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当前在我国的传播
1.超前消费受到催生
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包括消费主义在内的一些错误观念和思想也逐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消费主义成为我们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社会思潮。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近20年取得的成就使得我国告别短缺时代开始进入商品过剩时代。原有票证制度限制消费选择、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的缺点日益明显,其限制消费的总体政策倾向尤其不能满足新的经济形势发展需要。1993年,标志着国家限制消费制度的票证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从1996年开始,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国家开启了一系列启动消费、鼓励消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消费信贷成为当时刺激消费的重要举措。比如,1996年国有商业银行被允许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发布《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关于加大信贷投入,支持住宅建设和消费的通知》和《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和《银行卡业务管理条例》,要求和鼓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由此,信用卡、房贷、车贷等信用工具成为人们满足消费需要、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这些政策的制定执行,将未来的购买力预期增量提前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发挥购买力预期增量与现实购买力叠加效应,增加了居民消费能力,刺激了消费,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粮票到信用卡
但是,这些政策的实行在社会产生了一些误读,也催生了超前消费观念的出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两个老太太买房子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年轻时用贷款买了房子,直到60岁把贷款还完。中国老太太从年轻时开始攒钱买房,直到60岁才攒够了钱买房子。两人都是60岁才完全拥有房屋的所有权,但是美国老太太已经住了一辈子,而中国老太太从60岁才开始住上新房子。这则故事无非是想告诉大家,中国老太太因其保守甚至有些愚蠢的消费观导致其到老了才住上大房子,而美国老太太因其超前消费的消费观早早就享受了大房子。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故事无疑是在告诉大家,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已成为阻碍幸福生活的过时观念,超前消费才是享受当下的明智选择。这个故事的出处已无迹可寻,传播这则故事的商业目的却是显而易见,对于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劝诱作用。
在今天的都市人群中,就有不少人认为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已成为落伍、过时的观念,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更是老古董般的观念应该抛弃。而即时享乐、寅吃卯粮不仅成为代表着个人时尚、潮流、潇洒和所谓幸福的消费观念,更成为以个人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义举”,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2.盲目追求奢侈品消费
新富阶层的奢侈消费不仅为自己贴上了有钱的标签,而且在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加之广告、影视作品的传播,使得奢侈消费的生活方式影响日甚。近年来,网络上的炫富事件不时发生,真真假假的炫富事件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批评,但是这些炫富行为在客观上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无形中为一些奢侈品做了广告,也使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更加广为人知。
另外,当前我国奢侈消费不仅仅限于有实力的新富阶层,另外一些不具备经济实力的白领群体,他们在观念上已经认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这些人属于典型的观念上的高消费,他们是潜在的奢侈消费群体,一旦条件成熟就会诉诸行动。即使条件不成熟,暂时不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他们也会想方设法进行奢侈消费。总之,我国已成为事实上的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观念上的高消费正在成为很多人追求的目标。未富先奢、奢侈消费大众化的趋势正成为消费主义在我国传播的有力证明。
3.符号消费渐成趋势
符号消费分为共有性符号消费和专有性符号消费,共有性符号消费的对象是同一类商品,而专有性符号消费的对象主要是商品品牌。品牌由一系列名称、名词、图案构成,它使同一类商品相互区别开来,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标志着消费者对商品的认可度,是商品专有性符号价值的来源。所以,在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不仅重视商品外观、规格、性能等使用价值,而且非常重视品牌建设和营销,往往不惜重金在大众媒体上打广告进行品牌宣传与推广。商品的符号价值由广告商借助于大众传媒,充分利用平面媒体和现代影视传媒,将符号象征意义植入商品中。
商品有了符号价值就大大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更看重符号价值。在陌生的群体中,符号化的商品无疑是自我标识和群体认知的直接、简单、有效的方法。在消费主义的话语体系中,消费是无禁区的,身份成为以消费来获得的流动资本。现代社会的群体划分是开放性的、流动性的,只要你占有、消费某类商品,你就成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占有某一类商品、享受某一种服务、拥有相同的消费体验,成为自我认同、认知的基础和获取群体成员资格的象征,旁观者也能够通过他人占有物的符号价值分辨出他的群体归属。商品的符号特征成为自我和他者之间认同的中介,任何人都被允许和鼓励去消费代表时尚和高贵的符号商品。但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制造的符号将我们包围,我们认识的世界就是媒体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影像、符号或景观代替了真实事物和真实生活,使人们丧失了自我判断能力,迷失在大众传媒编织的符号意义中,陷入符号的消费中不能自拔。
4.竞争消费成为流行
竞争的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在任何一个社会,如果物品归个人独自保管,为求自我心境的安宁,个人势必拥有与他平常归为同类的伙伴相当的物品,要是能拥有比别人多得多则格外满足”。竞争消费也可称为攀比消费。在计划经济时代,攀比消费已经存在,但是当时的攀比消费主要是一种从众性消费,体现在人们会想方设法与大众消费水平保持基本持平,即“人家有的我家也要有”。原因就在于当时社会结构单一,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在生活资料的分配上国家实行限制性的票证制度,人们在消费资料方面差别较小。所以,社会各阶层之间并不存在你超我赶、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竞争性消费,人们进行攀比消费的内容主要是基本生活用品,攀比的对象主要为邻居、同事、亲戚、朋友等身边人,攀比的目标主要是与大众消费水平持平。
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物质财富丰富,国家对消费的控制随之解除,人们消费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基本生活资料。加之社会结构转型激烈,旧的利益格局解体,新的社会阶层出现,各阶层纷纷通过消费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这时的攀比消费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与身边人竞争、从众性竞争消费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你超我赶、犬兔相逐般的竞争消费。这种竞争消费是市场经济竞争意识在消费领域的体现。在生产领域,这种竞争意识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厂商通过自由竞争来获得稀缺的生产资料。而在社会领域,身份、地位的获得同样需要竞争,只有在与别人的竞争、比较中,才能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改革开放前主要由政治身份来决定社会地位,而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消费成为人们争夺社会地位的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身处急剧转型的社会中,各个社会阶层都希望通过消费来化解认同危机、消解现实焦虑、获取社会认同,在社会地位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尤其是新富阶层在市场化改革中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资本通过奢侈消费来彰显社会地位,谋求社会结构中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和自我优越感。这在全社会起到了一种示范效应,人们进行攀比的心理被大大激发。
(二)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危害(www.xing528.com)
1.挑战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成功地将社会大众塑造成主动拥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消费者。但是,西方资产阶级并不满足于消费主义在本国的认同,而是积极追求它的全球化传播。尤其是进入经济全球化阶段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资源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设置在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在国际产业链的分工中,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负责为资本主义跨国公司进行产品的代加工,大量年轻勤劳的工人在流水线上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以换来微薄的工资。而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技术开发创新和品牌营销,负责将特定的文化意义赋予商品之上,形成商品的符号价值,赚取超额剩余价值。这些符号价值能否被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大众认可,就成为这些商品的超额剩余价值能否实现的关键。
于是,消费主义就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出现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消费主义不仅掩盖了自己的阶级性,而且将自身美化成谋求全人类幸福的“普世价值”,似乎只要发展中国家遵循消费主义价值观就能同样走上富强的道路。而遵循消费主义价值观就需要在政治和经济上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就这样,消费主义从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再到社会制度,一步步将资本主义作为样板和榜样推销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主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无疑受到了消费主义的挑战。
为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政治立场,面临着被消费主义偷换成为少数国际垄断资本谋利益的危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面临着享乐主义、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挑战;物质财富和精神境界协调发展、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崇高目标,面临着被降格为只顾个人过度消费、奢侈消费,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奴化状态的危险。
消费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隐性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麻痹性和欺骗性,它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对比起来具有根本的异质性,二者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和社会理想等方面具有根本的区别,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尤其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从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重视消费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挑战,处理好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确保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
2.容易造成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悬空化
消费主义将人的幸福等同于财富的获得,这时真正的幸福就被物质财富的巨大光环所遮蔽。很显然,幸福除了物质财富以外,还包括健康的体魄、平衡的心态、美满甜蜜的家庭、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等个人因素,也包括国家富强、社会稳定、治安良好、文明有序的国家和社会环境。诸多决定幸福的因素、不同层次的需要又岂是能用金钱直接购买的,将幸福化约为物质财富的追求就是最典型的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将本能的生理需要当成人生的目的来追求就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样的消费不但没有实现人们的幸福,反而将人类贬低到了动物的层次。“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但是消费主义并不会公开宣称自己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相反,它会利用大众传媒将某些商品包装成能够满足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符号,将大众的多层次需要引导到商品上。这样,那些因为经济原因不能购买这类商品的人们,可能他们的生活已经丰衣足食,但是因为他们在竞争消费中败下阵来,就会被认为是社会中的失败者,失落、挫折、耻辱、自卑的情绪会使他们陷入不幸的深渊。
甚至消费行为本身已经异化成为一种脱离人的真实感觉、需要和体验的行为,人们的消费需要是大众传媒制造出来的,人们对消费对象不再关注它的性质和来源。许多富豪不惜重金购得名画并非出于对名画本身艺术价值的理解与喜好,而是更多看重这幅画的名气和升值空间。消费对象不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客体,反而成为具有某种魔力的主体来控制消费者,人本身异化成消费的奴隶,“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为物品的奴仆,成了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人们会理所当然、义无反顾地投入消费的狂潮之中。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的政治信念、不懈的人生追求都成为落后陈旧、不切实际和扑朔迷离的幻象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时尚、潮流、高贵、奢侈的即时物质享乐。消费主义彻底摧毁了人的主体性,导致人们精神家园的荒芜、精神信仰的缺失、伟大崇高的退场、伦理道德的滑坡。
3.妨碍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消费主义影响下,厂商为了追逐经济利益,无止境地向自然界索取,无顾忌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废气、废水。消费主义唤起的欲望超出了生态环境容量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转化限度,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造成了自然资源耗竭、生态系统失衡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全球性生态环境灾难。消费主义对资源的挥霍性浪费使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危害更大。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走的是粗放型外延扩大再生产道路,扩大再生产主要依赖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消耗量较高。再加之国际垄断资本利用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地位,利用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急于引进外资的时机,有意将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转移到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使这些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国内能源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突出。
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支撑消费主义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人、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和全面发展,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生态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当前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的传播,诱发了消费领域的过度消费和生产领域的过度浪费行为,这与我国当前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是背道而驰的,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开展,从而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4.容易激化社会矛盾
新富阶层的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前社会上新富阶层之所以能够拥有大量财富,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其中,一部人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敢为天下先的胆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诚实守信的合法经营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和个人财富的积累。但是,与之相反的是,一些人获取财富的方式却是违反道德甚至是非法的。他们为了获取财富不择手段,不惜违反社会公德、党纪国法。对于这些通过种种非法手段一夜暴富的行径,包括贫困阶层在内的社会大众会产生蔑视、不屑、仇恨的心理,相比之下,对于自己的境遇会有不平、失衡、愤懑的心理,而这就是仇富心理。
富裕阶层及其代理人的炫富容易激起社会大众的普遍义愤,尤其是当这种财富与腐败、不公交织在一起时,更会激起人们的仇富心理。这种针对不义之财的仇富心理在某种情况下会泛化为对所有新富阶层的仇视,会演化成非理性、情绪化的偏激泄愤行为。这种盲目、泛化和偏激的仇富心理不利于个人良好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容易诱发报复社会的恶性案件发生。从近几年出现的报复社会行为来看,这些行为多数并非有仇报仇,而是滥杀无辜、殃及百姓。悲剧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这些人的境遇看,他们多是社会中的边缘人,生活贫困、窘迫、无助,缺乏物质财富和精神关怀,多怀有严重的仇富心理。
而对于富裕阶层来说,非理性的仇富心理会让他们失去对现有财富的安全感和持续发展创新的动力,具体表现为个人消费上顾虑重重,在扩大投资时犹豫不决,这在主观上削弱了他们成功后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导致诱发对社会的不信任、不认同情绪,甚至有的富裕阶层会因此选择移民海外,在客观上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总之,仇富心理的出现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不信任、互相敌视、互相攻击,严重影响了人们之间诚信、友爱、团结、融洽、互助的和谐人际关系,甚至诱发报复社会的恶性行为发生,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