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范畴体系与辩证发展规律:王亚南全集(第2卷)

经济范畴体系与辩证发展规律:王亚南全集(第2卷)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当我们说,马克思在确定贯串全书的红线和研究对象的时候,已经在考虑如何处理总结构和全面布局的问题,同样地,他就全书各卷分别作着上述那样的安排的时候,也一定把体现在那个结构中的各种经济范畴和规律缜密地考察过了,否则,那就说不上什么完密的理论体系了。

经济范畴体系与辩证发展规律:王亚南全集(第2卷)

当然,当我们说,马克思在确定贯串全书的红线和研究对象的时候,已经在考虑如何处理总结构和全面布局的问题,同样地,他就全书各卷分别作着上述那样的安排的时候,也一定把体现在那个结构中的各种经济范畴和规律缜密地考察过了,否则,那就说不上什么完密的理论体系了。事实上,一个学说体系是否健全,是否能系统地建立起来,就要看它对于所包含的各种经济范畴、规律,是否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处理。特别需要提起的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从辩证的逻辑出发,“它对每一个已经生成的形态,都是在运动的流中,从它的暂时经过的方面去理解”[322]。“在事物及其相互关系不是当作固定的东西,而是当作可变的东西来理解的地方,它们的思想映象、概念,会同样发生变化和转形。我们不能把它们封闭在硬结的定义中,而是要就它们的历史形成过程或逻辑形成过程来阐明它们。”[32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一切有关的场合,都指示我们:社会情况变了,旧的范畴术语,都要作新的解释,并还要提出新的术语,在一门有关的科学的术语上发生革命。所以恩格斯说:“这个理论既然把近代资本主义生产认为不过是人类经济史上一个过渡的阶段,所以,它会使用一些名词,和那些把它认为是不可消灭的最后的生产形式的著作家习常使用的名词不同,也就是理所当然了。”[324]他们还因此指出,那些立脚在形而上学观点上的古典经济学者的致命缺点之一,就是他们常为既有的传统的经济范畴所限制,使得所要说明的事象或问题,混淆不清。特别是关于带有关键性的剩余价值这个范畴,他们一直纠缠在地租、利润那些既往流行的特殊形态上面,而不能把它当作全体来予以分析。当然,这还只是他们关于经济范畴的错误理解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作为一个体现现实关系的范畴,不仅要从发展的观点去看它的转化、转变,还要从全体的观点去看它在经济范畴的总的体系中是处在怎样的地位和发生怎样的作用,并且又还要在发展过程中去把握它对其他经济范畴的生动的联系,以及由此表现的各种经济规律。

当然,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就《资本论》中论到的一切范畴和规律,全面而详细地加以交代,而只能就其据以处理那些范畴和规律的原则,作示例性的说明。

在一切经济范畴或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中,马克思特别把资本突出出来,看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的范畴,它的决定的生产关系”[325]。他对于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全面的批判,其所以把书名定为《资本论》,而在《资本论》中,分别用第一卷讲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讲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就是从这点出发。而资本被看为统治的经济范畴,并不是任意安排,而是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和它本身在那种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有把资本这个统治的经济范畴或决定的生产关系的地位明确了,一切其他的范畴和关系,就分别在资本的活动中相应显出了它们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作为资本,就在于它会自行增殖价值。一定量资本如何能把它的价值增殖起来呢?就在于商品生产者或资本家控制了生产资料,因而能够强制劳动力的所有者,使他们的劳动力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作了劳动力价值以上的支出,提供了无偿的劳动,创造了剩余价值。在这种意义上,资本就是对于劳动的支配,就是对于无偿劳动的占有。但由于资本占有无偿劳动,是采取商品生产的形式,所以,解析劳动生产物如何采取商品形态,商品如何采取价值形态,价值如何采取货币形态,就不但作为进一步解析货币如何采取资本的形态的历史前提是必要的,在接下去说明资本如何积累发展转化也是必要的。因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态,尽管和简单商品生产形态不同,毕竟还是商品生产;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形态下的商品货币及其他一切有关的经济范畴,尽管具有不同的性质,毕竟还是要把它们作为资本运动的内在关系和条件。马克思就简单商品生产下的商品分化为货币再转化为资本的分析,不但对这些范畴作了明确的规定,并还把它们的内在的辩证发展逻辑叙述出来了。这对于认识资本是有重大意义的。他曾指责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讲货币不从简单的范畴出发,以致认不清楚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区别。他说:“这些著作家观察货币,不是首先从抽象的形式上,看货币怎样在简单商品流通内部发展和怎样从那正在经历发展过程的商品本身的关系中成长起来。因此,他们经常动摇于同商品对立的货币所具有的抽象的形式规定性和隐藏着象资本、收入等等更具体的关系的货币的规定性之间。”[326]由货币蛹化为资本,从流通形态上表现出来的,是以生产者自己劳动为基础的为买而卖,到生产者以他人劳动为基础的为卖而买。在这里,劳动力的买卖,成了资本所由形成的决定关键,商品生产者把所购买的劳动力连同生产资料投入生产,就使原来的简单商品生产,变为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就使原来的价值形成过程,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就使原来的生产条件——生产资料与劳动力变为资本要素了。它们不仅由此取得了资本性质,并还分别表现为不变资本范畴与可变资本范畴。正是由于可变资本增殖价值,连不增殖价值但却有助于增殖价值的不变资本也被称为生产资本,连不增殖价值但却有助于价值实现的商品与货币,也被称为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这一来,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不但旧的经济范畴注入了新的内容和特质,还出现了新的经济范畴。原来作用在简单商品生产下的价值规律,也起着不同的作用,并发展到剩余价值规律了。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步一步地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剩余价值已经以手工制造业逐渐推移到大工业为条件,而由绝对剩余价值形态转变为相对剩余价值形态了。资本积累、积聚、集中的加速进展,使得资本的技术构成、价值构成发生变化,而由是反映出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在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减少;劳动人口的相对过剩,就当作资本积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规律显现出来。由各种形态的失业者构成的庞大的产业后备军的形成,在一方面提供了资本加强榨取的杠杆和加速积累的有利条件,致使那些在业的劳动者也经常只能挣得劳动力价值以下的工资,但由此造成的生产过剩危机和劳资对立的社会危机,却把生产社会化和产品的个人占有的内在矛盾,充分暴露出来;把社会生产力炸破这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外壳的要求,明明白白地提到人们面前,叫那些被资本集中、组织、锻炼起来的强大的工人阶级看到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自己来利用那种社会化了的物质力量的前景。整个资本运动,在《资本论》中就是这样非常顺理成章地展开的。各种有关的基本经济范畴及其规律,也都分别在不同发展阶段,一环扣一环,一个推动一个地表现为那个运动的内部条件及其生动的有机联系。(www.xing528.com)

就增殖价值的资本本质来说,第一卷着重把这个统治范畴及其有关的重要规律提出来了,但它的全部生命,并没有完全得到说明。第二卷、第三卷分别讲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就是要把那些为了说明的便利,暂时摆在一边的范畴和规律,加入考虑。而那些范畴和规律,也是同样要按照它们的不同性质、不同作用,安排在流通过程和安排在包括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总过程中的各种分配关系方面来处理的。事实上,资本生产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过程进行,但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进行;资本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不是由一个或一类资本家占有,而是由各种资本家共同瓜分。但从整个资本家统治的社会来看,剩余价值实现快也好慢也好,是顺利也好,是不怎么顺利或在这种那种场合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也好,或者,剩余价值是由赵、钱、孙、李分割也好,是由甲、乙、丙、丁分割也好,多得也好,少得也好,都不会改变资本的本质,不会改变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但在理论上却不能不对它们一一有所交代,并且还是很不容易的交代。其困难所在,就是有关的许多范畴规律,也要和第一卷讲生产过程那样,并还要联系到第一卷所讲的,分别把它们适当而有机地表现出来。所以,在第二卷里面,马克思不仅就流通过程来安排各种属于流通的范畴,还连带处理那些应从流通的角度来考察的有关生产的范畴。比如在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上,他提出产业资本的三个变形形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并就生产资本,分别它的固定资本形态与流动资本形态。流动资本一次就把它的价值全部转移到生产物中了,而固定资本则要多次才能把它的价值转移完毕。把能否增殖价值的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范畴,放在探究剩余价值来源的生产过程考察,而把能否迅速实现剩余价值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范畴,放在流通过程考察。经过这样严密地确定它们这些范畴的科学规定性,就把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从来在这方面混淆纠缠不清的问题,一举而彻底地解决了。不错,流动资本中,还包括有可变资本部分,对于这点,马克思还就可变资本的周转过程,提出前面讲到的垫付可变资本与实际发生作用的可变资本的相关理论。所有这些范畴都是作为流通过程中的个别资本运动条件来考察的。由个别资本运动推移到社会总资本运动,他又就再生产公式考察了一系列的范畴及其相关的规律,两种形态的再生产,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两大部类生产间的比例,消费与积累的关系等等。尽管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不可能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它的社会总资本运动和体现在那种运动中的各种范畴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却仍是现实的。

当我们的考察,由本质的,由比较单纯的形态,移到我们日常熟悉的复杂而具体的表象形态的时候,又有一系列和它相适应的范畴规律表现出来。在前面两卷,就资本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作了详细说明的剩余价值,现在开始以利润的姿态出现了。可是,在讨论各种具体的利润形态以前,还有必要说明利润一般,又还有必要交代利润由剩余价值转化过来的一般过程。直到这里,我们才明了马克思为什么在考察了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以后,不直接转到剩余价值的诸分配形态,而必须是讨论它的流通过程的原因。在现实上,在理论逻辑上,剩余价值利润化,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化,是要在通过流通或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具体地讲,是要在由商品资本向着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的。一个资本家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不论榨取了多少剩余价值,那和他投下的可变资本相比,有多高的剩余价值率,但在实际能在何种程度实现,要看市场的供需状况,要看同类商品生产者竞争的状态而定;并且,一个资本家所关心的,与其说是剩余价值或和其可变资本相比的剩余价值率,宁是售价在成本以上的利润或和其总资本相比的利润率。在这里,本质的东西,反映到资本家的脑子里,就现象化了。因此,每个生产部门的企业主,在相互展开降低成本,改进生产技术组织,加强劳动榨取的竞争活动中,都会就市场的一般情况,看他投下的总资本(不单是可变资本)能够争取到多大的利得,并以此来衡量他是否继续投资,是否把资本移到更有利的生产部门,或投资多少的依据。这里,我们看到了,不同诸生产部门的不同的资本构成,引起了利润率的差异,由竞争形成了一般利润率或平均利润率,出现了平均利润以上的剩余利润,而作用于其中的商品价值及其规律,转化为生产价格和生产价格规律了。大家为了追求剩余利润所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倾向,反过来造成了一般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与社会总剩余价值相适应的总利润,在各种经营资本形态,在各类资产阶级之间,不论如何分配,这个局面是在事实上被规定了的,是由一系列的范畴体系和规律体现着的。至于马克思接下去就各种具体分配形态所作的各种说明,以及他在那种说明中对资产阶级的有关理论展开的批判,提出的新见解、新发现,无一不是按照事物的性质、具体条件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来确定它们的范畴,认识作用于它们之间的规律。

我们由此知道,《资本论》里面所讲到的一切经济范畴和规律,都是以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为依据,都是以资本主义制度下各阶级成员间的现实生产关系为依据。尽管那种经济生活是复杂而多变化的,由于马克思明确地把握了研究对象,正确设定了让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向,得从本质到现象,从简单到复杂,从里到外地表达出来的科学结构,就使得所有的范畴和规律,都在总体中有它们的适当位置,而从这方面那方面来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有机的总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