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江西电影发展史:茶童戏主的艺术特色

江西电影发展史:茶童戏主的艺术特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是根据《九龙山采茶》整理改编而成的。茶童戏主 电影剧照随着《茶童哥》的声名远扬,引起了电影制作方的注意。此次改编后的《茶童哥》,在戏剧结构上更为凝练,故事情节更具有戏剧性,歌舞戏更加浑然一体。由这样一位造诣深厚的资深导演来执导《茶童戏主》,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水准。《茶童戏主》的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小丑当家,妙趣横生。在影片《茶童戏主》中,主要人物几乎都有一把扇子,且各具特色。

江西电影发展史:茶童戏主的艺术特色

赣南采茶戏《茶童戏主》是根据《九龙山采茶》整理改编而成的。《九龙山采茶》是赣南采茶戏的活化石,被称为最古老的祖宗戏,它有许多其他采茶戏所没有的特色。一是它的内容较完整,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等都交代清楚,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二是它有较强的文学性。不管是唱词还是思想内容,风趣幽默,轻松中有批判。三是歌舞优美,采茶女边歌边舞,结合剧情进展,富有地方特色。这部不管是从内容还是语言都经过历史检验的地方戏在民间赢得了百姓的喜爱。在旧社会,采茶戏是不入流的,宗祠、家庙这样的场合不允许采茶戏演唱,而唯独《九龙山采茶》获得了特权,可以在祠堂演唱,因此,老艺人给它一个称号“正本戏”,其“正”体现在思想上的不畏强权机智勇敢为民谋利。但《九龙山采茶》也有它的缺陷,一是冗长,原剧共有13场,40多折,完整地演出需要四个多小时。二是剧本不够精致,许多唱词有腔无字,或是模糊不清拖泥带水。这样就影响了它的进一步传播。

1961年,在赣州地委宣传部和行署文教处的领导下,由赣南文艺学校教导主任高宣兰领队,前往《九龙山采茶》剧目保存较为完好的赣县王母渡等地,对该剧进行了挖掘整理,经过多次改编,把剧名改为《茶童哥》。当时的文化局长石凌鹤看了赣南文艺学校师生从民间挖掘出赣南采茶戏的大型传统剧目《九龙山采茶》,接着他对当时的演出本子提了一些意见,认为整理本还很原始太冗长,故事性不强,平平淡淡,缺乏悬念,但亦有它的优点,就是保留的东西很多,传统色彩很浓,为进一步继续整理改编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要有故事性,要有悬念,有矛盾冲突,要有所改编,改编即是创作,这要花工夫,但不管怎么改都要保留原来的风貌,京剧要有京味,采茶戏就应该有采茶味,而且要有赣南的茶味。高宣兰根据这些意见整理改编的《茶童哥》有这样几个贡献:一是统一了演唱语言——客家方言;二是化冗长为简洁,情节结构上去枝蔓,删重复,把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演出压缩到了两个半小时;三是对音乐舞蹈进行了改进,使之更加优美动听,语言上诙谐风趣的特点得以进一步弘扬,生活情趣浓郁。通过她的改编,这部戏的知名度得以提升,受到了领导、专家、观众一致欢迎。1962年11月,赣南采茶剧团在省赣剧院上演《茶童哥》,著名戏剧田汉与安娥、郑君里周贻白等观看演出后称赣南采茶戏是万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茶童戏主
电影剧照

随着《茶童哥》的声名远扬,引起了电影制作方的注意。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派编剧王军、导演华纯、作曲家傅庚辰来到赣南,王军根据大家讨论的意见和提供的各种文学文本,执笔再次改编了《茶童哥》。此次改编后的《茶童哥》,在戏剧结构上更为凝练,故事情节更具有戏剧性,歌舞戏更加浑然一体。

由于种种原因,八一电影制片厂改编的《茶童哥》并没有能拍摄成电影。直到“文化大革命”后的1979年,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片名改为《茶童戏主》。

《茶童戏主》的导演是吴永刚(1907—1982),江苏吴县人(今已撤销),史东山是吴永刚在电影编导方面的启蒙教师。1934年,吴永刚编导处女作《神女》,1936年,编导国防影片《壮志凌云》,被评为“充满刚毅勇敢和血腥气味”。同期拍成的影片《浪淘沙》,具有先锋派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风格,探索和实验色彩明显。1961年,吴永刚拍摄了舞台艺术片《碧玉簪》和《尤三姐》。1980年,与吴贻弓联合执导影片《巴山夜雨》,该片获得1981年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神女》是27岁的吴永刚编导的第一部影片,他以绘画的方式来拍电影,讲究构图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感情细腻而生动的表现,独异而超前。吴永刚曾说,他的这部影片把妓女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经济系统的疾病来展现的。由这样一位造诣深厚的资深导演来执导《茶童戏主》,提升了影片的艺术水准。

《茶童戏主》的艺术特色有三点:一是小丑当家,妙趣横生。由《九龙山采茶》改编的《茶童戏主》,与赣南传统“三角班”的采茶戏相比,虽然角色更为齐全,演出场面更大,已经有向大剧种学习的倾向,但传统采茶戏“小丑当家”,“丑”“旦”表演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的特色并未改变。更为有趣的是,在该剧角色中,既有“丑行俊扮”、勤劳朴实、善良爽朗、风趣乐观、机智勇敢的“正丑”角色“茶童”,又有“丑行丑扮”,贪财好色的“反丑”角色“朝奉”,还有性格风骚泼辣,表演手法夸张,贪财思情的“彩旦”角色“店嫂”。这三位“丑角”在剧中滑稽幽默、互相逗趣,制造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妙趣横生的情节,创造出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幽默情境的喜剧冲突。如《搭船巧遇》那一场,搭船时巧遇貌如天仙的二姐,朝奉色迷心窍,讨好卖乖,茶童和二姐、船妹机智聪敏,不仅未让朝奉得逞,还让他洋相百出,体现出丑与美的鲜明对照。(www.xing528.com)

二是歌舞戏浑然一体的表现形式。“载歌载舞”是赣南采茶戏的生命支点,也是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看过赣南采茶戏的人,无不为它那优美动听的旋律唱腔、别具一格的“矮子步”、风格独特的“单袖筒”、灵活多变的“扇子花”而赞叹。与此同时,歌舞戏浑然一体,将优美的歌舞融入戏剧情节及人物的戏剧行动中去。比如《龙潭鉴心》的一场戏中,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闹五更”的音乐融合在茶女们“茶灯”的舞蹈中,与“朝奉夜探龙潭”的情境浑然一体。又如“店嫂”是剧中的“彩旦”,她既是商人又是媒婆,既贪财又有私情,是个能说会道,风骚情动的寡妇婆。为了刻画人物,介绍环境“店嫂”用了跳步、跷步、磋步、碎步、彩旦步、磨子步和扛扇、铲扇、压扇、藏扇、绕扇、掌灯扇、盘珠扇及八字扇花、转扇花、手巾扇花等歌舞。

茶童戏主
电影海报

折扇在影片中的运用十分出彩。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历史,是高官皇帝用来遮尘掩日的,又可以在仪仗中用来显示威仪,明代的时候才有了折扇,清代的戏曲家孔尚任专门用扇子做文章,写作了《桃花扇传奇》。在影片《茶童戏主》中,主要人物几乎都有一把扇子,且各具特色。茶童的扇子呈绿色,扇子的边沿嵌有轻柔飘飘的宽边,给人以生机勃勃纯真活泼的感觉。它随着茶童的优美舞蹈与轻快步伐一展一收,一合一放,都贴切地表现了他的机灵、敏锐、善良、聪明的性格与品质。扇子在他的手上,可以扇起明快的节奏与轻快的心绪。

朝奉老婆的折扇,让人印象深刻,是整个影片中比较出彩的道具设计。扇子的一面画有她的相貌,另一面盖有她的老爸知府大人的大红印章,说明了她的身份非同一般,既有权力的撑腰,又有财富的后盾,她与朝奉的婚姻是利益的结合,大家各取所需各图所谋。扇子是她晒爹炫富的手段。朝奉要去九龙山收债,她要茶童替她盯着朝奉不能在外边寻花问柳,还用她的扇子当作尚方宝剑,说见到扇子如同见到她本人,其威风可见一斑。茶童也利用手中有她扇子可以戏弄朝奉的机会,巧设计策,为茶农免去债务。扇子可以说是推动情节发展让情节合情合理的重要力量,揭示了主题的深刻,在影片中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为了突出它的作用,影片中用了几处特写镜头,对扇子的细节作了细致的刻画。

朝奉的折扇很好地吻合了他的性格特点。他的扇子样式陈旧,黑底金边,还有金色的图文,完全是一副暴发户的心态。对茶农来说,他是个吸血鬼;对茶女来说,他是一条色狼,又老又瘦的他还想强占二姑娘,扇子在他的一系列图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茶童戏主》整部剧中,最为经典的当属《搭船巧遇》这场戏。虽然这只是整部剧目中的一场,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剧情结构完整,具有赣南采茶戏典型的歌、舞、戏表演特色。其中“旦角”二姐的歌悠扬甜美,“正丑”茶童的舞飘逸舒展、灵活逗趣,“反丑”朝奉的表演出神入化。《搭船巧遇》作为赣南采茶戏的经典片段,常常出现在赣南客家的文艺演出活动中,并成了培养、锻炼、考验、选拔赣南采茶戏年轻演员的一部教科书,历久弥新,久演不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