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勾连纹方壶
口长17cm,通高46.5cm。 为宜昌博物馆藏品,于1988年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
木胎,挖制辅以斫制,由两半边分别制作后再粘合而成。 方口,长颈,腹微鼓,凹底,方圈足外侈,肩部有两个对称兽耳,耳上浮雕一变形牛头。 器表以黑漆为地,并用红、黄漆彩绘云雷纹、卷云纹、三角纹、勾连纹等优美图案。
勾连纹方壶
2.龙凤纹瑟
长210cm,宽38cm,前端高17.4cm。 为宜昌博物馆藏品,于1984年当阳曹家岗5号墓出土。
龙凤纹瑟
木胎,斫制为主,雕制为辅。 主体为整木制成,小部体另行加工后嵌插其内。 长方体而中空为共鸣箱,瑟面弧拱,首端大于尾端。 近首端有首岳一条,其前有26个弦孔。 近尾端有尾岳三条,也有26个弦孔,并有三个木弦枘,枘头作禽喙状。尾挡接过弦槽之后附设一个“凹”形承弦槽。 底板纵向开凿一条宽7.6厘米的至连接首越和尾越的槽口。 在朱漆底上彩绘花纹,纹饰有浮雕加彩绘与平面彩绘两种,一般以黑漆勾勒出物体轮廓,再用朱漆描绘动物的眉目及肢体纹饰,还有少数几何纹和连沿装饰。 这件漆瑟的纹饰以龙凤纹为主体,以勾连雷纹作装饰。
3.禽兽纹俎
禽兽纹俎
长24.5cm,宽19cm,高14.5cm。 为宜昌博物馆藏品。
4.彩绘凤纹圆铜镜
直径17.2cm,厚0.15cm。 为老河口市博物馆藏品,于1992年老河口安岗2号墓出土。
彩绘凤纹圆铜镜
铜胎,铸造。 圆形,背面中部有一小钮,镜背髹黑漆,并用红、棕、黄色彩绘二凤纹,二凤昂首展翅,作欲飞状,中心饰圆圈纹。
5.波纹豆
口径13.8cm,高14.5cm。 为宜昌博物馆藏品,于1988年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
木胎,挖制辅以斫制。 口微敛,浅较盘,短束柄、喇叭形座。豆盘内髹红漆,余均髹黑漆,并用红、黄漆彩绘点纹、三角纹、勾纹、变形窃曲纹、卷云纹、波纹等纹样。
波纹豆
6.窃曲纹簋(www.xing528.com)
通高21cm。 为宜昌博物馆藏品,于1988年当阳赵巷4号墓出土。
木胎,挖制为主,辅以斫制。 由盖与器身组成,簋身为敛口、鼓腹、圜底,圆圈足外侈较甚,肩上有两个对称的牛形耳。 器内髹红漆,器表髹黑漆,并用红、黄漆绘波纹、窃曲纹、变形窃曲纹、三角纹、波纹、游泳条纹和勾纹等图案。
窃曲纹簋
7.彩绘龙凤纹盖豆
通高24.3cm,长20.8cm,宽18cm。 为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于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木胎,雕制。 由盖、器身两部分构成,盖与器身的盘、耳、柄、座分别为一整木雕成。 盖为椭圆形隆起,两侧有新月形缺,以便嵌装方形浮雕器耳。 盖顶中心浮雕三条相互蟠绕的龙,由里向外的第一、三圈为阴刻的云纹,第二圈网纹中阴刻八组云纹,网纹上绘勾连纹样。 在方耳的内侧、外侧、顶面及两旁五面浮雕形态各异的龙纹装饰,龙的首、耳、目、嘴、角、鳞爪均雕刻细致入微,相互蟠错的龙身或隐或现,加上彩绘的花纹相衬,使龙犹如游行于云彩之间。 豆盘内与盖内髹红漆,余髹黑漆,并用红、金色彩绘花纹:豆盘外侧绘菱形纹、网纹、勾连纹,柄上绘云纹、菱形纹、三角形纹和蟠虺纹等,座上绘菱形纹、三角形纹和变异凤纹等纹样。
彩绘龙凤纹盖豆
8.彩绘龙纹盖豆
通高28.3cm,口长21.6cm,宽17.3cm。 为湖北省博物馆藏品,于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出土。
彩绘龙纹盖豆
木胎,雕制。 由盖、器身两部分构成,并分别以整木雕就。盖为椭圆形隆起,两侧有新月形缺,以便嵌装方形浮雕器耳。 盖顶中心浮雕两条相互蟠绕的龙,周边饰变形云纹,两端各有五组浮雕的龙首或龙身纹样。 器身的盘亦为椭圆形,盘浅胎厚,两侧附加浮雕方形大耳,耳的四面透空,方耳的五面亦浮雕龙纹。 圆形豆柄上粗下细,座大底平。 豆盘内与盖内髹红漆,余均髹黑漆,并用红、金色彩绘花纹:盘外侧上部施云雷纹;下部在网纹上施蟠螭纹;柄与座施变形云纹图案。
9.彩绘蟠虺纹漆衣陶盖豆
彩绘蟠虺纹漆衣陶盖豆
口径20cm,通高34cm。 为云梦县博物馆藏品,于1978年云梦珍珠坡1号墓出土。
陶胎,轮制。 由盖与器身相扣合。 盖顶为一圆钮,豆盘较深,与盖扣合后呈圆球状,细圆把,喇叭形座。 器表髹黑漆,并以红、金色彩绘花纹:盖钮下用红色绘蟠虺纹一周;盖沿用红、金色彩绘三角雷纹一周;盘口沿用金粉填底饰卷云纹一周,把与座上用白色绘数道弦纹。
10.彩绘几何纹豆
彩绘几何纹豆
高22.8cm,盘径16.1cm。 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品,于1986年江陵雨台山18号墓出土。
木胎,斫制辅以挖制。 由浅圆盘、细把(上部为八棱形,中部有两道凸箍)和喇叭形座接榫构成。 盘内髹红漆,余髹黑漆,并在黑漆地上用红漆绘绹纹、方块纹、几何纹等纹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