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秦争霸战争:晋军双方展开长期争霸战争

晋秦争霸战争:晋军双方展开长期争霸战争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途灭虢桃林、崤函是晋国和秦国向外扩张必经的战略要地。晋文公从战略全局着眼,立即从郑国撤退了军队,并且继续同秦国联盟,来避免在晋楚争霸的战争中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晋军在崤山设伏晋国的将领先轸等人认为秦国是晋国称霸中原的潜在敌人,双方发生战争是在所难免的。于是秦国与晋国便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晋军为避免决战,坚守城池,坚决不出兵争战。

晋秦争霸战争:晋军双方展开长期争霸战争

秦国是西周初年嬴姓氏族,将国都迁到了西垂(今甘肃天水南),是以游牧经济为主的一个国家,后来成为科周王室的附庸国。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因为秦襄公护送其东迁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便封秦襄公为诸侯,并把已经被戎狄占据的岐及其以西的周室土地赐给了秦,至此,秦正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秦文公在位时(公元前765—公元前716年),秦军打败了占据着岐的戎族,收抚了没有跟随周平王东迁的一些残留下来的人民,大力发展了农业畜牧业,国势也渐渐强大了起来。 到秦穆公的时候,秦国已经建立了一支很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由战车、步兵骑兵三个兵种组成,兵力达到了10万。 而且,秦军先后征服了荡社、邦戎、冀戎、小虢及彭戏氏等,逐渐控制了西垂至华山之间的整个渭水流域,进而成为了西方一个强大的国家。

秦穆公不甘心只处在关中,雄心勃勃地想要争霸中原

假途灭虢

桃林、崤函是晋国和秦国向外扩张必经的战略要地。 在秦穆公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659年),他亲自率领军队进攻了茅津(今山西平陆一带),想要控制这个地区。 但是由于此地区的北方虞国,南方有虢国,所以秦国没有力量长期占据这个地区,取胜之后就撤回了秦国。

晋献公在进攻茅津之后不久,即“假途灭虢”,一举兼并了虢国和虞国,进而控制了茅津渡口及桃林、崤函一带,抢先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

晋献公去世后,晋国内发生暴乱,晋公子姬夷吾逃到了秦国。 他知道秦穆公想要控制桃林等地,主动向秦国提出愿意献出虢略(今河南灵宝)至华山之间的“河外五城”,以此来获得秦国对他争夺王位的帮助。 秦国答应了这一要求,发兵帮助了姬夷吾重返晋国并助其等上了王位做了晋惠公,然而姬夷吾却没有兑现他的诺言,不肯将桃林一带的地区送给秦国。 因此,秦穆公大为生气,他谋划杀掉姬夷吾,再帮助姬重耳登上王位,可是,在实施行动之前计划被泄漏了,因此没有达成目的。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秦国发动兵力攻打晋国,在韩原地区(今山西河津、万荣间)重创了晋军,并且俘虏了晋惠公,将晋国的太子做为人质,将河西的八个城池分割给了秦国,才将晋惠公释放回晋国,这样,秦国的领地就扩展到了黄河西岸。

晋惠公死后,晋国的太子圉从秦逃回了晋国继承了王位,即晋怀公。 秦穆公将晋国公子姬重耳接到秦国,想要帮助他与晋怀公争夺王位,以便控制晋国。

姬重耳投其所好,表示一定积极拥护秦穆公东进中原称霸,并且向秦穆公保证如果他能够帮助自己返回晋国登上王位,一定会追随秦国并帮助他称霸中原。 秦穆公派兵护送姬重耳回国登上了王位,即晋文公

因为晋文公多年在外流亡,见多识广,而且又足智多谋,其争霸的雄心与秦穆公相比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他不是真正拥护秦穆公,但他尽力维护着晋国与秦国之间的联盟关系。他采取了很多措施使秦国成为晋国称霸中原的助力。

当周王出现权力危机向秦国和晋国求救的时候,晋文公坚决反对秦军参与勤王,他高举尊王的旗帜独自出兵平定了周王子带之乱。 为此,晋国获得了南进中原的另一个战略要地——南阳(今河南沁阳以南,温县、孟县地区),并在中原诸侯中提高了自己的威望。

为了巩固秦晋两国之间的联盟,晋国出兵支持秦国攻打楚国的附庸国——鄀,这使得秦穆公认为晋国是十分支持秦国称霸中原的,而事实上,晋国是想要秦国攻打楚国,以达到晋国与楚国争霸的目的。

城濮之战以后,秦穆公逐渐感到晋秦的联盟只会对晋国有利,就在二十二年(公元前631年)与晋军联合攻打郑国的时候,先背弃了晋国而与郑国结成了联盟。 晋文公从战略全局着眼,立即从郑国撤退了军队,并且继续同秦国联盟,来避免在晋楚争霸的战争中陷入两面受敌的不利境地。

郑国是中原各国中位置适中且商业经济农业经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因此也是大国之间争夺的焦点。 不管是晋国、秦国还是楚国,想要称霸中原必须要先夺取郑国这样一个发达的国家。

秦穆公在背弃晋国同郑国结为联盟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计划,他以帮助郑国加强防务为借口,将秦军的部分兵力留在了郑国的都城——新郑。(www.xing528.com)

二十四年,晋文公、郑文公先后去世。 秦国便趁着两国丧君的机会,在第二年派兵偷偷地越过了晋国的桃林、崤函地区,想要突袭郑国的都城。 在此途中遇到郑国的商人弦高在犒劳士兵,以为郑国早已经有所防备,于是灭掉了晋国边邑的小国——滑(今河南偃师南)便撤军回国了。

晋军在崤山设伏

晋国的将领先轸等人认为秦国是晋国称霸中原的潜在敌人,双方发生战争是在所难免的。 为了挫败秦国东进中原的战略企图,晋军联合姜戎在崤山一带(今河南陕县东)设下埋伏,将秦军全部歼灭,至此,晋国与秦国之间的联盟关系彻底破裂了。

崤山之战以后,秦国就把在攻鄀之战中俘虏的楚国的将领斗克释放,表示要与楚国结为联盟,共同抗击晋国。 于是秦国与晋国便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二十七年,秦国派遣军队开始攻打晋国。 晋襄公亲自率领主力迎战,在彭衙(今陕西白水北)附近击败秦军后,立即率领宋、陈、郑联军进行反击,攻占彭衙及汪(今陕西澄城)。

二十八年,秦穆公集中兵力亲自率领军队攻打晋国,渡过了黄河,攻占了王官(今山西闻喜南)及鄙(今山西临猗西南)。 晋军为避免决战,坚守城池,坚决不出兵争战。 于是秦军转而由茅津渡过黄河,进军到了崤山地区,立下标志。

此次战斗,虽然秦军取得了胜利,并且深入到了晋国的国境,但并没有同晋军的主力决战。 秦军是孤军深入,很难长期在晋国内立足,所以不得不经过桃林返回秦国。

秦穆公以此为鉴,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疆域并扩充自己的军力,暂时把主要的战略方向转到了西方,将绵诸(今甘肃天水)及南安(今甘肃陇西东)等西戎一些国家各个歼灭,于是称霸西戎。 此后,秦国对晋国发动了几次战斗,但规模都不大,而且各有胜负。

周顷王四年(公元前615年),秦康公集中兵力攻打晋国,曾连续攻占了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和瑕(今河南灵宝西),想要夺取桃林、崤山一带,进而控制东进中原的战略要地,但都被晋军阻止了,因此秦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晋国在战后立刻增加了驻扎在瑕的兵力,并在桃林建筑了城塞,以此加强了对该地区的控制和防守能力。 由于晋国更加牢固地控制了桃林与崤山等战略要地,并且拥有号召诸侯的威望和实力,能够联合多国军队同秦军作战,所以秦军始终被阻止在关中,不能将势力伸入中原。

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秦国趁着晋同赤狄、潞氏作战的机会,发兵攻打河东的箕、郜(均在今山西蒲县附近),但都因为晋军的强烈反击,而没有达成目的。

周简王八年(公元前578年),秦国准备联合狄国和楚国共同攻打晋国。 晋国得到了消息,先发制人,晋厉公亲自率领主力和齐、鲁、宋、曹、邾、卫、郑、滕联军攻打秦国,深入关中,在麻隧(今陕西泾阳北)打败秦军后撤回。

周定王十三年秦发兵攻晋

周灵王十年(公元前562年),秦国趁晋国的主力在郑国,后方空虚的机会,以援助郑国为名义,发兵进至河曲,在栎(今山西永济西南黄河东岸)打败了晋军。 晋国为了报栎之役之仇,于周灵王十三年(公元前559年)率领鲁、齐、宋、莒、邾、滕、薛、卫、曹、杞、小邾及郑等国联军攻打秦国,进军至木或林(今陕西咸阳北)一带,但后来因为内部矛盾不得不撤军。

此后,双方没有再发生战争。 晋国在城濮之战后,有可能继续打击楚国,使其无力北进。 但因为秦国与晋国之间的联盟关系破裂,晋国长期将军力放在了对秦作战上,致使楚国得以趁机扩展疆域、增强实力,发展到“问鼎中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