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泽东同志的论著中,特别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中,反复提到了普遍真理的问题。他在有的场合,还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习用语词,来对普遍真理加以注解。乍然一看,仿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到哪里都好用上,理应不发生什么结合的问题,不发生什么发展理论的问题。教条主义者就是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成僵死的东西。修正主义者正和他们相反,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应用到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普遍真理。马克思主义者一面反对教条主义,一面反对修正主义。他们所理解、所宣传、所坚持的普遍真理,是贯彻在一切学说理论中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判断一种学说理论是否正确,是否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准则。马克思主义的创建者——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发现并在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在政治经济学中第一次确立了这些原则准则。那些原则准则是什么呢?是工人阶级的立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辩证方法以及根据那种世界观、方法论就阶级社会确立的带有普遍性的阶级斗争原理。它们的更概括的表现,就是革命者的立场、观点、方法。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立,都是有它的建立者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在其中的。一种理论是否正确,就看它的建立者是站在什么立场,看他怎样看待并处理他所研究的对象。一种不够正确或根本不正确的理论,也可能是看法不对头,也可能是处理的方法不正确,但更多的、更基本的还是立场有问题。我们不能希望站在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立场的人,能对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的创建或理解,会有什么成就;我们当然同样不能希望一个站在资产阶级立场的人,能对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的创建或理解,会有什么成就。这已说明,阶级立场不对头,它一开始就会妨碍人们釆取或应用较正确的观点方法,去接近事实,去辨认较能反映事实的理论。但这显然不是说,观点方法不那么重要,事实上,所谓正确的、坚定的阶级立场,根本就不是脱离了对于周围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问题的认识,而独立自在地形成的;恰好相反,那是不断通过对于那些关系及其问题的判断处理,通过生产与斗争的实践,而逐渐表现出来,明确起来,坚定起来的。但是,作为阶级社会的人,阶级利害关系,阶级的立场,总是最先最能左右他的认识的出发点。我们满可以说,有哪样的立场,就有哪样的观点和方法。如果说,一切以往的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最有利于采用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那么,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就最适于采取彻底揭露现实剥削压迫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与辩证方法。这就是所谓立场、观点与方法的统一。(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