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汽车保险理赔:学习任务四-现场查勘工作实施成果

汽车保险理赔:学习任务四-现场查勘工作实施成果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现场查勘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在事故现场查勘后进行整理工作。制订相应学习工作计划并实施。现场查勘结束后,查勘人员应按上述内容及要求认真填写现场查勘记录。保险公司依据酒后驾车的客观事实,拒绝了被保险人受益人的赔付要求。

汽车保险理赔:学习任务四-现场查勘工作实施成果

【任务目标】

(1)掌握现场查勘前的准备工作。

(2)掌握现场查勘的八个环节。

(3)能够在事故现场进行拍摄取证。

(4)能够在事故现场查勘后进行整理工作。

【任务描述】

客户李先生给自己的车购买了全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辆损失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车辆自燃损失险、车身划痕损失险、不计免赔率特约险等。2016年中秋节晚上20:50左右,李先生驾车行驶在乡间公路上,在转弯时由于车速过快,方向没有把握好,车掉入路边沟中,并被大树挡住。你作为查勘人员,在现场查勘过程中应如何去做?制订相应学习工作计划并实施。

【相关知识】

一、现场查勘前的准备

接到报案电话后,查勘人员要及时到达出险现场。出发前需适当做一些准备。需携带的查勘资料及工具包括:出险报案表、保险单抄件、索赔申请书、报案记录、现场査勘记录表、索赔须知、询问笔录、事故车辆损失确认书;笔记本电脑、照明设备、通信工具、照相机、手电筒、卷尺、砂纸、笔、记录本、易碎贴、防雨装备、反光背心、反光锥、反光牌等。

照相机的使用规定:调校好日期设置;尽量使用带有公司标记和查勘人员代码的定制相机;带好有充足电力蓄电池;有微距功能,便于拍摄单证、VIN码及其他特写照片。

二、现场查勘

现场査勘时主要采用沿车辆行驶路线查勘法、由内向外查勘法、由外向内查勘法和分段查勘法。

沿车辆行驶路线查勘法要求事故发生地点的痕迹必须清楚,以便能顺利地取证、摄影、丈量和绘制现场图,进而能够准确确定事故原因。

由内向外查勘法适用于范围不大、痕迹与物件集中且事故中心点明确的出险现场,此时可由中心点开始,按由内向外的顺序取证、摄影、丈量和绘制现场图,进而确定事故原因。

由外向内査勘法适用于范围较大、痕迹较为分散的出险现场,此时可按由外围向中心的顺序取证、摄影、丈量和绘制现场图,进而确定事故原因。

分段査勘法适用于范围大的事故现场,此时先将事故现场按照现场痕迹、散落物等特征分成若干的片或段,分别取证、摄影、丈量和绘制现场图,进而确定事故原因。

现场查勘主要包括八个环节,如图6-4所示。

1.询问

978-7-111-57237-4-Chapter06-4.jpg

图6-4 现场查勘的八大环节

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査勘人员的询问内容很多,一般包括出险时间、出险地点、出险原因、出险经过、财产损失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施救情况等。

询问的目的在于搜集证据,但需要注意证据搜集的合法性、制作的规范性、过程的技巧性、落款的重要性。

(1)出险时间 应该仔细核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与当事人的陈述时间是否一致。对于有疑问的细节,要详细了解车辆的启程时间、返回时间、行驶路线、伤者住院治疗时间、货物运单情况。

(2)出险地点 确定出险地点的目的是确定车辆是否超出了保险单所列明的行驶域,是否属于在责任免除地(如营业性修理场所、收费性停车场等)发生的损失。

(3)出险原因 根据保险事故的一般界定,造成损失的原因必须是“近因”。一般情况下,应该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的证明来认定出险原因。

(4)出险经过 出险经过和原因,原则上要求驾驶人本人填写(驾驶人本人不填写的,要求被保险人或相关当事人填写),并将其填写的出险经过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故证明(如责任认定书)进行对比,两者应基本一致,如果不一致,原则上以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证明为依据。

(5)财产损失情况 财产损失情况包括四方面:保险车辆的车损情况、保险车辆车上物损情况、第三者车损情况、第三者物损情况。

(6)人员伤亡情况 查勘车上人员伤亡情况时,首先要明确本车伤亡人员的相关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与驾驶人之间的关系、受伤人员的受伤程度),其次要明确对方车上伤亡人员的相关信息(姓名、性别、受伤人员的受伤程度)。这些信息将为医疗核损员查勘、核损提供有利的原始依据。

(7)施救情况 了解施救情况,核实施救费用。

(8)投保情况 通过对投保情况的询问,可以有效区分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包括:保险期限、交费情况、承保险种。明确投保的险种,对界定相关赔偿至关重要。

(9)汽车被盗原因分析 承保的机动车被盗窃、抢夺、抢劫之后,查勘定损人员要通过询问及时了解以下信息:

①保险车辆是否属于只是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或损坏的情况。

②保险车辆是否属于被诈骗、罚没、扣押造成损失的情况。

③是否因被保险人民事、经济纠纷而导致保险车辆被抢劫、抢夺。

④被保险人有无将非营业标的从事出租或租赁的行为。

⑤有无租赁车辆与承租人同时失踪的现象。

⑥有无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故意行为或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失。

上述任何一种现象都属于责任免除的范围,保险公司无须担责。

现场查勘结束后,查勘人员应按上述内容及要求认真填写现场查勘记录。如果可能,应力争让被保险人或驾驶人签字确认。调查笔录的参考模板如图6-5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5.jpg

图6-5 调查笔录的参考模板

2.嗅闻

查勘时,通过嗅闻,可以判断驾驶人是否饮酒,以确定是否应该拒赔。每天尤其是节假日的13:00~16:00和20:00~23:00,对于青壮年男性驾驶人,出险后应考虑其是否存在酒后驾车问题,设法与公安交通管理人员一起取证。

【案例6-1】某地在端午节21:00左右发生了一起追尾车祸。作为后车的轿车,追尾撞上了前边正常行驶的大货车。轿车上的4位乘客全部死亡,轿车报废。查勘人员根据时值端午节,又是21:00左右这一事实,怀疑驾驶人有可能酒后驾驶,提醒公安交通管理人员重点查验这一项目,最后与公安交通管理人员一起抽取了已经死亡的驾驶人的血样送检,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得出了“酒后驾车,车速过快,导致追尾,后车全责”的结论。保险公司依据酒后驾车的客观事实,拒绝了被保险人受益人的赔付要求。

3.查看

详见本单元学习任务三中有关现场查勘的内容。

4.丈量

在进行现场丈量前,要认定与事故相关的物体和痕迹,然后逐项丈量并做好相应记录。

(1)确定事故现场方位 事故现场方位用道路中心线与指北方向的夹角来表示。如果事故路段为弯道,则用进入弯道的直线与指北方向的夹角和转弯半径来表示。

(2)事故现场定位 事故现场定位方法有三点定位法、垂直定位法、极坐标法等。三种定位方法首先都需要选定一个固定现场的基准点,基准点必须具有永久的固定性,如有标号的里程碑或电线杆。

①三点定位法使用基准点、事故车辆某一点以及从基准点向道路中心线作垂线所形成的交点三个点所形成的三角形来固定现场位置,所以只需要量取三角形各边的距离。

②垂直定位法使用经过基准点且平行于道路边线的直线与经过事故车辆某一个点且垂直于道路边线的直线相交所形成的两个线段来固定事故现场,所以该方法只需要量取基准点与交点、交点与事故车辆某一点两条线段的距离。

③极坐标法使用基准点与事故车辆某一点连接形成线段的距离以及线段与道路边线垂直方向的夹角来固定事故现场,所以该方法只需量取线段长度和夹角角度。

(3)道路的丈量 道路的路面宽度、路肩宽度和边沟深度等参数一般都需要丈量。

(4)车辆位置的丈量 事故车辆位置用车辆的四个轮胎外缘与地面接触中心点到道路边缘的垂直距离来确定,只需量取四个轮胎距离。对于车辆行驶方向,可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判断,如从车上滴落的油点、水点的尖端方向一般为车辆的行驶方向。

(5)制动印痕的丈量 对于直线形制动印痕的拖印距离,直接测量即可;量取弧形制动印痕的拖印距离时,一般先四等分弧形印痕,分别丈量等分点至道路一边的垂直距离,再量出制动印痕的长度。

(6)事故接触部位的丈量 事故接触部位的丈量,最关键的是先准确判定事故接触部位。事故接触部位是形成事故的作用点,是事故车辆的变形损坏点,因此,应根据物体的运动、受力、损坏形状和散落距离等因素科学判断事故的接触部位。对其进行丈量时,一般应测量车与车、车与人或者车与其他物体接触部位距地面的高度、接触部位的形状和大小等。

(7)其他丈量 如果事故现场还有毛发、血皮、纤维、车身漆皮、玻璃碎片、脱落的车辆零部件、泥土等遗留物,并且它们对事故认定起着重要作用,则需要一并丈量它们散落的距离或黏附的高度等。

5.摄影

现场摄影是真实记录现场和受损标的客观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场查勘照片比现场图和文字记录能够更直观地反映现场和事故车辆的情况,它是处理事故的重要证据。现场查勘照片质量直接影响案件证据保留的有效性、核查的准确性和研究的客观性

(1)现场摄影的原则 对事故现场进行摄影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应有反映事故现场全貌的全景照片,应有反映受损车辆号牌及受损财产部位和程度的近景照片,要有某些重要局部(如保险标的发动机号码、车辆VIN代码等)的特写照片。此外,还应坚持节省的原则,以最少的照片数量反映事故现场最佳的效果。

(2)现场摄影的要求 现场摄影主要有以下要求:

①有第一现场的,必须拍摄现场全景照片。

②拍摄带有车牌号与损伤部位的全景照片。

③拍摄车架号的清晰照片(前风窗左下角驾驶人侧、发动机舱内右侧铭牌、前围板钢印等)。

④在拍摄前校准数码相机日期,不得擅自更改,不得使用日期校调不准的数码相机拍摄。

⑤拍摄能够反映局部损失的特写照片,如图6-6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6.jpg

图6-6 拍摄车轮局部

⑥必须保证成像清晰度,夜间拍摄时应考虑闪光灯的使用距离,必要时可借用查勘车灯光、手电筒灯光,或找固定物支撑相机以慢速曝光(不用闪光灯)拍摄。

⑦必须真实、全面地反映被拍摄的对象,不得有艺术加工成分。

⑧拍摄较大事故的车损照片时,应拍好两个45°照片(见图6-7)。即使有一侧未受损,也应拍摄,以防施救时扩大损失或在修理厂拆检后多列换件、维修项目。同时,车辆后部的45°照片还能将

出险车辆的后围板或行李箱盖上的厂牌信息清楚地反映出来,方便核损、核赔人员准确确认标的车辆的车型。

978-7-111-57237-4-Chapter06-7.jpg

图6-7 事故车辆前后45°照片

⑨照片较多时,应在录入影像系统时分别建立“现场照片”“未拆检整车照片”“拆检照片”“回勘照片”等多个子文件夹,以便于核损、核赔时审查。

(3)现场摄影的方式 现场摄影时,应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拍摄目的,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式。

①方位摄影主要用于对事故发生地所处环境的拍摄(见图6-8),反映事故发生地的环境特征,一般采用由高向低的俯角拍摄整个事故现场。如果一张照片无法包括整个事故现场,可采用平行连续拍摄或回转连续拍摄的方式拍照(俗称接片)。另外,可将出险地一些明显标志物拍摄进来,如路牌、里程碑、方向指示牌等。此种拍摄方式重在突出事故现场的全貌,目的是反映事故车辆与其他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中心摄影即以事故接触点为中心,近距离拍摄反映事故接触的各部位及其相关部位的局部照片(见图6-9),如接触点、车辆和物体的主要损伤痕迹位置。此种拍摄方式重在突出拍摄现场的中心地段,目的是反映事故损坏部位及其相关部位的特点、状态。

③细目摄影是采用近距或微距拍摄路面、车身、人体、固定物上的痕迹特征照片的拍摄方式(见图6-10),如车身上附着的其他车辆的油漆、轮胎痕迹和沾有血迹的位置等。对于细小的痕迹,应摆放比例尺拍摄,目的在于突出各个具体物证,反映出重要物证的大小、形状、特征。

978-7-111-57237-4-Chapter06-8.jpg

图6-8 方位摄影

978-7-111-57237-4-Chapter06-9.jpg

图6-9 中心摄影

④概览摄影是以中远距离拍摄事故现场的车辆、路面散落物、被撞物体(人、车、固定物)的位置及相互关系的摄影方式(见图6-11)。可以通过从出险车辆的顺向、逆向行驶方向或路中、路边等多方位拍摄来交代出险车辆与事故相关物体的位置关系。

978-7-111-57237-4-Chapter06-10.jpg

图6-10 细目摄影

978-7-111-57237-4-Chapter06-11.jpg

图6-11 概览摄影

⑤宣传摄影是运用技巧突出反映事故某一侧面的拍摄方式。此拍摄方式重在突出事故某一侧面的状态、特点,用于相关宣传和收集资料,如图6-12所示。

(4)现场摄影的方法 常见的现场摄影方法有相向拍摄、十字交叉拍摄、连续拍摄和比例拍摄四种。

①相向拍摄法:从两个相对的方向对现场中心部分进行拍摄。该方法可较为清楚地反映现场中心两个相对方向的情况,如图6-13所示。

②十字交叉拍摄法:从四个不同的地点对现场中心部分进行交叉拍摄。该方法可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准确反映现场中心的情况,如图6-14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12.jpg

图6-12 宣传摄影

③连续拍摄法:将面积较大的事故现场分段拍摄,如图6-15所示。为获得事故现场完整的照片,需对分段照片进行接片,所以在分段拍摄时,各照片取景应略有重合,并要求同样的拍摄距离和光圈等。

④比例拍摄法:将带有刻度的尺子放在被损物体旁边进行摄影,如图6-16所示。该方法可确定

被拍摄物体的实际大小和尺寸,常用于痕迹、碎片和微小物证的摄影。

978-7-111-57237-4-Chapter06-13.jpg

图6-13 相向拍摄法

978-7-111-57237-4-Chapter06-14.jpg

图6-14 十字交叉拍摄法

978-7-111-57237-4-Chapter06-15.jpg

图6-15 连续拍摄法

978-7-111-57237-4-Chapter06-16.jpg

图6-16 比例拍摄法

(5)现场摄影的一般技巧 现场摄影有一定的技巧,需要查勘人员事先掌握,如取景、接片技术在现场拍摄中的运用、滤色镜的使用、事故现场常见痕迹的拍摄等。拍摄者要突出拍摄意图,把想表现的部位(损伤处)拍下来。

①取景时,应根据拍摄的目的和要求,合理确定拍摄的角度、距离和光照,力求所要表达的主体物突出、明显和准确,如图6-17所示。

根据拍摄者立足点和被拍物体方位的不同,拍摄角度可分为俯视拍摄、平视拍摄、仰视拍摄、正面拍摄和侧面拍摄等。根据拍摄者立足点和被拍物体的远近,拍摄距离可分为远景拍摄、中景拍摄、近景拍摄和特写拍摄等。根据光线和拍摄方向的差异,拍摄光照可分为正面光拍摄、侧面光拍摄和逆光拍摄等。针对车前的损坏,可以从与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及垂直的方向开始,向其损伤部位的45°拍摄,即从水平位置5个方向分别拍摄,如图6-18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17.jpg

图6-17 前45°取景

978-7-111-57237-4-Chapter06-18.jpg

图6-18 从水平位置5个方向分别拍摄(www.xing528.com)

②为了记录事故的发生地,应尽量选择静止的固定参照物进行拍摄。如果事故车辆已经被拖到了停车场,而在现场或停放处与其他车辆间的间隔狭窄,给拍摄带来一定的困难,则应尽量将其他车辆移开(在现场挪动车辆时必须事先得到交警许可或当事双方的承诺),以保证从适当的角度拍摄能够较好地反映损伤部位的照片。

③内部与底部有损伤时的拍摄。当内部发生损伤时,应打开发动机舱盖或行李箱盖,清楚地拍摄内部损伤情况,如图6-19所示。当制动系统、行驶系统和侧梁发生损伤时,应尽量进行底部拍摄,拍摄时需要将车举起并锁死,以确保拍摄者安全,如图6-20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19.jpg

图6-19 发动机内部损伤照片

978-7-111-57237-4-Chapter06-20.jpg

图6-20 底盘损伤照片

④对于总成或高价值的零部件,一定要拍摄照片;对于小的损失、低价值的零部件,视情况进行拍摄。

⑤铸件(如发动机气缸体、变速器外壳、主降速器外壳等)产生裂纹时,直接拍摄无法反映出裂纹,可以先在裂纹处抹油,再将滑石粉或粉笔末撒在油上,用小锤敲击裂纹附近,形成一条线后再拍摄。ECU损坏后,给其拍摄的照片应反映其变形。

⑥对于碰撞痕迹,要通过合理选择拍摄角度和光线来准确反映其凹陷、隆起、变形、断裂、穿孔或破碎等特征。对于较小、较浅的凹陷,一般要采用侧面光、反光板、闪光灯等进行拍摄。

⑦对于刮擦痕迹,如果为有颜色物质,则可选择滤色镜拍摄,以突出被粘挂物。

⑧拍摄血迹时,应选用滤色镜拍摄。若血迹在泥土沾污的油路上,可用黄色滤色镜拍摄。

⑨拍摄制动拖印时,为反映制动拖印的起止点及其特征,可用白灰或树枝等对拖印起止点进行标记,并要注意反映起止点与道路中心线或路边的关系。

⑩现场拍摄时,可采用数码相机和光学相机两种工具。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便于计算机管理和网上传输,成像快,但缺点是易被修改、伪造,而光学相机正好相反。

(6)照片的编排 拍摄的照片需要进行恰当的编排,以符合保险公司的相关要求。

①按照照片的属性(现场照片、未拆检照片、拆检照片、回勘照片)进行分类编排。

②按照时间顺序(查勘日期、录入日期)进行编排。

③按照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编排。

6.收集

(1)收集物证 物证是分析事故原因最为客观的依据,收取物证是现场査勘的核心工作。事故现场物证的类型有散落物、附着物和痕迹。

①散落物:一是车体散落物,如零件、部件、钢片、木片、漆片、玻璃等;二是人体散落物,如受伤人员的穿戴品、携带品、器官或组织分离品等;三是他体散落物,如除事故现场人、车之外的物证(如树皮、折枝、水泥、石块等)。

②附着物:分为喷洒或黏附物、创痕物和搁置物三类。喷洒或黏附物主要包括血液、毛发、纤维、油脂等,创痕物主要包括油漆微粒、橡胶微粒、反光膜等,搁置物主要包括织物或粗糙面上的玻璃颗粒等。

③痕迹:分为车辆行走痕迹、车辆碰撞痕迹、涂污与喷溅痕迹三类。车辆行走痕迹主要包括轮胎拖印、压印和擦印等。车辆碰撞痕迹主要有车与车、车与地、车与其他物体间的碰撞与擦刮痕迹,如图6-21所示。涂污与喷溅痕迹主要包括油污、泥浆、血液、汗液、组织液等的涂污与喷溅。

事故现场中的常见物证有制动印痕、车体泥土、玻璃碎片、车身刮痕、地面血迹等,查勘人员应注意收集。

978-7-111-57237-4-Chapter06-21.jpg

图6-21 车辆碰撞痕迹

(2)收集人证 证人非常重要,如果有可能,最好取得证人的文字证明材料,将证人目击时所说的位置和其目击的事情发生经过,绘制成草图等,标明各方的位置、行驶方向、速度,借以表明谁是肇事人。当车碰人时,应查询行人横穿道路的原因,未穿越前有谁与当事人在一起;当车撞车时,应询问对方驾驶人,了解对方车辆行驶的位置、动态以及其所采取的措施等。

7.绘图

交通事故现场图是一张用正投影绘图方法绘制的,反映事故发生后,现场一切与事故有关的物体和痕迹的相对位置及状态的平面图。根据现场查勘要求必须迅速全面地把现场的各种交通元素、遗留痕迹、道路设施以及地物地貌,用一定的比例展现在图纸上。交通事故现场图应该能够表明以下内容:

①事故现场的地点和方位,现场的地物地貌和交通条件。

②各种交通元素以及与事故有关的遗留痕迹和散落物的位置。

③各种事物的状态。

④通过痕迹显示的事故过程,人、车、畜的动态。

交通事故现场图是研究分析出险原因、判断事故责任、准确定损、合理理赔的重要依据。根据绘制过程的不同,交通事故现场图可以分为现场草图和正式现场图。

现场草图是查勘定损人员在事故现场徒手绘制的事故现场平面图,要求在现场查勘工作结束前当场完成。现场草图应能给人以总体的印象,通常包括现场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以及遗留痕迹、物证的地点、运动的关系、事故的情况等。现场草图虽然可以粗糙一些,但是内容必须完整、齐全,尺寸必须准确,同时必须与现场查勘笔录记载的内容吻合。现场草图要把事故现场复杂的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整无误地反映在图纸上,这要求绘图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绘图经验并遵循一定的步骤和方法。

绘制现场草图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选比例 根据出险情况,选用适当比例进行草图的总体构思。

(2)画轮廓 按照近似比例画出道路边缘线和中心线;确定道路走向,在图的右上方绘制指北标志;标注道路中心线与指北线的夹角。

(3)画车辆 以同一近似比例绘制出险车辆,再以出险车辆为中心绘制各有关物体图例

(4)标尺寸 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选择基准点和定位法,为现场出险的车辆和主要物品、痕迹定位并标注尺寸。

(5)小处理 根据需要绘制立体图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在必要的地方加注文字说明。

(6)先校核 两名查勘人员,一名负责绘制现场草图,另一名负责校核。

(7)后签名 在草图绘制完成后,绘图人、校核人、当事人、见证人分别签名。

正式现场图是以现场草图为蓝本,按照绘图要求,工整准确地绘制而成的正式现场比例图。正式现场图也是理赔或诉讼的依据,如图6-22所示。

978-7-111-57237-4-Chapter06-22.jpg

图6-22 交通事故现场图

8.填写

现场查勘结束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填写查勘记录表(见图6-23)和查勘报告。

(1)统一的样式 现场査勘工作非常重要,而现场查勘的内容又非常多,为防止查勘人员疏忽某些细节,同时也为规范查勘工作,各保险公司一般都制订了机动车辆保险现场査勘记录表,查勘人员根据现场查勘情况,如实填写现场查勘记录表即可。

(2)现场査勘报告的制作及录入要求 不论赔案大小,都应撰写现场查勘报告,而且要实事求是,无论第一现场查勘、复勘还是没有查勘第一现场都应如实填写,手工填写的査勘人员应当签名并在事后录入系统中。

(3)现场査勘报告的主要内容 现场査勘报告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出险情况、车辆情况、道路情况、报案情况等,重点是客观表述现场所见情况,对碰撞痕迹、事故发生原因、驾驶人员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围绕保险条款要素,但不对是否构成保险责任进行结论性分析。

978-7-111-57237-4-Chapter06-23.jpg

图6-23 某财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辆保险现场查勘记录表

978-7-111-57237-4-Chapter06-24.jpg

图6-23 某财产保险公司的机动车辆保险现场查勘记录表(续)

三、现场查勘后的工作

案件资料上传是现场查勘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反映现场查勘工作质量的一个环节,也是体现保险公司整体水平及个人业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查勘人员按案件大小、难易程度及保险公司的现场信息上传时间要求,将现场采集到的信息录入公司系统,递交原始资料。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录入案件相关查勘信息,在系统相应的表格填写查勘结论或说明。

②上传案件资料要及时,每天查勘完毕后必须要把当天的案件整理完整。

③上传照片要清晰、完整、顺序一致。

【案例6-2】

查勘员联系客户

[了解确定现场方向(行驶路线)及案情情况]

查勘人员:您好,××先生(女士),我是×××保险公司查勘人员,负责为您查勘现场,您的车在哪里发生事故?

客户:在×××路(小区)。

查勘人员:是申滨路与仙霞西路交汇处吗?发生了什么事故?(如果为双方事故,需要核实是否有人员受伤)

客户:与××物体相撞。

查勘人员:您的车哪个部位受损?

客户:右前部碰到路灯杆上,前保险杠脱落了。

查勘人员:路灯杆损坏了吗?

客户:没有。

查勘人员:好的,您现在还在现场吧,请保护好现场,请您注意安全,设置好安全警示牌。

客户:是的。你们什么时候过来?

查勘人员:请您稍等,不要着急。我正在赶往您那里的路上,大约××分钟到,如果有需要请打这个号码及时与我联系。

客户:好的。

【任务工单】

汽车保险事故现场查勘

978-7-111-57237-4-Chapter06-25.jpg

(续)

978-7-111-57237-4-Chapter06-26.jpg

【知识拓展】

查勘理赔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

1.基本素质

①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是最重要的。

②具有汽车维修专业知识。

③具有高超的沟通技巧,这样公司满意,客户也满意。

④娴熟的驾驶技术,开查勘车是最起码的要求。

⑤身体要好,因为查勘定损工作强度较大,晚上还要值班。

2.基本业务技能

①汽车类相关专业毕业,掌握一些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②掌握一些保险知识,如汽车保险与理赔、财产保险、保险法等。

③懂得汽车交通工程方面的知识。

④有驾驶证,这是必需的。

【复习思考题】

1.填空题

(1)机动车辆之间发生的碰撞事故,按照事故发生后的碰撞结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2)变动现场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原因,致使出险现场的原始状态发生改变的事故现场,包括____现场、____现场、____现场等。

(3)逃逸现场是指事故当事人为逃避责任而____或____逃逸,导致事故现场原貌被改变的现场。

(4)VIN码又称为____,有____位。

(5)私家轿车使用满8年,一共需要检验____次。

(6)车险事故现场的附着物可分为____、____、____三大类。

2.简答题

(1)汽车碰撞的特点是什么?

(2)汽车理赔中查勘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查勘过程中需要询问哪些内容?

(4)查勘过程中需要进行哪些方位的丈量?

(5)如何进行现场草图的绘制?

3.案例题

(1)被保险人王某给自己的轿车购买了机动车辆损失保险。2017年1月9日上午8:30,保险公司接到王某的报案称:2017年1月8日夜间23:30,王某驾驶轿车在市区环城路行驶时,前部与一辆大型厢式货车追尾,货车趁夜色逃逸,目前被保险车辆已在郊区某修理厂。2017年1月9日上午10:00,受保险公司委派,查勘定损人员赶到修理厂,发现该轿车前部受损,需更换前保险杠、前照灯、前转向灯、前雾灯、散热器、冷凝器等部件,预计费用为1万元。修理厂对该车做进一步拆检后发现,发动机因过热已严重损坏,需更换活塞、缸体、曲轴、连杆等部件,这部分修理费用为4.2万元。

请思考:本案有哪些疑点?作为保险公司的查勘定损人员,你应如何处理该事故?

(2)一辆保险车辆的驾驶人在出险后1h报案,保险车辆停留在事故现场。接到报案后,査勘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当时交警尚未到达事故现场。査勘人员发现保险车辆左前门门槛处有血迹,但当询问驾驶人是否受伤时,事故现场的“驾驶人”表示没有受伤,对事故发生经过的描述也含糊不清,这引起了查勘人员的警觉,感觉本案有驾驶人调包的嫌疑。

在交警到达事故现场后,查勘人员将案件中的疑点向交警一一做了说明,并随交警到交警队协助处理。在交警的审讯下,该“驾驶人”交代,该保险车辆的真正驾驶人酒后驾车发生事故后叫其来顶替。至此,一起出险顶包的案件被识破。

请思考:保险公司的查勘定损人员应如何处理该事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