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电影发展史:红色基因与少年儿童成长

江西电影发展史:红色基因与少年儿童成长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基因需要传承给下一代,少年儿童自然成了影片的主角,《红孩子》正是这样的电影作品,它以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感动了很多人,激励了许多少年儿童的成长。红孩子 电影剧照《红孩子》影片呈现出自然质朴的特色,这与影片的小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是分不开的。儿童演员主要是释放他们自身天真烂漫的魅力。毛主席探班《红孩子》电影剧组片中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日后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江西电影发展史:红色基因与少年儿童成长

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红色基因需要传承给下一代,少年儿童自然成了影片的主角,《红孩子》正是这样的电影作品,它以明朗、生动、朴实、自然的风格感动了很多人,激励了许多少年儿童的成长。

电影《红孩子》根据时佑平的小说《苏区小司令》改编。新中国成立后时佑平一直在江西工作,曾任江西省文联副主席。当时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导演苏里找到剧作家乔羽,希望给孩子们创作一部电影。乔羽看到时佑平的小说《苏区小司令》后,决定把它改编成电影剧本,于是他与时佑平合作,把这部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红色少年行》,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年出版发行。拍摄成电影后,名称改成了《红孩子》。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江西的苏区。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根据地面临白匪的反扑,李家坳赤卫队跑到山上打游击。苏维埃政权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偷偷联络小伙伴背着大人找红军,后被李公公找回,并批评他们不该瞒着大人私自找队伍。白军靖卫团长黄静波率部杀回李家坳,对当初瓜分他家财产的赤卫队家属进行大屠杀。为替亲人报仇,孩子们自发组成少年游击队,他们巧夺枪支,伺机消灭敌人。一次李主席不幸被捕,关押在敌营的柴房里,孩子们机智地混入靖卫团,摸掉敌岗哨,成功地营救了李主席,战斗中,冬伢子献出了年幼的生命。在严酷的斗争中,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年幼的孩子们不断得到成长。

红孩子
电影剧照

《红孩子》影片呈现出自然质朴的特色,这与影片的小演员们的出色表演是分不开的。这些小演员来自北京的中小学,影片中的小演员,除了16岁的陈克然来自辽宁省话剧团,其余都是来自北京的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导演苏里为了让孩子们领略当年“红孩子”们的英勇顽强与艰苦朴素,带领大家来到井冈山和瑞金等革命根据地,穿上当年的儿童服装,爬上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山峰。这一路对来自北京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受考验的,正因为这些考验,才让他们接受了一次革命教育,演起来才会有一种自然的状态。片中的外景拍摄都是在江西完成的,真实还原了30年代苏区的红色记忆。在江西外景地,导演苏里让他们住在农民家,换上破衣烂衫,打赤脚、穿草鞋。孩子们脚磨破了,流了不少泪,吃了不少苦。几个月下来,这些小演员们真像当年瑞金的儿童团员了。正是导演对孩子们表演天赋的诱发与挖掘,让这些并不专业的儿童演员们真正感受了角色特定的心灵世界。在正式的表演中,他们让这种感受在特定的情境下释放,并呈现出特定的风格。这是影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演员主要是释放他们自身天真烂漫的魅力。

片中的主演陈克然十来岁就进入了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专业的训练加上活泼可爱的性格,使他成了片中的主要人物苏保的扮演者。他能够揣摩人物心理,设计人物动作,把苏保表演得栩栩如生。因为他的出色表演,这部影片结束之后,他就被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

故事中的六个孩子是苏区列宁小学的学生,既要表现他们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受到了锻炼与考验,又要表现他们天真的孩子气。他们既是小英雄,也是普通的爱玩爱闹的孩子。影片注意让他们去真情流露,不是去“演”孩子,而是做回他们自己,在平实中真实地流露自己的童真。儿童电影的银幕上,最怕出现的是一本正经的小大人形象,他们刻板严肃,说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话,做着与他们性格不相符的事。导演注重他们的本色表演,释放他们的天性。

正是在这种“做回自己,释放天性”的原则下,六个小英雄个性鲜明。虎崽为人心直口快,勇猛冒失,是个猛张飞,他常常会使性子,出差子,脾气火爆一点就着,大家喜欢有事没事地逗他玩。金根是个顽皮有智谋的孩子,是个智多星式的人物,正是他出主意夺了敌人的枪,使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武器。他还喜欢搞些恶作剧。水生是个所谓的书呆子,他常常调解金根与虎崽之间的小矛盾,还坚持写日记,把战争与童年都写在日记里。冬伢子年龄最小,想家想得厉害,虽然与小伙伴在一起,还是吵着要回家

战争不是过家家,一定会有流血牺牲,《红孩子》并没有回避战争的残酷无情,故事中的冬伢子最后牺牲了,他是在战斗中牺牲的,临死前打死了一个敌人。这样的情节设计既让儿童观众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又能认识到冬伢子的死得其所。战争把儿童裹挟其中,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既然是无可逃脱的命运,就要坚强地活着,勇敢地战斗,因为他们是红孩子。

在片子的拍摄过程中,还得到过毛泽东主席的关心指导。1958年2月14日,毛泽东主席来到摄影棚,有人问他,这些孩子扮演的像不像当年瑞金的红孩子。毛泽东当场表示非常像,说扮演白军的演员也十分逼真。1958年5月,毛主席视察长影厂时与影片《红孩子》中饰演细妹的小演员宁和的合影上了《大众电影》的封面。领袖的关怀无疑是这部片子最好的宣传。

毛主席探班《红孩子》电影剧组

片中的主题歌《共产儿童团歌》日后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其中唱道:“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帝帝打帝打,帝帝打帝打……”许多少年儿童就是听着这样的歌曲,看着这样的故事走上了红色之路的。

和平建设的年代,《红孩子》成了少年儿童的传奇与梦想,他们向往着与《红孩子》中的小英雄们一样地去战争,但时过境迁,这样的向往只能成为一种梦想了,在和平年代,英雄有了不一样的内涵。杨佩瑾的《雁红岭下》就是给少年儿童讲述这样的故事。

《雁红岭下》于196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公映前,杨佩瑾的同名小说已由少年儿童出版社1964年出版。小说的成功为电影改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片制作之时适逢“文革”拉开了序幕,所以片中不可避免地带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但“文革”的痕迹并不影响影片的整体叙事,影片叙事巧妙,充满温情,用儿童的眼光与视角完成了不一样的革命叙事。

故事发生背景在江西赣州的一个叫雁鸿岭的地方,那里屹立着一块英雄纪念碑,流传着许多红军英雄的革命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铁路职工子弟学校五年级小学生杨青琥特别崇拜战斗英雄,但他对平凡劳动与革命英雄之间的关系缺乏应有的理解。在一次暴风雨中,山洪暴发,冲坏了铁路,使列车停止了运行。青琥想跟大人们一起去抗洪,认为干这样的事才算英雄。于是,把小妹妹托给邻居照管,拿起铁锹,就去参加抗洪。

青琥的妈妈是车站的优秀服务员,一直勤勤恳恳地为旅客服务,旅客们都齐声赞扬她。青琥看到这种情景深受教育,决心向妈妈学习。旅客中有位老奶奶身体不好,她的孙女魏兰很着急,青琥高兴地赞同妈妈的意见,还把老奶奶和魏兰接到自己家中,使老奶奶和魏兰深深感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铁路大桥工地上,徐工程师结合修桥工人的先进事迹对青琥进行教育,帮助青琥搞清楚了做平凡工作和学习英雄的关系。使青琥懂得: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对革命、对人民有利,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努力做好。青琥于是参加了车站少年服务队的工作,为旅客做了许多好事。

片中利用青琥的视角,来探寻“什么是英雄”这么一个深刻的主题。当时的革命叙事流行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主人公一定是境界完美、事迹突出、毫无缺点的形象。该片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当时尤为可贵,做出惊天动地事迹的是英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只要他们肩负责任,认真肯干,也可以成为英雄。片中青琥妈妈的角色让人印象深刻。她只是车站普通的服务员,一心为旅客着想,服务无微不至。因为山洪,铁路被冲毁,大量旅客滞留。她废寝忘食,全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顾不得家中的两个孩子。有个老奶奶身体不好,她还把她带到家中照顾。有个年轻妈妈因为缺少经验,怀中的婴儿哭闹不停,她利用自己的经验发现了症结所在。于是,她与大家一起,打来热水,给车站里的婴儿们都洗了个热水澡,婴儿们灿烂的笑容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之一。在她的努力之下,滞留的旅客秩序井然,有的人还自告奋勇地去参加抗洪修路。在这一刻,他们都是英雄。

片中叙事富有技巧。故事的发生与一场洪水有关。因为洪水,铁路被毁,旅客滞留车站。在这场危机中,人们的种种表现都在回答什么是英雄的问题。因为洪水,青琥才能与同龄女孩魏兰相识,两人一同见证了成长。魏兰的爸爸还是名舰长,是青琥梦想中的英雄,所以他对魏兰另眼相看,影片的结尾,魏兰的爸爸出现了,看上去像是普通人,与青琥的想象相去甚远。“我是舰长,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魏兰爸爸的话是影片的点睛之笔。英雄,是在普通岗位上也能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时时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不论大事小事,只要对革命、对人民有利,都应当毫不犹豫地努力做好。一场洪水,让天南地北的人聚在车站,共同面对困难,也让少年们成长。

编剧杨佩瑾曾任江西南昌铁路局铁道报记者兼编辑,熟悉铁路工作,了解铁路职工,所以影片虽然生产在那个革命至上的年代,但生活气息浓厚,充满温馨,就是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也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故事片,对孩子富于启迪。

“文革”以后,儿童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表现的形式更加多样,《赛虎》把动物——一只猎狗纳入了表现的对象,与故事的内容紧密结合,充满了新奇感。狗是人类的朋友,《赛虎》中的狗不但乖巧,而且能做许多人类都做不到的事,在故事中,它是情节发展的线索与推手。

《赛虎》是由毕必成编剧、潇湘电影制片厂1982年出品的作品。这部影片不管是题材内容,还是主题思想,都是独树一帜的。故事发生在赣东北的山区,地主赵百万家的守林人旺崽父子,养了一只聪明忠实的猎犬——赛虎。赛虎与旺崽父子相依为命,是父子俩看家、狩猎的帮手,生活中最好的伙伴。这只狗无疑是听话乖巧的,影片的开头有它与旺仔晨起的镜头,旺仔穿衣时,它叼起衣服递到他的手里;旺仔要换鞋,它很快就会把鞋送上。这是人与动物和谐友爱亲密无间的见证,观众看到这样的场面都会心生暖意,对这条叫赛虎的狗喜欢无比。故事就是用赛虎作为线索而展开的。地主家的少爷赵玉堂见到赛虎后垂涎三尺,要用钱买下赛虎,旺崽当然不会同意,但赵玉堂仗着钱多势大,自然不把旺崽放在眼里,不同意就强占,把赛虎绑在家中。只是留得住狗的身,留不住狗的心,这只忠诚的狗连地主家的肉包子闻都不闻一下,狗的忠诚到这个地步也是登峰造极了。旺崽丢了狗,自然心急如焚,地主家有个丫头叫小琴的,她的父亲与旺崽父亲是拜把子的兄弟,与旺崽从小要好,有了她的帮助,旺崽设计救出了赛虎。这一段是影片最富有童趣的,旺崽与赵玉堂在溪涧中打水仗,旁边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助阵叫好,此起彼伏,最后赵玉堂被打得哭爹叫娘的,直把旺崽叫爷爷。相信许多孩子都喜欢这个桥段。不过,气是出了,也为以后旺崽爹的死埋下了伏笔。赛虎被救出,少爷挨了打,他们自然不肯善罢干休,先是把小琴毒打了一顿,然后地主的管家带着一群家丁寻到旺崽家,要他们交出赛虎。

面对地主家的咄咄逼人,旺崽父亲想到了一走了之,当然,这走也是有目的地的,就是投奔弋阳方志敏,参加革命。影片至此,革命的叙事就脉络分明了。地主家恶毒的管家惯着蛮横的少爷,欺凌压迫穷人,革命是穷人的唯一正确的道路。革命的叙事与儿童的视角的融合,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儿童的革命教育。(www.xing528.com)

赛虎
电影海报

赛虎
电影剧照

旺崽父亲先是被抓进赵府,后被旺崽救出,连夜逃进山林。管家带着狗腿子连夜赶到旺崽家,翻箱倒柜,没有搜到小琴,只好悻悻而去。旺崽爹决定带孩子们离开,途中中弹身亡。赛虎见主人身亡后,流连在主人身旁久久不愿离去,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旺崽和小琴被管家捉住,被牢牢地捆在大树上。赛虎待管家走后,咬断绳索,救了小主人。管家等发现了赛虎的踪迹,再次追来。旺崽和小琴伤痛难行,眼看就要被抓住,旺崽示意赛虎将管家引向陷阱。管家中计,掉进陷阱,被竹刺刺死。可是,赛虎也被家丁开枪打伤。晚上,旺崽与小琴掩埋了老人,放火烧了自家的茅舍,正准备离去,负伤的赛虎突然归来了。他俩高兴地把赛虎抱上竹筏,去投奔方志敏的革命队伍。旺崽走上革命之路是偶然中的必然,正如片中插曲所唱:山下的溪水哟荡起波罗,山里的伢妹哟唱起歌啰,不唱寒冬唱春风,春回大地暖心窝哟。穷人的孩子哟爱春天哪,心里头开满哟哟呵呵喂花罗罗。电影插曲的标题是《穷人的孩子爱春天》,春天是个隐喻,它代表着革命美好的未来。穷人只有革命,才能完成对压迫者的复仇与对自己的救赎。

作为一部儿童片,既要有儿童片的明快与情趣,让孩子们喜欢;又要完成革命叙事,完成对儿童的革命教育,是需要一番功力的,《赛虎》无疑是做到了。

明快与情趣是通过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得以确立的,并在儿童之间的纯洁的友谊中得以巩固。旺崽两次救赛虎,赛虎也几次三番地解救旺崽一家,这种情谊已经超越了一般的人与宠物之间的感情,这代表着人与动物间可以做到平等友爱。儿童对于动物之爱有着天生的兴趣。小琴喜欢小动物,旺崽就捕了只小松鼠送给她,这是她在地主家唯一可以值得信赖的陪伴。当旺崽一家受到地主家的追捕,旺崽父亲就把旺崽与小琴藏在山头的棚子里,他们俩吃着野味无拘无束的样子让许多小朋友为之神往。旺崽与小琴同是穷人的孩子,自小青梅竹马,共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让人对他们的未来有着无尽的遐想。

影片的成功,赛虎功不可没。扮演赛虎的狗,是从云南省公安厅借来的警犬,名叫野马。它是条英雄狗,曾经配合公安战士完成了许多侦破任务,训练有素,能完成许多高难度的动作。但要它演戏,有鲜明的个性与高度的人格化,拍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导演与工作人员想出了许多办法,如在道具中藏它喜欢的牛肉,先饿它几顿,它就会在牛肉的诱惑下完成表演。总之,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野马的表演精彩纷呈,观众非常喜欢它。

影片中“赛虎”的加入,故事就从以往讲述人与人的事变成了人与人、人与狗的多重结构。人与人是以往的革命故事中常见的结构模式,被压迫的穷人奋起抗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穷人的孩子同样具有阶级性,他们走上革命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故事中的旺崽与赵玉堂,就是两个鲜明的例子。还有一种结构是人与动物的关系。“赛虎”是旺崽家的猎犬,也是他的亲密朋友,他与它之间已经超越了小主人与猎狗的关系。当“赛虎”被赵玉堂关押时,旺崽奋不顾身想尽一切办法想把它救出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旺崽不但对“赛虎”好,对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欢。虽然在片中他们家的标签是“猎户”,但影片并没有过多地去渲染他们捕猎的场面。充满生机的森林、清澈的河流、简陋的木屋、到处乱窜的松鼠,还有人与狗,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界万物和谐相处平等共生的画面。从这个结构与意义上说,《赛虎》又是具有深刻生态观的儿童电影。这是它与以往儿童电影的不同之处。

“赛虎”的精彩表演是整部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故事中的人同样性格鲜明,让人过目不忘。旺崽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聪颖伶俐,狩猎、采药、做饭、上树、游泳、摸鱼,什么都能干。同时,他又爱憎分明,对地主老财家的赵玉堂等人恨之入骨,对小琴等穷人家的伙伴情同手足。虽然分明的爱憎有脸谱化的倾向,但作为儿童电影,这种清晰是一种优势,能将儿童观众更加容易地带入到故事中来。儿童电影还得有儿童的情趣,这方面编导们也下足了功夫,请看下面这则对话:

旺崽:“找到方志敏伯伯的红军,就领他们回来抓赵阎王,还有管家,枪毙!”

小琴:“赵玉堂哩?”

旺崽:“他?他打了你多少下?”

小琴:“记不清了。”

旺崽:“那就打他十个嘴巴子,再叫他侍候你。”

小琴:“我有手有脚,不要他侍候!”

旺崽:“那就再加五个嘴巴子!”

这段对话把两个人的童真巧妙地表现出来了,同时也表达了对地主老财家的仇恨,表现了小琴的善良与独立。故事中还有一段是“赛虎”与地主老财家的大黄狗大战,最后赛虎没费多大力气就把大黄狗干趴下了,四个光屁股的小伙伴抬起赛虎像抬着得胜归来的大将似的,前呼后拥,耀武扬威,把孩子们的顽皮、好胜、好游戏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由南昌市电影电视创作研究所联合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八一电影制片厂、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摄制的《孤岛秘密战》是部专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献礼的儿童电影,仅用了14天、花费200万元,就拍摄完成。影片的背景是1945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孤岛上,人物是三个少年:有福、有贵和毛毛,湖边上一个渔村里的小伙伴。他们的故事符合了许多儿童的抗日想象:三个孩子来到湖边玩耍,无意中发现了一艘渔船靠在岸边,日本鬼子为了防止村里的新四军、游击队和岸上的老百姓连成一片,把沿湖许多村庄的渔船要么扣了,要么烧了,今天面对久违的一艘船,三个在船上长大的孩子兴奋不已,爬上船去玩耍。他们正在前甲板打闹,眼尖的毛毛突然发现,远处湖滩上来了一小队日本兵和几个汉奸模样的人,三个孩子想下船,谁知那些坏蛋径直朝他们的船奔来,眼看鬼子、汉奸要上船了,领头的有福灵机一动,带着毛毛和有贵,掀开前甲板上的舱盖,躲了进去,然后用力在里面把舱盖拉好。这样,他们就进了一个孤岛——日本鬼子制作生化武器的秘密据点。

三个少年与鬼子汉奸展开了惊险而又奇特的周旋。他们总是遇到危险,却凭借机智,屡屡化险为夷,并最终破坏日军秘密军事计划。影片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也展示了三个小英雄在保卫家园过程中的智慧与力量。影片充满了童趣,他们智斗三个汉奸的场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欣赏趣味。

名演员的加盟为影片增色不少。伊能静在片中出演了一个新四军战士。为了获取敌军情报,她乔装打扮成日军女间谍,打入日军内部做卧底,变成了日军机要秘书。凭借智慧和胆识,这位地下英雄解救了孤岛上的三个抗日小英雄。伊能静饰演的角色文武双全,打斗英姿飒爽,动作干脆利落。苏有朋出演一名日本翻译官,冷酷却不失幽默。

导演江平谈到拍摄此片的初衷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好影片,能让孩子了解历史,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导演的初衷无疑是达成了,它被教育部、国家广电总局列为“第25批向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但该片在表现战争时稍欠沉重感,由于制作时间短的原因,存在战斗场面粗糙,台词不够精炼的缺陷。

孤岛秘密战
电影剧照

总的来说,江西的红色传承类的儿童故事片把儿童当成处于成人话语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追随着成人的革命轨迹与英雄梦想,将主人公们塑造成少年儿童的代表与典型,突出了儿童的群体性、社会性和阶级性,用成人的价值与尺度对他们进行规范。他们的思想内容呈现出清晰简洁、简单明了的特色,人物呈现出二元对立的模式,有脸谱化的倾向,适合儿童的欣赏特点。传奇性的故事、鲜明的地域特征、丑化的反派人物、激烈的斗争场面、天真的童趣、轻松愉快的基调,成为了江西红色传承类儿童故事片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