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一篇所讲的,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不只是在理论上是由本质到现象的转变的枢纽点,也是由第一卷、第二卷到第三卷的一个承上启下的枢纽点。我们在前两卷还只看到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率的呢?马克思是就成本价格与利润,利润率,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资本周转对于利润率的影响,不变资本使用上的经济以及价格变动的影响各章,来分别说明的。他首先指出: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在商品价值中,除去剩余价值,就是在生产上耗费的资本价值,也就是生产一个商品实际所费于资本家的价值,我们把它叫做成本价格。但商品自身所费的,比它所费于资本家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部分,无所费于资本家,因为它所费的,只是劳动者的没有报酬的劳动。”[142]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尽管由于占有了无偿劳动,把价值增加了,但却以为“这个价值增加额是由这个用资本进行的生产过程生出来的,也就是,是由资本自身生出来的;……先说生产上所费的资本,那么剩余价值本来就象是同样由所费资本不同的各个价值要素,即那些由生产资料和劳动构成的价值要素发生,因为这些要素本来就会同样参加到成本价格的形成中去”[143]。当剩余价值象这样不被看作是可变资本的产儿,却被看作是垫付总资本的产儿,于是,在把垫付总资本看成是成本价格的同时,剩余价值就被看成是利润;于是,商品价值等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即W=c+v+m这个公式,就变成了商品价值等于成本价格+利润,即W=K+P这个公式。成本价格K,也还是等于c+v。剩余价值也好,利润也好,同样是对于资本价值的增加额,不过,前者是表现为c+(v+m),后者却是表现为(c+v)+P,前者把剩余价值出自可变资本的关系明白显示出来,后者却把它完全掩盖了,从而,把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弄得神秘化了。
事实上,从资本家的立场说,他所关心的,是垫付下去的资本,除资本价值得到补偿外,还有一个超过额,至于这个超过额是出自哪个资本价值成分(是不变资本还是可变资本),它们的内在关系怎样,他是不能确切知道的,也是不想知道的。“他的利益,还正是要在这个确定关系和内部联系上盖上一层蓝色的烟雾。”[144]把超过额对可变资本之比,转化成为它对总资本之比,就是把剩余价值率转化成利润率。在这一转化中,我们看到:“按可变资本计算的剩余价值率,叫做剩余价值率;按总资本计算的剩余价值率,叫做利润率。它们是同一个数量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因为计算的标准不同,所以表示着同一个数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145]
由于剩余价值率是可变资本除剩余价值的结果,其公式是,而利润率则是包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资本(C)除剩余价值的结果,其公式是或。利润率自始就比剩余价值率表现为更小得多的剥削程度,这也是资产阶级学者,乐于用利润率来代替剩余价值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由于一方面,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了的现象形态,它始终在受着剩余价值的限制,同时利润率,又是依总资本计算的结果,所以,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间就表现了极其复杂的关系。利润率可以在剩余价值率提高或下降时,提高、下降或不变;也可以在剩余价值率不变时,提高或下降。因为利润率不仅取决于剩余价值率,还取决于资本的有机构成和资本的周转。
关于资本的周转对于利润率的影响,马克思指出,《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关于剩余价值量得由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缩短而增加的说明,都可以适用到利润和利润率上来,虽然利润率只表示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对总资本的关系。在后面第八章“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异”中,他还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由于利润率是就剩余价值对总资本的比例关系而言,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在使用上的经济,便成为提高利润率的一个方法。“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另一方面它也促进了不变资本使用上的经济。”[146]任何一种不变资本使用上的经济,归根到底,不外是使劳动者对于劳动条件之经济使用,或者说合理的节省地使用。在资本家与劳动者处在对立的社会关系下,资本家的经营技巧与合理打算,都无非是以牺牲劳动者为条件,“把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的浪费,劳动者的生存条件的压缩,算在不变资本使用的经济中,并且把它当作利润率提高的手段来看”[147]。
上述的不变资本的经济使用原则,适用于其中的固定资本,也适用于其中的流动资本,适用于原料和辅助材料。但由于原料和固定资本不同,会全部加到生产物中去;还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增加,是用每一小时内制造一定生产物所需原料量的增加来表示。结果,原料的价格就比例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在商品价值中愈益成为不断增加的部分,原料价格的变动,就愈来愈对利润率的变动,有了较大的影响。当原料价格涨落,而制造品价格不会依相同的比例涨落时,利润率的差别,就会明显表示出来。当然,这不仅关系到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间的分配问题,还关系到谁占有或没有占有可提供原料的殖民地的问题。马克思由此说明了棉花价格波动和棉业危机的症结。
2.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转化
这是在前一篇研究的结果上展开说明的。既然“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时,利润率会随不变资本各构成部分的价值变化或资本周转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由此自然会得到结论说,当其他事情不变,不过不同生产部门所用资本的周转时间有差别,或不同生产部门这些资本的有机构成部分的价值比率有差别时,同时并存的各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就会有差别”[148]。如何把这不同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均衡化为一般的利润率,并由此论证劳动价值理论与平均利润率的矛盾的统一,就是“利润到平均利润的转化”这一篇所要讨论的中心内容。这一篇包括:“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异”、“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及商品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剩余利润”以及“工资一般变动所及于生产价格的影响”各章,其中着重地阐明了资本构成,平均利润,生产价格这一些基本范畴及其关系,而对于供给需要在价格形成方面的作用影响问题,也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
如上面指出的,劳动的剥削程度不变,利润率会因资本的有机构成的差别和资本周转时间上的差别,发生变化。在第一卷第七篇,马克思已就资本的有机构成有所说明了,这里更表示:“各资本的不同有机构成,并不是以它们的绝对量为转移。问题总只是,在每100中有多少是可变资本,有多少是不变资本。”[149]由于可变资本所推动的活劳动,总是比它作为资本投在工资上所包含的劳动更大,所以,就不同部门的资本构成来说,它们的“用百分数计算的资本——或等量的资本——是按不等比率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会推动不是一样多的活的劳动,会创造不是一样多的剩余价值,也就是会创造不是一样多的利润,所以,利润率,那个正好是由剩余价值对总资本用百分数计算求得的利润率,对它们来说也就不等了。”[150]如果不同构成的同量资本,有着不等的利润率,有不等的利润,那么,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体系就都会被破坏。如果不问构成如何,同量资本,都有均等的利润率,同样多的利润,那么,整个价值理论体系,就要因此受到破坏。现在看马克思是怎样解决劳动价值理论和平均利润率之间的矛盾的。
前面讲到,从资本家的角度看,商品所费于他的,只是成本价格,他不要问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区别,“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如何有差别,成本价格对不同部门投下的等量资本说总是一样。成本价格的这种均等性,形成不同投资的竞争的基础。并且,平均利润也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生出的”[151]。就各部门有不同构成的等量资本来说,由于可变资本在一个定量总资本中所占的百分率不同,等量资本就会推动极不相等的劳动量,占有极不相等的剩余劳动量或剩余价值量,因而,在各不同生产部门内支配的利润率,也极不相等。“这些不同的利润率,会由竞争,平均化为一个一般的利润率。所以,一般利润率不过是这一切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按这个一般利润率应归一定量资本(不管它有什么样的有机构成)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152]如把不同各生产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加以平均的结果(平均利润),加入不同各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内,而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所以,相当于生产价格的商品价格,包含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用来补偿商品生产上消费掉的资本价值部分的成本价格,它完全是由各不同生产部门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上的支出额决定。“商品价格的另一个部分,即加入到成本价格中去的利润,却不是由这个定额资本在一定生产部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利润量决定,而是由每个所用资本当作总生产所用社会总资本的一个可除部分在一定时间内平均应得的利润量决定。”[153]马克思前面所讲的成本价格的等一性,是就这种意义上讲的,虽然他已明确指出,对各不同的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来说,他要由出售商品收回的成本价格,只是按照所消费的资本价值,而不是按照所使用的资本价值。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生产价格,是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而一般利润率又是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的:
“(1)是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也就是各个部门的不同的利润率;
(2)是社会总资本在不同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每个特殊部门按特殊利润率投下的资本的相对量;也就是,每个特殊生产部门在社会总资本中吸收的比例部分。”[154]
为什么一般利润率不单是由各特殊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所决定,同时还取决于各特殊生产部门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相对量呢?因为总资本分配在特殊利润率高低不同的各生产部门的比例不同,当然要影响到一般利润率的大小。我们知道,“劳动社会生产力在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特殊发展是程度上不同的,有的更高,有的更低,要看一定量劳动,从而一定数劳动者在一定劳动日内推动的生产资料量怎么大,也就是,要看推动一定量生产资料必需的劳动量怎么小而定”[155]。劳动生产力发展不同,投用在劳动力上和投用在生产资料上的资本比例就不一样,与社会平均资本比较,不变资本百分比较大的资本,称为高位构成资本;可变资本百分比较大的资本,称为低位构成资本;恰好与社会平均资本有同样构成的资本,称为平均构成资本。这各种不同构成的资本,有各种不同的利润率:在劳动剥削程度相等限内,高位构成资本的利润率,就比低位构成资本的利润率低,如果社会资本更多地集中在高位构成资本方面了,一般利润率显然就会偏低,反之,它更多地集中在低位构成资本方面了,一般利润率显然就会偏高。(www.xing528.com)
我们还由此看到了,把各不同生产部门的特殊利润率加以平均,并以此平均数加入它们各别的成本价格,而形成的生产价格,在中位构成资本,大致与价值相等;在高位构成资本,生产价格高于价值;而在低位构成资本,则生产价格低于价值。这也就是说,在一般利润率形成以前,在生产价格形成以前,剩余价值与利润,在量上还是同一的,只不过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不同罢了,而在这以后,如果一个特殊生产部门实际生出的剩余价值,从而,实际生出的利润,与商品售卖价格中包含的利润相一致,那就只是偶然的了。“现在,按通例来说,利润和剩余价值已经是现实上不同的量,而不只就它们的比率说是这样。”[156]这是因为在依据生产价格售卖的价格中,包含的利润,已经不是原来的和剩余价值有联系的个别特殊利润,而是平均利润了。
不过,商品依据生产价格而出售,仍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在劳动的基础上进行的。商品的成本价格,它的价值,它的生产价格的区别,归根到底,无非是对于劳动的不同的关系的表现罢了。“商品成本价格所涉及的问题,不过是商品包含的有酬劳动的量;价值所涉及的问题,是其中包含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总量;生产价格所涉及的问题,则是有酬劳动加无酬劳动的一个对特殊生产部门说本来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量的总和。”[157]从这里,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商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别,同时也看到了,生产价格不同于价值的地方,只不过在于:商品价值中关于无酬劳动那一部分,即关于代表着无酬劳动的剩余价值部分,是由不同各特殊生产部门自身的资本决定;而在生产价格中,这一部分,却是由包括各不同特殊生产部门的资本的社会总资本决定。所以,当剩余价值通过上述均衡化过程,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就个别资本讲,它的生产物的价格(生产价格),是和价值背离了,利润和剩余价值背离了;但就社会总资本讲,因为其中有的资本属于中位构成,其生产价格与价值一致或接近一致,而在中位构成以上或以下的资本,又会分别因其生产价格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而趋于平衡。结局,社会总生产价格与总价值一致,总利润与总剩余价值一致。我们由此清楚地看到,平均利润率并没有同劳动价值理论有什么矛盾,恰好相反,所有从表面现象和复杂转化过程中表现的矛盾,到头来都要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得到解决。资产阶级经济学者说马克思在第一卷中提出的劳动价值理论,到了第三卷讲平均利润率,全给自己否定了。这说明,他们那种停留在形式上的肤浅理解,多么难于接触到问题的实质与其内在联系中去啊!李嘉图虽然无力克服这个矛盾,但他毕竟提出了这个矛盾,并试为解决这个矛盾作过一些努力,至于后来的庸俗经济学者,他们是连什么也说不上的。
在各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特殊利润率均衡化为一般利润率的过程中,竞争及和竞争密切相关的需要与供给的关系,在其间所发生的作用和影响,究竟是怎样,那是庸俗经济学者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他们对劳动价值理论与平均利润率理论不能有统一理解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指出:“在这里,真正困难的问题是: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因为利润的平均化分明是一个结果,而不能是一个起点。”[158]它的起点是什么呢?是商品交换。是依照它生产所费的价值,或是不完全依照它生产所费的价值所进行的商品交换。依照它生产所费的价值,那一般是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的事,到了简单商品交换转变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阶段,商品就成为资本的生产物,其交换就不止于要补偿资本价值,还要实现一个价值超过额或剩余价值,或其转化形态利润。由于在资本较发展的阶段,作为资本家的商品所有者,大家都要求按照其生产所费的价值获得同样多或较多的利润,于是这个竞争场面,就使得它们只能按照所投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而获得一份相应的均等利润,或即前面讲到的平均利润。个别资本所费的资本价值加大家所投资本均衡分得的平均利润,就是生产价格,就是这个经济较发展阶段商品交换的依据。它不等于价值,但却是由竞争引起的价值的转化物。事实上,在我们说明这个转化过程时,还认定各不同生产部门不同资本构成,有同一的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这个同一的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已经是“把劳动者间的竞争,把劳动者会不断由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并由此引起平衡的事实假定作为前提”[159]。在这个前提下,在同一生产部门不同构成各资本间的竞争,开始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使其所生产的商品的价格,围绕着它上下波动,这就是所谓市场价值。“市场价值,一方面,要视为是一个部门所生产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另一方面,又要视为是按这个部门的平均条件进行生产,并且在该部门的产品中占有显著大量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只有在异常的组合下面,才会由那种在最不利条件或最有利条件下生产的商品,来规定那种为市场价格形成变动中心的市场价值”[160]。由于同种商品,只有同一的价格,“个别价值在市场价值以下的商品,就会实现一个额外剩余价值或剩余利润,个别价值在市场价值以上的商品,却会让它们里面本来包含的剩余价值一部分不能实现”[161]。大家竞争使不利的地位变得有利,使有利的地位变得更有利,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这当中,供给对需要的反应,又会使得决定市场价值的商品,有所改变,因而使它们的竞争活动,变得非常错综复杂。就一个生产部门来说,由竞争形成市场价值这个中心;就各不同生产部门来说,就是由竞争形成生产价格这个中心。马克思说:“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完成的,是由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等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引起生产价格,使不同部门的利润率均等起来。”[162]这里需要交代清楚的是,由竞争引起的供给与需要的变动,究竟和价值、市场价值、生产价格有怎样的影响。资产阶级经济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观念,因而发生一系列的混乱:“价格由需要和供给决定,同时需要和供给也由价格决定。这是一种混乱。除了这种混乱,又还要把这一点加进来:需要决定供给,反过来供给也决定需要,生产决定市场,并且市场也决定生产。”[163]象是循环无端,不可究诘。到了晚近,他们索性丢开因果关系论,而采取函数关系论,说不是什么决定什么,而是彼此同时相互决定。事实上,马克思早就对此做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首先,供给也好,需要也好,都是在价值基础上提出的;为了价值,为了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不独它的供给要有利可图,它的需要也是赚取利润的需要,商品买卖的价格,一直在和价值和成本价格作比较。其次,供需始终在受着价值或市场价值的调节,供需所调节的是价格与市场价格,而不是市场价值。市场价值的变动,总是取决于那些个别价值因生产条件、劳动时间的变动而有所改变。供需比例关系改变或竞争,总只是作为促使生产条件、劳动时间变动的外在条件而作用着。“在市场现有商品的量和它的市场价值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164]最后,供需不平衡,使得商品不能按照价值或市场价值买卖;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或市场价值一致或接近一致,就表明,供给与需要已大体上趋于一致,就表明,供给与需要不发生作用。
如果说供需不平衡,使价格对价值发生偏差,也同样是供需不平衡,使不同生产部门间的资本“会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撤出,转而投到有较高利润率的其他部门。由于这种不断的移出和移入,也就是,由于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要由利润率那里下降这里提高的情况而定)供给和需要将会形成这样一种比率,以致不同生产部门各有相等的平均利润,因而使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65]。
由是我们知道,什么是能由供需变动、由竞争说明的,什么是它们不能说明的。“竞争所没有告诉给我们的事情,正好是那个支配着生产运动的价值决定;而站在生产价格后面、最后决定生产价格的,就是价值。”[166]而它们可以说明的,不过是平均利润,是因工资变动引起生产价格的涨落,是市场价格变动。并且,最后都还要由价值的规定来说明。所以马克思就社会需要这一概念,来进一步予以科学的说明:“‘社会需要’或规定需要原则的东西,本质上要由不同阶级的相互关系和他们各自的经济地位来规定。如果一个一个列举出来,那首先就是由总剩余价值对工资的比率,其次是由剩余价值所分成的不同部分(利润,利息,地租,赋税等等)的比率来规定。并且这里所说,还再一次说明了,为什么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绝对没有什么能够由供求的关系来得到说明。”[167]
3.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
在第一卷第七篇和本卷前一篇,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则的说明,事实上,已经提示了这个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这一篇只包括三章,先讲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本身,其次讲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最后讲这个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使得它的发展,在各方面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而那些矛盾现象,又只有依据它的本质关系,才能有所理解。
我们知道,剩余价值是来自总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它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它与包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如果一个社会的总资本的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即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的比,逐渐提高,反过来说,其中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逐渐降低,那么,即使劳动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不变,由于剩余价值因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而减少了,依总资本来计算的利润率,就必然降低。如果说,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就是表现在一般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上,表现在总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不断减少上,那就说明,剩余价值率不只是在它不变时,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就是在它增进时(即剥削程度增大时),也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由此可见:“一般利润率愈益下降的趋势,不过是劳动社会生产力愈益发展这个事实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一个特有的表现。”[168]不待说,一切资产阶级经济学者,都是非常关心利润问题的。愈是能从资本主义生产内在有机联系中看出这种趋势的人,就愈加对此表示不安。但是由于搞清这个问题,要明确认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要明确认识剩余价值与利润的区别,利润一般和它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区别,以及有机构成的差别等等,所以,就是象亚当·斯密、李嘉图那样的古典学者,由于他们对这些前提认识,只是作了一些摸索的尝试,当然不可能提出正确的说明。
他们是怎样去说明的呢?他们对于愈努力增加劳动生产力,会愈益降低利润率这一趋势,只是从利润率尽管降低,利润量却仍可增加这一事实,去求得安慰。且先看看这个事实是怎样表现着的:“利润率愈益下降,或所占剩余劳动和活劳动所推动的物质化劳动的量相比而言相对减少的规律,并不排斥社会资本所推动所剥削的劳动的绝对量的增大,不排斥社会资本所占有的剩余劳动的绝对量的增大。这个规律也不排斥如下的事实:资本家个人支配下的资本,将会支配一个增加量的劳动,一个增加量的剩余劳动,甚至在它们所支配的劳动者的人数并不增加的时候,也是这样。”[169]这就是说,无论从社会资本方面讲,还是从个别资本方面讲,活劳动的减少,从而剩余劳动的减少,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一定量的总资本中,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相对地减少了,那不只说明,同量可变资本,能推动更大量的不变资本;还说明,不变资本的绝对量,有更大更多的增加,与它相适应的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也有更大更多的增加,虽然在增加的比例上,后者是不如前者那样快、那样大的。因此,就一定量的资本说,尽管利润率会随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而累进地减少;就社会总资本讲,或就个别资本家所使用的总资本讲,由于它“所用的劳动者的人数,它所推动的劳动的绝对量,因此,它所吸收的剩余劳动的绝对量,因此,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因此,它所生产的利润的绝对量,仍然能够增加并且累进地增加。”[170]而就资本主义生产的性质说,还必须累进地增加。利润率的累进地减少,和利润绝对量的累进增加,同是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结果。这同一规律的二重表现的基础,是建立在这个事实上:在一定条件下,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方面会引起利润率降低,同时又会引起劳动人口过剩,而过剩的,从而是低廉的劳动力人口,又会由扩大生产规模所吸收的条件下,“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从而所占有的剩余价值量将会增加,并且,在我们是说总资本时,或把个别资本当作总资本的单纯部分来看时,利润和剩余价值又是相同的量”[171]。这即是说,所占有的剩余劳动量的增加,就是利润量的增加。这就是这个规律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只看到它的表面上的两个相互矛盾的现象,就一定要发生一些错觉。有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以为这种二重表现其所以发生,就是出于资本家的精明打算。罗雪尔就认为,利润率这样下降,“是一种聪明的,人道的行为”。这样,利润率的下降好象是资本增加的结果,好象是资本家关于这件事所做的打算的结果——利润率较低时,他们赚到的利润量将会较大。马克思指出,这种看法,是由于对一般利润率缺乏理解,还由于对价格抱有一个糊涂观念,以为“价格实际是因为有一个多少带有任意性质的利润量加到商品的现实价值中去而定”[172]。正因为这种关于价格的糊涂观念,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在竞争中的一种颠倒的表现,就似乎更把他们的那种主观决定客观规律的错觉加强了。而事实则是这样的:“因生产力发展而起的利润率下降,会陪伴有利润量的增加这样一个规律,也表现在这个事实上:资本所产商品的价格的下降,会陪伴有其中包含的并由商品售卖而实现的利润量的相对增加。”[173]很显然,劳动生产力发展了,资本有机构成相应提高了,较小量的劳动,就会推动较大量的生产资料。每一个商品或特定数量商品中所包含的不变的物化劳动减少了,所追加的活劳动也减少了,结果,价格降低了。新追加的活劳动虽然减少了,如果用增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比例的方法,使得活劳动中的无酬劳动部分对有酬劳动部分之比有所增加,个别商品中包含的利润率,就还会增加(虽然这只限于无酬劳动部分的相对增加,能抵偿总追加劳动中无酬劳动绝对减少而有余的限度内,才是这样)。不过,就这个问题来说,还必须注意这件事:“在资本主义的生产中,不要把单个商品或某一期间的商品产物孤立起来,就它本身,当作单纯的商品来进行考察,而是要把它当作垫付资本的产物,就它和生产这个商品的总资本的关系来进行考察。”[174]个别商品因劳动生产力提高,降低其价格;因所包含的劳动减少了,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都减少了,其利润量也必然会减少,甚至在剩余价值率有一定提高的场合,也是如此。可是,就总生产物说,在任何场合,只要资本所使用的劳动人数和以前相等,剥削程度也相等,其利润量就不会降低到生产力未提高以前的利润量以下。这是因为个别生产物的利润量减少了,生产物的数量依比例增加起来了。可见利润量的相对增加,是以不变资本对可变资本相比的增大和所用总资本的增加为前提,而不带有任何任意性质。“商品价格下降但就这个便宜商品的已经增大的总量计算的利润量将会增加这一件事,实际不过是利润率下降但利润量同时增加这样一个规律的另一个样子的表现。”[175]
从实际状况看来,利润率的下降,似乎并没有完全和社会劳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平均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相适应,以致这个规律,只表现为下降倾向的规律。其原因就在于有些作用相反的因素,在“同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相交错,并且把它抵消,使它只有倾向的性质”[176]。那些具有相反作用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当然要讲到劳动剥削程度的增进。在第一卷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到相对剩余价值转变时,已把这种从外延上(延长劳动日)内延上(强度化劳动)增进劳动剥削程度的各种详细情况指出了。增进劳动剥削程度,就是提高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下降是会由此有所缓和的。马克思把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看为是利润率下降的秘密所在。因为这种方法,“一方面,使一定量劳动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剩余价值,另一方面,和垫付资本相比而言,又尽可能少地使用劳动一般”[177]。尽可能少地使用劳动,就要在总资本中减少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从而减少剩余价值,降低利润率;尽可能多地使一定量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就要增进可变资本部分增殖价值的比例,提高剩余价值率,而由是缓和利润率的下降。使用妇女儿童劳动,增进剥削程度,以及利用特殊发明在普及化以前获得额外利润方法等等,都对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了一定的反作用。至于在竞争范围内,把工资压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各种做法,当然会发生妨碍利润率下降的结果。就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说,无论是原料或固定资本,它的价值,都不会与其物质数量依同一比例增加。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一定量劳动所推动的不变资本量,是更大更多的了,但所推动的不变资本要素的价值量,却是相对减少了。这种不变资本要素低廉化现象不断发生,也成为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同时,由于劳动生产力的发展,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不断形成的相对过剩人口,不但会因过多的、过于低廉的劳动力的存在,延迟一些生产部门的机械化过程,或者使另一些生产部门,把它的重点,由不变资本占优势方面,移到可变资本占优势方面,虽然这都只能是总的发展趋势中的一些曲折的插曲,但显然会在阻止利润下降方面发生作用。以对外贸易而论,它在使不变资本要素低廉化,使一部分会转化为可变资本要素的生活资料低廉化的限内,无疑会把利润率提高起来;但马克思在这里特别指出了,一个发达的国家同不发达的殖民地国家进行贸易,或在那里进行投资所获得并送回本国的较高利润率,“在没有垄断从中妨碍时,又为什么不会参加一般利润率的平均化,因此也不会相应地把一般利润率提高呢”[178]。此外,马克思还讲到了股份资本的增加对于利润率的影响。但当时的股份公司所经营的企业,如象铁道之类,还只提供比平均利润率还低的利润率,如果这种利润率也参加到均衡过程中来,那末,一般利润率就不是更高,而是更低了。
马克思在分别讲述了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和作用相反的各种原因之后,又综合起来,说明所有阻止利润率下降的做法,几乎都有进一步加强利润率下降的作用,这就是这个规律的内部矛盾的展开。正因这样,利润率就不仅是如上面第一篇讲到的,会不断把剩余价值率表现得更低,甚至一个增进的剩余价值率,也有一种趋势,要表现为一个下降的利润率。不断增进的剩余价值率,无非是说明积累的不断增加。但积累的加速增加和利润率的下降,“在二者都不过表现生产力发展的限度内,不过是同一个过程的不同表现。积累,在有大规模的劳动集中,因而有高位的资本构成同它在一起发生的时候,会加速利润率的下降。另一方面,利润率的下降又会加速资本的积聚,……加速资本的集中。所以,积累率虽然会跟利润率一同下降,但就总量来说,积累还是会由此加速”[179]。关于这个矛盾,马克思指出,只能由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及其特殊的生产方法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剩余价值,为了剥削剩余劳动,而它的直接剥削条件又和它的实现剥削成果的条件是分开的。“一个只受限制于社会的生产力,另一个却要受限制于不同生产部门的比例性和社会的消费力。但后者既非由绝对的生产力,也非由绝对的消费力决定,而是由那种建立在对抗性分配关系基础上的消费力决定。”[180]这种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已经把广大劳动人民的消费力,限制在极窄狭的限度内了;而剩余价值资本化的积累冲动,和在竞争战中为了避免淘汰,要求不断改良生产,扩大生产规模,也使资本家阶级的不断增加的消费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由此看到了,利润率下降与积累增进的矛盾,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与它的实现条件的矛盾,以及与此相伴发生的一系列的矛盾,归根到底,无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总矛盾,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的不同的特殊的表现。对于这个总矛盾,马克思曾分别就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冲突,就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以及就劳动生产力在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发展与竞争,来展开说明。他首先指出,劳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始就表现为是二重的:“第一,是表示在各种已经生产出来的生产力的大小上,表示在新的生产借以进行的各种生产条件的价值范围和数量范围上,表示在已经积累的生产资本的绝对量上。第二,是表示在这一点上:同总资本相比而言,投在工资上面的资本部分相对地变得微小,也就是说,为定量资本的再生产和价值增殖所必要、为大量生产所必要的活的劳动相对地变得微小。”[181]从这里,已经明白显示了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冲突。进一步“和所用劳动力相关而言,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二重地表示着的:第一,是表示在剩余劳动的增加上,也就是说,表示在再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上。第二,是表示在推动一定量资本一般需用的劳动力的数量(即劳动者的人数)的减少上”[182]。这两方面的运动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作为同一规律的不同表现现象而发生的。就其对利润率的影响来说,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把推动一定量资本一般需用的劳动力的量或劳动人数减少了,当然要相应减少剩余价值,从而降低利润率;同时由于同一的发展把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把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即把剥削率增加了,剩余价值会相应增加,利润率因此有所提高。不过,要由剥削程度的提高来补偿劳动人数的减少,毕竟不能不受到自然的、生理的、社会的限制,“所以,它能够阻碍利润率的下降,但不能取消它”[183]。我们知道,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随着劳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利润率会下降,利润量却会因所使用的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资本量增加的同时,现有资本会减少价值,以致妨碍利润率下降,而由是使资本价值的积累,受到一种加速的刺激,同时又使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比例的减少,进一步有所发展。结果,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间的冲突,就在空间上并行的或时间上继起的各种相互矛盾因素的作用下,周期地以这样那样的形式的危机暴发出来。那些矛盾的形成,一般地可以说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它达成目的所能采取的手段,具有不可调和的性质。它的生产目的,是要尽可能最大地增殖价值,同时为了达到那个目的,又是倾向于尽可能最大地发展生产力,而发展生产力,又必然要降低利润率,减少现有资本价值,使已经生产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受到牺牲。现在资本价值的不断减少,现有劳动人口因可变资本对不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而显得过剩,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不断要克服的固有的限制;“但它用来克服这各种限制的手段,不过使这各种限制,按照一种新的更为激烈的程度摆在它的面前”[184]。为什么它只能在这个圈圈里打转呢?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是这个事实:资本和它的价值增殖,表现为生产的始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建立在生产者大众被剥夺,陷于贫困这一个事实基础上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185]。
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资本过剩时的人口过剩的内情。“所谓资本过多本质上总是指那种对利润率的下降没有利润量的增大可以作为补偿的资本——并且新形成的资本嫩芽,总是有这种情况——的过多,或是指这种过多,它在信用形式上把那种不能自己独立行动的资本交给大产业部门的指挥人去支配。”[186]前面讲到,由劳动生产力提高引起利润率下降,同时会因所使用的资本增加,而使利润量增加。如果利润量的增加,够补偿利润率的下降,资本就还会继续投用下去,否则就要成为过剩而不被使用。很显然,资本成为过剩,劳动人口也要相对过剩,资本与劳动人口“二者是发生在对立的二极上:一方面是失业的资本,另一方面是失业的劳动人口”[187]。这表明,资本也好,劳动人口也好,只有在它能够满足增殖剩余价值,提供利润的要求的条件下,才是生产的,有用的。而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剩余资本,在现实上,是这样表现着的:“资本的一部分将会全部或部分地歇闲下来(因为它要增殖它的价值,就得把那种已经在功能中的资本从它的位置上挤出去),另一部分由于失业的或半失业的资本的压迫,也只好按较低的利润率来增殖它的价值。”[188]不论是已经在机能中的旧资本,还是追加资本,在价值减少过程中,会发生强烈的竞争战。是哪一部分挤上来,是哪一部分完全陷在休止状态中,那是由你死我活的竞争战来决定。资产阶级在相互间比较顺利的情况下表现的“阶级友爱”,一临到这种关头,就拼命把困难、损失和牺牲,推给对方。资本的生产过剩,原包含着商品的生产过剩。“市场上现有商品的一部分,只是因为它的价格惊人缩小,也就是,因为它所代表的资本减值,方才能够完成它的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固定资本的各种要素,也会大小不等地按同样的方式发生减值。并且,因为一定的当作前提的价格关系本来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所以,由于价格的一般下降,再生产过程就陷入停滞和混乱中了。这种停滞和混乱,将会削弱货币的支付手段功能,……破坏那种要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的支付义务的连锁。而在那种和资本一同发展起来的信用制度因此崩溃时,更加尖锐起来,由此引起激烈的急性的危机,……。”[189]在这样情况下,商品的生产过剩,已经深刻地反映了资本的生产过剩(虽然那仍然不是绝对的,只不过是没有增殖价值功能的相对的过剩罢了)。价值价格关系的一般下降,把整个流通过程再生产过程给全面破坏了。这时,机器,工厂,原料……等等资材,能不能当作不变资本来吸收活劳动,要看竞争的情况决定,同时,劳动人口能不能当作可变资本来推动物化劳动,也要靠竞争状况决定。“生产的停滞,会使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歇闲,并由此使其中就业的部分,陷在这样一种情况中,以致他们只好让工资下降,甚至下降到平均以下。”[190]虽然过剩的资本,从破坏性的危机中,逐渐恢复它的增殖价值功能的时候,也是过剩的劳动人口,得到被使用的机会的时候,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资本是否过剩决定于:它能否发生增殖价值的功能和劳动人口能否以较机器为低廉的条件被使用。这就表明,劳动人口的相对过剩,是历史地决定的,尽管它在一定场合,同时反映着资本的生产过剩。资本的生产过剩,并不是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与全部人口的消费相比而显得太多,也不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比而显得过多,它仅仅是为了把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当作对劳动者进行剥削的手段,依照一定的利润率来发生功能,它们是周期地被生产得过多了。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已经有过多的财富生产出来。而是已经有过多的财富,在它的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周期地生产出来了。”[191]
最后还须指出,劳动生产力发展,同时引起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的规律,不只表现为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冲突,不只表现为劳动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并且这些冲突与矛盾,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生产领域间,还有极其不同的反应。在一些与各种自然条件有较密切联系的生产部门,例如在森林业,采矿业方面,劳动生产力增进时,它们的自然条件,往往依相同的比例,变得丰度更小;一般生产部门的“不变资本的流动部分,原料等等,按数量来说,会比例于劳动生产力而不断增加,固定资本,建筑物,机器,照明设备,取暖设备等等,却不是这样。机器虽然会在它的体量增大时绝对地说变得更贵,相对地说却会变得便宜”[192]。“关于在利润率下降上表示出来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时在个别商品及其价格上表示出来的同一个比率之间的差别”[193],那在前面有关章节中,已经一再说明了;此外,我们还知道,劳动生产力发展了,“尽管投在工资上面的可变资本已经相对减少,劳动者的绝对人数仍然会增加这一件事,并不是在一切生产部门都会发生,也不是在一切生产部门都按相等的程度发生。在农业上面,活劳动要素的减少,便可以是绝对的”[194]。所有这些参差不齐的条件,会使各种资本在改进生产技术的竞争战,变得非常错综复杂,但下面这几点情况,却是非常明白的:(1)新的生产方法要证示它的生产率有现实的增进,必须减少商品价值,“因活劳动减少引起的价值减少,必须抵消一切的价值增加而有余”[195]。这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增进,表现在商品价值的减少上,表现在商品中包含的总劳动的减少上,但要以总劳动中的活劳动的减少,超过物化劳动的增加为条件。如果活劳动减少了,但其中无酬劳动部分对有酬劳动部分的比例却增大,则剩余价值率还会有所提高。(2)资本家对于改进新生产方式,采用新发明,其所以感到兴趣,只是因为在所采用的发明没有普及以前,他会在生产价格乃至价值以上售卖商品,由此得到额外利润。这已把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全暴露出来了。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愈向前发展,就愈显得接近了它的可能极限;不论是就社会化了的庞大生产规模说也好,是就集中了愈多劳动人口的劳动组织形式说也好,还是就已经形成起来的跨越五大洲的世界市场说也好,都愈来愈和私有资本制不相容了。庞大的社会生产力是被唤起了,而狭隘的生产关系,却容纳不了它。——这是探讨利润率倾向下降的规律提出的结论,也可以看作是这一卷前三篇全面系统说明利润一般的总结。
接下去,就要讲由利润一般转化的各种具体形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