体比例已逐渐趋于稳定,文理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我国高中学术性课程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无论是通过横向的国别比较还是通过纵向的历史比较,我们都可以看出学术性课程在课程结构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事实上,相当长时间以来,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总是把课程“默认”为学术性课程来理解。这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就我国课程计划的发展历史来看,学术性课程在总的课程结构中还是有着比较明显的变化和发展的。

在本文中,学术性课程包括工具性学科(语文、数学、外语)、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科学学科(政治、历史、地理)。相关数据如表3.1所示。

表3.1 学术性课程变化表(%)

说明:(1)以上数据是指高中阶段各相应学科的课时总量占活动总量的百分比

(2)根据比较分析,本表采用活动总量作为总的计算基数。对活动总量的计算,除采用课程计划中有明确的课时说明之外,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公式计算:[教学总时间(一般三年为120周)一复习考试时间(因为此时间在性质上类似于在家自修,不同于一般课时)]×周活动总量(有课程计划称为周上课时数)=三年活动总量。

(3)课程计划从1981年开始尝试进行文理分科,虽然之后都没有明确规定文、理科的课时,但1996年和2000年的课程计划还是对文理侧重不同的学生的课时作了基本说明。本表就是按照课程计划的相关说明而采用各数据的。

(4)本文对学术性课程的划分是出于说明问题的需要,而不是一种定性的判断。本文未把艺术体育课程以及2000年新增的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学术性课程。(www.xing528.com)

图3.1 文、理科工具性学科比例

图3.2 社会学科(文科)与自然学科(理科)比例比较

从表3.1和图3.1、3.2可以看出,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结构在学术性课程的变化和发展上起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学术性课程在整体课程结构中始终占据着主导性地位。在1990年之前的比例都在3/4以上,1990年之后也都在60%以上,1990年的课程计划比较特殊。但学术性课程的总体比例已逐渐趋于稳定,文理科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2.工具性学科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有了比较明显的下降,但同样也趋于稳定,在文理科中都占30%左右。从语、数、外三门课程的内部对比来说,外语课程的比例下降幅度最少,而且现在外语课程的比例已经完全接近或超过语文、数学课程的比例,外语的地位实际上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自然科学类课程在理科课程结构中的比例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文科课程结构中的比例一般都在20%左右,但相比较来说,前者的比例要高,理科特性在课程结构中体现得要多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