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社会思潮观察.2

生态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社会思潮观察.2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主义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整个自然的福祉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非暴力等为政治原则,致力于重构人类文明秩序,建立人与自然稳定共处的“生态社会”。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西方环境运动的兴起,生态主义先是在西方流行,后又传播到发展中国家,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绿色”思想潮流。生态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认识和反思中形成的。

生态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社会思潮观察.2

生态主义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整个自然的福祉为根本出发点,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生态优先、人权公正、基层民主、非暴力等为政治原则,致力于重构人类文明秩序,建立人与自然稳定共处的“生态社会”。

作为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激进”的政治思潮,生态主义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18—19世纪的欧美自然主义浪漫主义思想。伴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西方环境运动的兴起,生态主义先是在西方流行,后又传播到发展中国家,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绿色”思想潮流。

(一)生态主义基本理念的形成

生态主义有两个基本理念,一个是“生命圈平等主义”,即主张生物圈中所有机体和存在物,作为相互联系的整体的部分,都具有内在价值,人与其他生命形式乃至无生命物在道德上是平等的;另一个是“经济增长受自然环境限制”,认为地球本身的承载能力、生产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持续的、无限的增长从根本上说是不可能的。

生态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在对生态环境危机的认识和反思中形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通过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换取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臭氧层耗竭等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西方的一些环境哲学家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环境危机的思想根源——把大自然视为人类可以任意支配、主宰的对象,主张通过“征服自然”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的利奥波德写于1947年的著作《沙乡年鉴》受到空前重视。在书中,利奥波德系统阐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主张一种“大地伦理”,认为无论是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都有其“权利”,人类只是大地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利奥波德提出要“像山一样去思考”,点燃了美国生态运动的思想火炬。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态中心主义”逐渐成为环境哲学的主流话语。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其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这种观点最初与神学世界观相联系。它的最早的完整表述是由圣经提出的。圣经说,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在这些创造物中,人是上帝最伟大的成就,其他的创造都是为了人。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洛克是把人类中心主义从理论推向实践的伟大思想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他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需要了解自然,科学的真正目标是了解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一种征服自然的途径。洛克认为,人类要有效地从自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对自然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

奥尔多·利奥波德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1948),出身于美国爱荷华州伯林顿市一个德裔移民家庭。从幼年时代起,他就十分爱好野外生活,热爱大自然。1909年,获得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到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国家森林担任林务管理员,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后在联邦林业局的一个研究所任美国林业生产实验室副主任。由于不满意林业局那种完全从经济利益出发的林业管理思想,于1928年离开林业局。

1928至1931年,他得到一家狩猎研究所的资助,到美国中北部的八个州进行野外考察。30年代初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把利奥波德也抛入失业大军队伍,就在这样的困难时期他仍写出了以整体主义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思想的《野生动物管理》一书,成为这门学科的创始人。1933年8月,他被威斯康星大学聘为教授,主讲“野生动物管理”课程。1934年,他被选为美国森林政策委员会主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利奥波德专心著述,完成了他的大部分文学和哲学著作。大约在1947年7月,利奥波德完成了《沙乡年鉴》一书。20年后,该书成为环境主义运动的思想火炬,被称为“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

《沙乡年鉴》中文版

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丹尼斯·米都斯(Dennis L.Meadows)等发表了轰动世界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研究报告》,告诫说如果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以及资源消耗保持现在的增长模式,全球经济增长就会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候达到极限,最终可能引发整个人类社会无法控制的衰退或崩溃。这一预言在全球范围内敲响了人和自然关系面临危机的警钟。这一报告提出,“必须发展出一种对自然的新态度,它的基础是同自然协调,而不是征服自然”。生态主义从《增长的极限》等报告和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中,得出“经济增长存在自然环境限制”的基本结论。因此,它在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还将工业文明作为批判对象,认为由于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危机。

罗马俱乐部

罗马俱乐部是创立于1968年4月的用跨学科观点研究全球性人类未来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意大利工业家奥雷利奥·佩西是该俱乐部最重要的发起者和支持者。罗马俱乐部有近百位成员,来自35个国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文化、信念和社会环境。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对构成全球系统的经济、政治、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各种相互依存的要素的研究与认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困境与希望,使公共政策制定者们能以全球观点对人类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的危机引起高度重视,并为成功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经济、政治、自然与社会发展问题探索新的观点、方法和解决途径。罗马俱乐部于1972年发表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它预言经济增长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因为石油等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并作出了世界性灾难即将来临的预测,设计了“零增长”的对策性方案,在全世界挑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大辩论。《增长的极限》是有关环境问题最畅销的出版物,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1973年的石油危机加强了公众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此后,较著名的研究报告有:《人类处在转折点》(1974)、《重建国际秩序》(1976)、《超越浪费的时代》(1978)、《人类的目标》(1978)、《学无止境》(1979)等。

生态主义反对那种不顾自然限制而一味增加产值、提高数量的发展战略,主张全面改造掠夺性、剥削性的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零增长”。此外,生态主义还对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进行了批判,倡导“后物质主义”生活方式,主张人们追求一种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活,以更多劳动、更少闲暇、更少物品和服务需要作为“美好生活”的目标。

(二)生态主义政治主张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生态危机加剧引起人们的警醒和反思。1962年,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出版《寂静的春天》一书,揭示滥用杀虫剂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进行了无情批判,由此拉开了现代环境运动的序幕。西方社会公众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示威,要求企业和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污染,保护自然环境。

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及其《寂静的春天》一书(www.xing528.com)

1972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有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环境会议”,会议发表的共同宣言《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生态主义纲领的诞生。

由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传统西方主流政治流派均未能对生态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或者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生态主义逐渐成为推动和指引西方环境运动的崭新的思想武器,生态主义政治纲领得以萌生和成型,并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在现实的绿党政治中站稳了脚跟。

绿党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欧洲出现了一批生态主义政党。1973年在绿色政治的发源地欧洲出现了第一个绿党——英国人民党。20世纪80年代欧洲其他各国也纷纷建立绿党。1979年联邦德国环境保护者组成的政党——德国绿党,标志着欧洲第一个正式意义上的绿党的诞生。1983年德国绿党成为第一个在全国性选举中进入国会的绿党。

目前,在全球化背景下,绿色运动方兴未艾,绿党组织和活动的影响力也在扩大。除欧洲外,在世界各地的多个国家都成立了绿党,如新西兰、澳大利亚、北美、非洲。时至今日,绿党早已进入各级议会,在芬兰、意大利、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绿党中还涌现出一大批高层官员,并在联合政府中主掌环保、卫生、公共运输甚至外交等要职,这些都有效地推动了绿色政策的发展。

绿党作为一种政治力量首先在欧洲崛起,之后扩散到世界多个国家。绿党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生态主义政治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实现分散化与去官僚化,主张实行基层自治,呼吁更多的公民参与。

在欧美生态主义思潮中,对国家发展影响与作用最大的是德国绿党。德国绿党围绕生态可持续性、基层民主、社会正义与非暴力四个支柱,建立起超越传统的“左”与“右”的“绿色政治”。在1983年的德国大选中,德国绿党成为欧美国家第一个在国家级选举中进入国家议会的绿党。虽然德国绿党成功地进入了国家议会,但始终未能成为决定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一大执政党,所以他们的生态主义主张只是渗透在国家的决策中,未能成为主导国家发展的方向战略和理念。

(三)从“浅绿色”到“深绿色”

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态主义在理论上进入深化发展阶段。1985年,阿恩·奈斯(Arne Naess)发表了《生态智慧:深层和浅层生态学》一文,从哲学的深度思考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生态主义理论研究开始转向更深入的政治和文化层面。1992年,安德鲁·多布森(Andrew Dobson)在其著作《绿色政治思想》中探讨生态主义作为一种独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可能性。1994年,美国绿色运动北卡罗来纳分部的创立者丹尼尔·A.科尔曼(Daniel A.Coleman)在《生态政治》一书中将生态主义所崇尚的基本价值总结为:生态智慧、社会正义、权力下放、基层民主、非暴力、社群为本、女性主义、尊重多样性、全球责任、注重未来。

可以说,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生态主义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反映着人类环境观念由“浅绿色”思想到“深绿色”思想的一个绿色程度加深的过程,是从“绿色改良”走向“绿色革命”的过程。“浅绿色”较多地从技术层面解决环境问题,而“深绿色”则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浅绿色”对环境与发展的双赢持有积极态度,“深绿色”则对人类未来常常持有一种悲观态度甚至是反对发展的消极意识;“浅绿色”较少探究工业化运动以来的人类发展方式是否存在问题,其结果是对旧的工业文明方式的调整或补充,而“深绿色”洞察到环境问题的病因藏匿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要求从发展的机制上防止、堵截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人类文明的变革与创新。

深层生态学家阿恩·奈斯

阿恩·奈斯,1912年出生于挪威奥斯陆。他曾在奥斯陆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数学和天文学,24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博士学位,27岁时担任奥斯陆大学哲学系主任,直到1969年他决定全身心致力于研究和实践深层生态学而主动辞职。1958年,奈斯创办了《探索》杂志,并担任该杂志主编直到1975年。

阿恩·奈斯被认为是战后挪威最重要的哲学家,因在学术文化领域的重要成就而获得许多奖章,如桑尼奖(Sonning Prize,1977)、甘地奖(1994)和瑞典科学院颁发的“北欧人奖”(Nordic,1996)。

阿恩·奈斯能用多国语言(挪威语、丹麦语、瑞典语德语英语)写作。他著述颇丰,最著名的有《甘地的政治伦理学》(1968)、《生态学、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生态哲学纲要》(1976)和《哲学史》(两卷,1980)。他研究的领域涉及科学哲学、实验语言学、怀疑论、甘地与斯宾诺莎哲学、和平理论、民主理论以及环境哲学。

阿恩·奈斯还是一位登山爱好者和旅行家。他是第一个登上今巴基斯坦境内蒂里奇米尔峰(Tirich Mir,海拔7690米)的人,他还攀登过喜马拉雅山,游历过中国的北京、杭州、成都和香港

浅层生态学与深层生态学主要观点比较

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主义更加重视面向现实本身,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加入到社会实践中。2007年2月,15位国际知名的环境哲学家聚集于北德克萨斯大学,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学者们空谈环境价值的形而上学基础并没有多大意义,不如为环境行动提供合理的分析,从而切实地指导实践,为环境科学的进步提供更宽阔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框架,更多地在公共政策领域发挥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