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亚南全集第2卷:三卷总联系的关键布局

王亚南全集第2卷:三卷总联系的关键布局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且先看马克思就《资本论》三卷内容所作的概括说明,然后再指出其中哪些是具有关键性的独创性的布局。只有在这时,商品才包含有剩余价值,才成为资本生产物,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才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物。

王亚南全集第2卷:三卷总联系的关键布局

我们知道,《资本论》实质上就是根据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对资产阶级经济学作全面的批判,正因为它所批判的,不是任何个别经济学家的个别论点,而是他们的全部重要文献,同时,也不是就他们的文献来分别逐一考察,而是把它们放在一个最合理的或最能表现现实关系的体系中,让它们所有的不合理的论点,受到审察批判。因此,作者着手进行这种批判工作的时候,就不仅在确定研究对象、研究细胞方面,要打破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传统的想法,而在根据那个对象确定全书的总结构方面,尤需一反他们由三分法(生产、交换、分配)与三位一体公式(资本——利润,劳动——工资,土地——地租)所构成的不合理的虚假的体系。现在且先看马克思就《资本论》三卷内容所作的概括说明,然后再指出其中哪些是具有关键性的独创性的布局。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十八章,马克思说:“在本书第一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当作个别过程和再生产过程来进行分析的。我们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生产。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被假定了,但未进一步加以考察。我们假定,一方面,资本家会按照产品的价值来售卖产品;另一方面,又会在流通领域找到过程重新开始或继续进行所必要的各种物质生产资料。我们在那里详细考察过的唯一的流通领域中的行为,只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基本条件的劳动力的买和卖。

在这个第二卷的第一篇,我们考察了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不同的形式,和这种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第一卷只考察劳动时间;现在,又有流通时间加进来了。

在第二篇,循环是当作一种周期的现象,那就是当作周转来考察。……

但在第一篇和第二篇,我们考察的,总只是一个个别资本,总只是社会资本一个独立部分的运动。……现在,我们就要把各个别资本当作社会总资本的构成部分来考察它们的流通过程(作为一个总体,那是再生产过程的一个形式),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315]由于这是作者在第二卷最后一篇讲的,还只概括了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内容。

在第三卷开始,马克思又就全书三卷分别作了概括的提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当作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在那里,一切由外部事情引起的次要影响,都还是撇开不说。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完结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用流通过程来补足,而流通过程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第二卷,特别是其中把流通过程当作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当作一个全体来考察,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因此,在这个第三卷,我们所要做的,不能再是对这个统一的广泛的考察。在这一卷我们要找出和说明的,宁可说是资本的运动过程当作一个总体来看时所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它们的现实运动中,本来也就是在这各种具体形式上互相对立。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式和它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式,都只当作特别的要素来表现。所以,我们在这个第三卷将要说明的各种资本形式,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不同资本的相互行动中,在竞争中,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普通意识中所借以出现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更加接近了。”[316](www.xing528.com)

首先,三卷分别讲到的内容:第一卷讲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讲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讲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中处理具体的分配形态,这在表面上似乎还保存了三分法的格局,但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那是没有共同点的。第一卷所讲的生产过程,还只是直接生产过程,第二卷才把出现在直接生产过程前后两个流通阶段,连同从流通角度来看的生产阶段,一齐考察;最后再就社会生产总过程来考察各种资本的具体分配,这已经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所采取的那种形式主义的三分法体裁,迥不相同。尤其重要的是,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流通乃至分配,都是从资本出发,都是就剩余价值立论,那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国家名义下,用国民经济,用国民收入,来掩饰资产阶级剥削的做法,是正相反的。而且,正是由于流通上存在着买卖有贵贱,分配上存在着收入有多有少的表象,使那些庸俗学者拿来作为剩余价值不能成立的借口,使古典派学者看作剩余价值难于说明的障碍,在第一卷只讲剩余价值的直接生产过程,而把一般的流通和分配,分别留在第二卷、第三卷去研究,那一开始就打中了要害。马克思自己也说,《资本论》这部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讨论剩余价值时,把它的各种特殊形态,如利润利息地租等等丢开留到后面去处理,并说,“古典经济学总是把特殊形态和一般形态混淆起来,所以在这种经济学中对特殊形态的研究是乱七八糟的”[317]恩格斯更把古典学者不能把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离开它的诸特殊形态来处理,看作是他们的病根,是不能全面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症结所在,他说,他们“从来没有超出利润和地租的流行概念,从来没有把产品中这个无酬的部分(马克思名之为剩余产品)当作一个全体,就它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因此,对于它的起源和性质,对于它的价值此后实行分配时按照来进行的各种规律,也从来没有得到明白的理解”[318]。当然,要把剩余价值的一般形态,放在直接生产过程去考察,而把它的诸特殊形态放在总过程去考察,那要牵涉到整个结构。我们接下去就要交代这一点。

第二,在第一卷,要处理的两个问题,其一是,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和一般简单商品区别开;其二,把工资这个分配形态,看作是资本产生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使它和其他分配形态区别开。马克思正是这样做的。就前一点而论,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讨论商品价值从而讨论剩余价值的起源时,始终把简单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混作一团,而不了解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不了解只有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到劳动力也当作商品来售卖的可能与必要的条件下,才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只有在这时,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才转化为商品价值的增殖过程。只有在这时,商品才包含有剩余价值,才成为资本生产物,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才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体现物。所以,马克思在揭露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的第一卷,从简单商品生产讲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并不只是讲资本主义的一般历史前提,而是要由此把当作资本生产物的商品的特质,和简单商品以及与它相联系的货币与商品流通的关系,全区别开来,使剩余价值的产生,不但不能从资本的流通与分配过程找到掩蔽,也不能在简单的商品货币关系中打埋伏。所以说“批判不能限于拿一个事实比较对照于观念,而是要拿一个事实比较对照于另一个事实”[319]。在这里,就充分表现了理论的不可争辩的力量。然而,尤其有重大意义的,是把工资形态,放在剩余价值产生的直接生产过程方面来考察,那无异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提到了尖锐的顶点。剩余价值原来就是没有支付给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多劳动多得工资、少劳动少得工资的表象,看来就象劳动力全被支付了,没有剥削,那和商品市价有高低、商品生产者经营有盈亏的表象,来叫人不相信有剥削,是同样或更加有烟幕性的。马克思把混淆剩余价值的流通和分配关系分隔开来,分别放在第二卷和第三卷讨论,再在这里,把掩蔽在工资形态下面的剩余劳动的榨取过程,当作是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来予以揭露,这就使任何辩护理论,再也没有躲闪的余地了。

第三,第二卷是在第一卷的基础上展开的,它的内容,也和第一卷的内容相照应:第一卷把资本的生产过程归结为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把资本的流通过程,归结为是剩余价值的流通。所以,它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紧接着生产一般诸要素的说明,再论到流通一般的诸要素,是完全两样的。事实上,马克思在这一方面,完全踏进了一个前人没有接触到的境界,不但所得的结论是崭新的,而且讨论的方式方法也是崭新的。但在这里,我只能谈一谈它在结构上为什么分那样两个步骤,即前面两篇讲个别资本运动,后面一篇讲社会总资本运动;并且那样做,和第一卷、第三卷有什么关系。第一卷,假定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和物质变化,又假定资本家在流通领域找到过程重新开始或继续进行所必要的各种物质生产资料,但这两点,是到第二卷才加以考察的。第二卷前两篇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就是着眼在考察前一点;第三篇关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就是着眼在考察后一点。因为有关资本在流通领域内所经过的形态变化与物质变化问题,只要就社会总资本中的一个独立资本或个别资本的运动,就其所须具备的一般条件和所须通过的一般过程指点出来,加以说明就行了。而有关过程得以重新开始或继续进行所必要的各种物质的生产资料的预先安排问题,或者再生产上的物质更换问题,那就必须把个别资本运动当作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一个构成部分,就它们在并存和连续中的各种相互补充的条件,或再生产必要的条件来进行考察。在这种限度内,讲个别资本运动,还只是作为讲商品价值在社会总资本中实现的准备步骤,这也许正是研究第二卷的人,特别重视再生产理论的一大原因。可是,如果我们因此忽视了马克思在资本循环和周转问题讨论中提出的许多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创见,就很不妥当了。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产生,只能由生产资本中的可变资本产生,这是在第一卷讲得非常明白了的;可是,在第二卷讲资本循环和周转的场合,他在反复说明剩余价值不能离开流通过程而产生,但不能由流通过程产生的理论之余,进一步论到,即使是在生产方面垫付下去的可变资本,也并不是全部都生产剩余价值,而只是其中在实际发生作用的部分,才生产剩余价值。这一来,就一举把相同剥削率的同额资本在同一年度内,因周转次数不同,而发生不同剩余价值率的问题解决了。任谁再也不能借口资本周转次数不同,可以产生不同剩余价值,而发生流通过程也能产生剩余价值的幻想了。这都是剩余价值学说上的极其重要的新发现。我们可以由此看到,第二卷讲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的这一部分,和第一卷结合得非常密切,表明剩余价值只能在生产过程产生,但却又不能离开流通过程产生。至于他讲社会总资本运动,则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把流通与生产统一起来考察,看资本运动顺利进行,剩余价值顺利实现,应该在简单和扩大再生产上分别具有怎样的实现条件。那在资本主义的现实关系中,是可能的么?第三卷就要作出答案。

第四,讲到第三卷,恩格斯是这样提到它和第二卷的联系的。他说:“这个第二卷的光辉研究,以及这种研究在前人几乎没有走过的领域内得到的灿新的结果,不过是第三卷的内容的引言。这个第三卷,对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将会展开最终的结论。”[320]然则作者是怎样展开他的马克思主义的说明的呢?从全书乃至这一卷的结构说来,他的说明,作了怎样的科学的布局呢?我们知道,这一卷是讲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前两卷分别讲到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对它来说,都显示为特殊的要素,这是一;这一卷所讲的总过程,就是日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实际现象,那包括资产阶级相互间你死我活地争取利得的活动,前两卷则基本上是从隐伏在它们背后的本质关系去进行分析,这是二;还有,许多从本质关系出发,暂时舍象去的因素,现在都要加入考虑了。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由本质到现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场面,怎样才好面面照顾到并前后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呢?马克思把它分作两个部分,前三篇全面考察总过程,考察由剩余价值到利润化,由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化、利润率平均化、一般利润率下降的过程,商品价值生产价格化的过程;接下去三篇,始分别讲到各种具体资本形态,看它们是怎样依照一般的资本运动规律而展开瓜分剩余价值——利润的活动。而在这样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下,不可能具有使商品价值顺利实现的条件,就是必然的结论了。恩格斯对于马克思这样处理第三卷作了极高的评价,他在一八九五年给丹尼尔孙的信中说:“我现今在整理第三卷,那是全书最后的带着王冠的部分,甚至会使第一卷感到失色。……这个第三卷,是我从来读过的最可惊的东西。……最困难的问题,已经被说明被解释得好象简单的轻而易举的事了。全体系也取得了一个新的简单的容貌。”[3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