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论》:无产阶级制定斗争策略的学典范

《资本论》:无产阶级制定斗争策略的学典范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资本论》全书基本上是就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来论述它们在经济范围内的敌对关系与斗争过程。这一切表明,《资本论》这部政治经济学论著,严格说来,无异是一部阶级学典范。但须指出,由于《资本论》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的指南写出来的,我们的研究显然只有在紧密结合当前革命斗争任务的前提下,才会深切感到它是我们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的指南。

《资本论》:无产阶级制定斗争策略的学典范

有人早就在跟着资产阶级叫嚷,说什么《资本论》是讲的百余年以前的事,已经“过时”了。但马克思主义者却是这样回答他们的:在阶级社会彻底消灭以前,在最后的社会对抗关系消灭以前,《资本论》里面关于社会阶级特质,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的关系,以及关于阶级发生、发展以迄消灭的各种基本原理,将永远成为无产阶级继续奋斗、继续制定他们斗争策略的阶级科学根据。

不错,《资本论》是一部经济理论著作。但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其实就是阶级关系,就资本主义社会来说,基本上是由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结成的关系。列宁指示我们:“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11]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或者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是由他们在整个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是由他们一方面占有生产资料,但须依靠别人的劳动,始得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仅拥有自己的劳动力,却须依靠别人的生产资料始得维持生存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些经济条件与关系,不仅会决定各阶级间相互的地位、性质,也会决定不同阶级的固有性格、思想生活以及他们的政治态度。所以政治经济学在实质上,是规定各阶级的利害关系的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愈全面、深入,就表明它对各阶级间利害关系的规定性愈完备、明确。它在阶级斗争的意义上说,就愈能成为决定斗争方针与策略的科学根据。

我们知道,马克思写《资本论》,自始就是为了指示无产阶级斗争的方向,要他们明确认识自己的被剥削的地位与命运,并极力提醒他们,他们不团结起来作决死的斗争,资产阶级是决不会自己放下屠刀,对他们大发善心的。《资本论》的作者认定,“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12],《资本论》所要证明的是,“我们的银行家、商人、工厂主和大土地占有者的全部资本,不外是工人阶级的积累起来的无偿劳动!”[13]谁积累的无偿劳动愈多,谁的资本量就愈大,那么他利用属于社会的科学技术条件、利用自然力,乃至利用社会政治权力,以获得更多无偿劳动的可能性也就愈大。这些经济条件与经济关系的不断反复出现,就使得站在统治地位与剥削地位的资产阶级,都变成了唯利是图的经济人。马克思告诉我们,他在《资本论》里面“考察的人,都不过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体现”[14]。一方面资本家是资本的人格化,另一方面资本是资本家的物化。要不断增殖、不断扩大始能存在的资本的要求,就成为资本家的要求,即所谓“资本家的心,就是资本的心”。在这种人心目中,没有真,没有善,没有美,只有利;在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他们不仅对于受剥削的无产阶级没有任何怜惜,就是对于处在剥削地位的同行,也同样不会对他们表示任何爱顾。这种所谓“人性”,归根到底讲来,不过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总和决定下来的,是对于占有他人劳动的单纯物质刺激的条件反射

马克思除了以大量生动的事实,告诫无产阶级放弃幻想、坚持斗争外,同时也充分估计并说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不但人数在不断增长,并且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构自身所训练、所联合、所组织起来的力量及其反抗情绪,也在不断增长[15]。(www.xing528.com)

此外,如列宁指出的:“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话表明,马克思怎样要求社会科学用客观态度去分析现代社会中每个阶级所处的地位,并且同对每个阶级的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起来。这段话就是:‘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中间等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16]

从马克思学说发展的过程来看,《资本论》原是根据《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阶级历史任务来写作的,因此列宁在上面引述的《共产党宣言》中那段话的含义,在《资本论》中就作了更严密的规定。《资本论》全书基本上是就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个阶级,来论述它们在经济范围内的敌对关系与斗争过程。但是《资本论》也指出,处在它们中间的那些小工业家、小商人、农民,如果还是处在那种小本经营或小生产者的地位,他们就会充分表现出摇摆不定的二重性:一旦成为资本家,当然和资本家一鼻孔出气;不幸变成无产者,他才有接受无产阶级观点的可能。这就是说,社会各阶级的观点及其政治动向,基本上都由它们的经济关系与地位决定的。

《资本论》就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总和来严密分析各阶级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地位,并详细说明社会经济一有发展变动,各阶级相互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并因相互间的利害关系而要引起不同的反应。它指出,资本主义愈向前发展,就愈接近死亡。这一切表明,《资本论》这部政治经济学论著,严格说来,无异是一部阶级学典范。它的强烈的阶级倾向,不但不影响它的科学性,倒恰好是在它的作者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高度忠诚的激励下,才使得这部书具有无比深刻周到的科学价值。“它包含着充分的、并且非常充分的勇敢而大胆的新东西,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完全科学的形式呈献出来的。……这里涉及的是系统的科学理论”[17]。但须指出,由于《资本论》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行动的指南写出来的,我们的研究显然只有在紧密结合当前革命斗争任务的前提下,才会深切感到它是我们进行科学理论研究的指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