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个问答非常有意思。其实,这是不同形式但指向一样的问题和答案,区别是一个是西式的问答,一个是东式的问答。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这个问答结束以后,你能得到过程和多角度的现象描述。
而“什么是心理学?”这个问答结束以后,你会得到一个定义。
这两个问题都有助于了解和认识心理学。但是,实际得到的信息差别却很大。
美国成功学家安东尼·罗宾斯如是说:
英语是一种具有“动词导向”的语言,主宰了我们是“起而行”的民族;中国人——名词的重要性高过动词:名词代表始终如一;动词——清晨朝露,刹那便会消逝。
中文的名词,是由字组合而成的,组合意味着变化、非常复杂的语意语境,中国历史上文人墨客乐此不疲。但这不算是大优点,只能算一个小优点,过度了还是缺点。汉语最大的优点是扩展性和包容性,西方科技进入中国的时候,很快能被融入其中,几乎用不着太多的新字。语文上的易用性对于我们学习科技非常有帮助,如有机化学成分规则,非常容易记忆;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汉语的高效。
反过来,拼音文字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有时候会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外语。当然,这也不能算是缺点,因为入门比较难也可能导致基础扎实。这类语言也有自己的易用法则,而且有时简单规范的建材可以建造各式各样的超高大厦,而复杂的建材只能造点小桥流水。
不需要讨论哪种语言更加强大。中国的火药在西欧人的手中,变得非常强大,然后就是超越,比如后来的硝酸甘油、TNT、无烟火药、环三次甲基三硝胺等。然而,西方人发明了电脑,如果只是用来打游戏、闲聊的话(游戏和闲聊都是很好的心理调节工具),是不可能变得强大乃至超越的。
有意思的是,“黑火药”的名字说明这是一种药,是为药而生的,而硝酸甘油也是一种药。
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制成0.3%硝酸甘油片剂,舌下给药,作用迅速而短暂,效果极强。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引起的急性心绞痛,如多次服用会降低药效。
健康危害:少量吸收即可引起剧烈的搏动性头痛,常有恶心、心悸,有时有呕吐和腹痛,面部发热、潮红;较大量产生低血压、抑郁、精神错乱,偶见谵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紫绀。饮酒后,上述症状加剧,并可发生躁狂。本品易经皮肤吸收,应防止皮肤接触。慢性影响:可有头痛、疲乏等不适。
高能物质对人体能量的影响,这也算是一斑。
进一步分析东西方心理论述的角度和方式。
先来看西方心理学对稳定行为方式的描述与解释。还是这六个心理学派,它们对稳定行为方式现象的描写都非常精确和细致,给出的理由看似很有道理,但彼此之间并不相容,也不能解释全部,有时候正确,有时候根本说不通,现以“攻击行为”为例。
对攻击性的经典的精神分析解释是:我们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愿望。但是,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不会自我伤害的,所以这种自我毁灭的冲动就会转向外面,以攻击的方式向别人表达出来。另一些精神分析学家解释说,当人要达到自己目标的行为受阻时,就会产生攻击行为。一个处于巨大的挫折体验中的人,例如在实现自己目标时屡遭挫败的人,就可能出现比较持久的攻击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个人没有意识到这种攻击行为的真正原因。(www.xing528.com)
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看重攻击行为稳定的个体差异。有一个研究小组多年前曾经测量了8岁儿童的攻击性特性,他们在几所小学里问小学生这样的问题,比如“谁最爱推、撞别的孩子”。22年以后,研究者又和当年参加研究、现已30岁的人进行了面谈。他们发现,在小学时被认为攻击性较强的人,长大以后也容易表现出攻击性。那些喜欢推、撞同学的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常出现虐待配偶和暴力犯罪行为。
生物学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相对来说也对稳定的攻击行为方式感兴趣。他们认为,遗传素质是攻击行为稳定性的原因之一。现在有证据证明,有些人比别人具有更强的攻击性遗传倾向。也就是说,有些人在出生时就可能具有攻击性的素质,加之其教养环境,后来成了攻击性的成人。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进化论的角度解释攻击性,例如,男性的攻击性倾向化比女性强,可以这样解释,男性天生具有一种控制竞争的需要,以便保全自己并将他的基因传递下去。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从睾丸激素的水平来解释攻击行为,虽然还缺乏这方面的确切证据。
人本主义流派的人格心理学家以另一种方式解释攻击行为,他们不承认有些人生来就具攻击性。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如果能在富足和充满鼓励的环境中成长,所有人都能成长为乐观、和善的人。当某些因素妨碍了这种自然的成长过程时,就会出问题。爱打架的孩子往往来自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家庭。如果,儿童形成不良的自我形象,他们就可能在遇到挫折时对别人大打出手。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在很多地方与人本主义理论不同,他们认为,人们是像学习其他行为一样,学会攻击行为的。在游戏场所称王称霸的孩子发现,会打架能得到犒赏,他们先挥舞棍棒,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因为别的孩子怕他们,解释行为的关键在于,得到犒赏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在游戏场所称霸的孩子,攻击行为就会持续出现,而且还想在其他场合也这样做。如果这种攻击性得到的不是惩罚而是犒赏,这些孩子就会变成富于攻击性的成年人。
人们还能从观看榜样行为进行学习,儿童可能会看到伤害别人有时候是有用的,因而从富于攻击性的同学那里学会了攻击。当儿童看到别人用攻击行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也能懂得攻击性被奖赏的道理。善打架的孩子给别的孩子起到一种强有力的角色的榜样作用,使他们明白,有时候打人是有用的。很多人认为,儿童日常看电视时看到的那些富于攻击性的人物可能导致了社会攻击行为的增多。
然而,认知心理学家是从另一个角度探索攻击行为问题的。他们探索的焦点是富于攻击性的人是怎样加工信息的……认知人格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怎样对这一情境作出反应,取决于人们怎样对它们做出解释。你是觉得受到了威胁、受到了骚扰还是平安无事,将决定你是逃跑、准备打架还是离开这条路。认知学派认为,有些人比别人更倾向于把这种模糊的情境解释成受到了威胁,同时也可能以攻击方式作出反应。认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青少年期的男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富攻击性。研究人员发现,爱打架的小学男生常把别人的一些无关痛痒的举动看成是对他们个人构成了威胁。在走廊里发生的偶然碰撞也可能被误解为对方想打架。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认为别人总是对他构成威胁和挑战的男孩会经常作出攻击反应。[2]
其实,以上这些学派的观点加上能量的因素,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候在理,有时候说不通;为什么这个相关得多一点,而那个关联得少一点。只是,能量观点是在中医里的,而非西医神经学的。
中医没有对攻击行为的描述,相近的行为描述是《黄帝内经》中的《论勇》。首先,《黄帝内经》把“忍痛”和“勇”分开:皮糙肉厚不怕痛,相当于西方说的神经比较麻木,不是勇。勇是内脏引起气多或者气少,这与西方理论无相关的地方。但最后,《黄帝内经》中提到了“酒悖暂时同勇”(酒壮胆),或者说酒可以带来暂时的气的变化和提升;而西方则是认为是中枢神经的变化和心率的变化,主要是麻醉剂的性质。那么,酒到底是气的作用,还仅是神经作用?所以,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启示。
《黄帝内经·灵枢·论勇第五十》:“黄帝曰:夫人之忍痛与不忍痛者,非勇怯之分也。夫勇士之不忍痛者,见难则前,见痛则止;夫怯士之忍痛者,闻难则恐,遇痛不动。夫勇士之忍痛者,见难不恐,遇痛不动。夫怯士之不忍痛者,见难与痛,目转面盻,恐不能言,失气惊悸,颜色变化,乍死乍生。余见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少俞曰:夫忍痛与不忍痛者,皮肤之薄厚,肌肉之坚脆缓急之分也,非勇怯之谓也。
“黄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与勇士同类,不知为之,名曰酒悖也。”
西方心理学有十几个学派,每一个学派都有一个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关于行为的原由,比如行为主义的条件反射、人本主义的需求层次、精神分析的力比多及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生物流派的基因、机能主义的意识流、认知学派的信息加工方式等。而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基于单一的神经系统,神经因为兴奋而兴奋时,就像没有发动机的油门。
西方心理学确切的翻译应该为脑理学,和心一点关系都没有。脑理学的对面是中医的心脉学,和脑也没什么关系。心脑分离,不管是脑理学还是心脉学,面对和解释心理问题时,总少了点什么。
脑没有能量系统的概念,在同类神经(想法)驱动力大小的比较上会令人非常困惑;而心没有神经的作用,没有方向、没有调控也是很奇怪的。
心之脉(能)、脑之理——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