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Internet 之外,局域网无疑是目前人们接触最为频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类型。无论是家庭网络、网吧、多媒体教学网络,还是企业网络、政府网络,其本质都是局域网。以局域网为基础的图书馆网络是图书馆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学者把图书馆网络比喻成高速公路,而把数字化信息比喻成在公路上的车,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图书馆网络在图书馆数字化中的地位。图书馆数字化信息的传递和数字化服务的开展都是依托在图书馆局域网上进行的。
所谓局域网,或局域网络(Local Area Networks,LAN),是指将某一相对区域内的计算机,使用特定的通信协议并按照某种网络结构相互连接起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在该集合中的计算机之间,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文件传递和资源共享。
2.1.1.1 认识局域网的硬件设备
不同的局域网设备在局域网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只有清楚它们各自的功能和作用后,才能根据网络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设备。作为图书馆数字化的建设者,有必要较为全面地了解一下这些设备。
第一,网卡(Network Interface Card,NIC),也称网络界面卡或网络接口卡。现在生产的无论是PC 还是服务器,网卡大多都已集成在上面。在这里本书只是对在现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常见的几种网卡的选择和使用为大家作一下介绍。在现代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大家接触最频繁的就是RJ-45 接口网卡和FX 接口网卡,其中RJ-45 接口网卡适用于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网络,FX 接口网卡则适用于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网络。
RJ-45 接口网卡的传输速率目前主要有10/100Mbit/s 自适应和1Gbit/s 两种,主要应于PC 及部分服务器上。因为100Mbit/s 是目前的网络“标配”,这样的速率目前基本能够满足语音、图像等多媒体数据传输的需要,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网络应用,包括办公、教学及接入Internet。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中,电子阅览厅、办公室、借阅台、检索机等基本上都是采用RJ-45 接口的网卡。
与RJ-45 接口网卡相比,FX 接口网卡则有传输距离远和传输速率高的优点。FX接口网卡传输速率基本都在1Gbit/s 以上,目前多数设备可达10Gbit/s;而在无中继时传输距离可达100 km(RJ-45 接口网卡相配的双绞线网络无中继时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100m)。在使用FX接口网卡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光纤大致分为多模光纤(LX)和单模光纤(SX)两类,不同类型的光纤所支持的网卡连接器接口不相同,大家要注意分别;二是FX 接口网卡与RJ-45 接口网卡不同,一般有两个口,一个收RX,一个发TX,两个口不能接错,否则网络也不通。
当然现在随着无线应用设备的普及,无线网卡也大量出现在我们的图书馆中。无线网卡大多是集成在无线应用设备中,无线网卡的传输速率目前主要有150Mbit/s 和300Mbit/s。
还有一点需要进行说明,那就是每一块网卡都有一个世界唯一的ID 号,也叫做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MAC 是一个十六进制的数组,如“90-FB-A6-12-86-32”。它就像人的遗传基因密码DNA 一样,绝对不会重复。所不同的是,人的DNA是由遗传获得,而MAC 地址则是由专门的组织分配给生产厂商,然后由厂商将之烧录在网卡的ROM 中。无论在局域网还是在广域网中,能够标明并识别计算机身份的,唯有插在该计算机中的网卡的ID 号。依靠该ID 号,才能实现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信息交换。网卡能够监听所有正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并根据网卡上的ID 号过滤出该工作站应接收的信息。当该工作站准备好接收时,网卡会将这些信息传送给工作站进行处理。当工作站需要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网卡则在网络信息流中寻找一个间隙并将信息报文插入信息流。工作站能够自动校验报文传送的正确性,如果在传送中的信息报文出借,它会自动地重新再发一遍。
第二,双绞线及其布线。双绞线作为局域网中最主要的传输介质,图书馆中终端到桌面的连接几乎都采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因此双绞线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网络的传输速率。在搭建网络的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品质优良的双绞线,并将其制作成为连接集线设备与计算机的跳线,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这也是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和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所谓双绞线就是把两条互相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方向(通常为逆时针)拧在一起,形状就像是一根拉长了的麻花,故名双绞线。当传输线路中存在有若干个线对(一般为4 个线对)时,如果传输线路较长,那么,将由于每对线构成的回路面积太大,而导致非常严重的线对之间的串扰(或称串音)。这种强烈的串扰将极大地影响或掩盖正常的传输信号,造成通讯失败或误码率增高。为了减小线对之间的串扰及外界干扰,只能采用交叉技术,即将平行传输的线对按照一定的紧密度相互绞合。这样,就能够将每个线对构成的回路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回路,每个回路中感生的串扰和干扰就可以相互抵消一部分,从而达到减小串扰和干扰的效果。所以对于双绞线而言,绞结越紧密,绞距越均匀,其抗干扰能力越强,线对内部扰串越小,传输数据的性能也就越好。双绞线按照绝缘层外部是否有金属屏蔽,可分为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UTP)。当然屏蔽双绞线在抑制高频下的干扰和串扰有着较强的优势,但是想要屏蔽必须整个系统全部是屏蔽器件,包括电缆、插座、水晶头(RJ-45 连接器)和配线架等,同时建筑物需要有良好的地线系统。目前市场上屏蔽器件要比非屏蔽器件贵一倍以上,安装施工费也贵,所以布屏蔽系统要比布非屏蔽系统多花费1 倍以上的费用,且整个系统生命周期内又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维护,如果不及时维护则其性能又将大大低于非屏蔽系统,因此目前绝大多数双绞线布线系统都是使用非屏蔽系统。
布线工程是图书馆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一,是图书馆网络化的基础。而且弱电工程跟强电工程一样,一旦布线完毕再想更换,成本和难度都相当大。所以,建议在图书馆网络建设初期就应重点在这方面保证资金,选择质量可靠的双绞线电缆。非屏蔽双绞线根据电气性能不同分为七类,现在布线一般要选用超五类线,即应选用八心线。八心线两两绕对,共组成四对。因为只有真正的超五类线才能实现100Mbit/s 以上的传输速率,现在100Mbit/s 的传输速率基本上是网络的标配,所以在建设图书馆网络时,网络设备中的各个节点的传输速率一般都要以不低于100Mbit/s 的速率进行建设,以免造成瓶颈,影响整个网络。双绞线一般都是以箱为单位,每箱长度约为305m。作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者,也要了解一下双绞线的质量鉴别方法。鉴别双绞线的质量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看外包装,要求外包装上标识要详尽;二是动手测试,剥开双绞线外层看看里面的线绞合密度是否均匀,颜色是否清楚,韧性是否够好等。当然大家尽量还是选用一些大厂家的产品,目前市场上比较知名的品牌有安普(AMP)、朗讯(Lucent)、西蒙(Siemon)等。
双绞线布线,每条双绞线是通过两端安装的水晶头(RJ-45 连接器)将各种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目前,最常用的连接方法有两种:EIA/TIA568A 标准和EIA/TIA568B标准(见表2-1)。平时制作网线时如果不按标准连接,虽然有时线路也能接通,但是线路内部各线对之间的干扰不能有效消除,导致信号传送出错率升高,最终影响网络整体性能。只有按规范标准建设才能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也会给后期的维护工作带来方便。RJ-45 网线插头的制作步骤具体如下:第一步,确定要做网线的长度,注意长度不要超过100m,然后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剪取;第二步,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线头剪齐,再将线头放入剥线刀口,稍微握紧压线钳慢慢旋转,让刀口划开双绞线的保护胶皮,拔下胶皮;第三步,每对线都是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制作网线时必须将4 个线对的8 条细导线一一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在实际应用中,建议使用EIA/TIA568B 标准。将水晶头有塑料弹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针脚的一面向上,使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对着自己。此时,最左边的是第一脚,最右边的是第8 脚,其余依次顺序排列;第四步,把线尽量拉直、压平、挤紧理顺,然后用压线钳把线头剪平齐。这样在双绞线插入水晶头之后,每条线都能良好地接触水晶头中的插针,避免接触不良。如果以前剥的皮过长,这里可以将过长的部分剪短,只要保留15mm,去掉外层绝缘皮的部分,这个长度正好能将各细导线插入各自的线槽。如果该段留得过长,就会由于线对不再互绞而增加串扰,或者由于水晶头不能压住护套而导致电缆从水晶头中脱出,造成线路接触不良甚至中断;第五步,以拇指和中指捏住水晶头,使有塑料弹片的一侧向下,针脚一侧朝向离自己的方向,并用食指抵住,另一手捏住双绞线外面的胶皮,缓缓用力将8条导线同时沿RJ-45头内的8个线槽插入,一直插到线槽的顶端;第六步,确认所有导线都到位,并确认水晶头检查线序无误后,就可以用压线钳压制RJ-45 头了。将RJ-45 头从无牙的一侧推入压线钳夹槽后,用力握紧压线钳,将突出在外面的针脚全部压入水晶头内,这样网线的一端就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端,一条跳线就制作完成;第七步,为了保险,我们一般还要进行测试,用测试仪对全部的八条线进行测试,测试灯从1 到8 全部亮过即代表全部通了,这样一条跳线就可以交付使用了。
表2-1 EIA/TIA568A 和EIA/TIA568B 标准线序
第三,光纤。光纤是用极细的玻璃纤维或极细的石英玻璃作为传输介质构成的。所谓光纤传输,就是利用激光二极管或发光二极管在通电后产生的脉冲信号,通过检测器后在光纤中传输。由于可见光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光纤通信系统所提供的传输带宽远远大于其他各种传输介质的带宽。光纤数据传输速率一般可达10Gbit/s 以上,其传输距离在无中继情况下可达100km 以上,在高速率和远距离的网络布线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所谓“模”是指以一定角速度进入光纤的束光。多模光纤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传输光源,与单模光纤相比,其传输速率低、距离短、整体传输性能差,但是成本低,在图书馆中一般用于建筑内部上下楼层或是地理位置相邻的大开间之间。单模光纤的纤心相应较细,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但需要激光源,成本较高,通常用于图书馆与网络中心、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建筑物地理位置分散的环境中。
光纤的连接比双绞线更复杂一些,每条光缆的两端都要经过磨光、电烧烤等工艺过程才能确保正常使用,而且这种工艺设备的价格也很昂贵,所以光纤的制作目前也是由一些专业公司来完成的,一般的计算机用户是不具备制作光纤的条件的。一般来说,图书馆的网络建设中光缆都是由专业的网络提供商来铺设的,他们会提供一个光纤的接入接口。图书馆网络建设者主要使用光纤软跳线进行设备间的连接。与双绞线不同的是,光纤的软跳线都是两条一组一起使用。连接时还要注意,光纤连接口分为RX 和TX,两端要进行反接,即一端的RX 接另一端的TX,而TX 接另一端的RX。光纤接头有SC、ST、LC、FC 等几种。SC 接头是标准方型接头,采用工程塑料,LC 接头与SC 接头形状相似,比SC 接头小一些。FC 接头是圆形接头,其外部加强件采用金属套,紧固方式为螺丝扣,ST 接头与FC 接头形状相似,但紧固方式为螺丝式。
第四,集线器,又称hub,是最为廉价的星型局域网连接设备。作为最“古老”的集线设备,集线器也多出现在早期的图书馆网络应用中。现在集线器在图书馆一般用于小型网中,如一间办公室中供几个终端连接,可以说现在集线器在图书馆中多限于“桌面级”的应用,所以图书馆在采购时大多只要选用端口数在8 以下的集线器,以免造成浪费。集线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所有用户共享带宽,每个用户的可用带宽随着接入用户数的增加而减少。当通信比较繁忙时,多个用户可能同时争用信道,而信道在某一时刻只允许一个用户占用,故大量的用户经常处于侦听等待状态,这样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效率。从目前总的趋势来看,集线器将被交换机所取代。
第五,交换机。交换机作为高性能的集线设备,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在局域网中交换机已经逐步取代了集线器,成为最常用的网络设备。用交换机构建的局域网称为交换式局域网,而用集线器构建的局域网则属于共享式局域网。与共享式局域网相比,交换式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效率较高,适合用于数据量大并且网络通信非常频繁的情况,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传输各种类型多媒体数据的局域网,可以说现在图书馆网络中所使用的集线设备,90%以上都是交换机。图书馆中主要使用下列几种类型的交换机。
第一种,桌面交换机。桌面交换机又称工作组交换机,一般用于支持信息点在50 个以内的应用。工作组交换机是传统集线器的理想替代产品,一般为固定配置,配有一定数目的10Base-T 或100Base-TX 以太网端口。该类交换机按每一个包中的MAC 地址相对简单地进行信息转发,一般不具备网络管理功能。桌面交换机是图书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线设备之一,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各个办公部门中,诸如办公室、采编部这类信息点少,又无须进行太多网络管理限制的场所。
第二种,骨干交换机。骨干交换机又称部门交换机,一般用于支持信息点在300个以内的应用。该类交换机可以是固定配置,也可以是模块配置,一般配置有光纤接口。与桌面交换机相比,骨干交换机更具智能性,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虚拟网,这在下面本书将进行介绍),可以实现端口管理,一般采用全双工传输模式,可以对流量进行控制,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允许通过PC 机的串口或网络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监控和测试。骨干交换机也是图书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集线设备之一,主要集中在图书馆中信息点较多而且需要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诸如公共检索机,电子阅览厅、流通部、期刊部等一线部门的工作用计算机。
第三种,中心交换机。中心交换机也称企业交换机,属于高端交换机,它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可用于构建高速局域网。该类交换机不仅能传送海量数据并控制信息,还可以提供硬件冗余,以保证网络的可靠运行。中心交换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比较少,一般只在一些大型公共图书馆使用。(www.xing528.com)
总而言之,当上述单一交换机所能够提供的端口数量不足以满足网络的需要时,则必须使用多个交换机,这时就会涉及交换机之间的连接问题。交换机之间有两种连接方式:级联和堆叠。
基本上所有的交换机都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而且交换机和集线器之间也可以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连接。级联通常使用普通的双绞线电缆,但根据所连接端口的不同,有时需要使用直通线,而有时则需要交叉线。用于级联交换机的电缆长度均可达到100m,这个长度与交换机到计算机之间的长度完全相同。因此,级联除了能够扩充端口数量外,另外一个用途就是可以快速延伸网络直径。如4 台交换机级联时,网络跨度就可以达到500m。
堆叠并不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堆叠不仅需要使用专门的堆叠电缆,而且需要专门的堆叠模块。此外,同一堆叠中的交换机必须是同一品牌,否则堆叠不能正常工作。相较于级联,堆叠由于所有的计算机都连接到同一高速背板模块,所以连接在不同交换机端口上的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不再需要层层转发,从而减少了交换机之间的转发延迟,避免了端口冲突,连接到端口的计算机间均可进行线速交换,提高了不同交换机之间计算机的通信速率。而且一个堆叠的若干台交换机可视为一台交换机进行管理,只需赋予其一个IP 地址即可通过该IP 地址对所有的交换机进行管理,从而大大减少了管理的强度和难度,极大地节约了管理成本。
第六,无线AP 与无线路由器。随着持有移动智能终端读者在图书馆数量的增多,要让这些使用无线设备(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无线设备)的读者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享受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就需要我们在图书馆中各个场所安装无线AP 或无线路由器。
无线AP(无线Access Point),其功能是把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网络。无线AP 是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沟通的桥梁,其信号范围为球形,搭建的时候最好放到比较高的地方,可以增加覆盖范围。无线AP,也就是一个无线交换机,接入在有线交换机或是路由器上,接入的无线终端和原来的网络属于同一个子网。通常情况下,一个无线AP 最多可以支持多达80 个移动终端的接入,当然,推荐数量为30 台,如果同一范围内有较多接入设备,应该适当增加无线AP 的数量。
无线路由器就是一个带路由功能的无线AP,一边接入在有线宽带线路上,一边通过无线功能,建立一个独立的无线组网,并通过路由器功能实现接入有线宽带网络。
无线AP 与无线路由器是持有移动智能终端读者使用智慧图书馆的“入口”所在,所以我们在建设时要根据图书馆的物理布局合理安排这些无线接入设备,并给它们科学地编排接入点的名称,在图书馆醒目位置公布出来,方便读者根据自身位置寻找对应的无线节点接入。
2.1.1.2 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及选择
局域网中,一般使用NetBEUI、IPX/SPX 和TCP/IP 三种协议。TCP/IP 协议是计算机世界里一个通用协议,也是Internet 的基础协议。NetBEUI 和IPX/SPX 协议是局域网中常用的两种协议。其中NetBEUI 协议经常被用于实现Windows 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而IPX/SPX 协议则往往较多应用于由NetWare 构建的局域网络。下面本书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三大协议各自的特点,以便大家在进行图书馆网络建设时选择应用。
第一,NetBEUI 协议。介绍NetBEUI(NetBIOS Extended User Interface,用户扩展接口)时不得不先说说它的“前辈”NetBIOS(Network 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网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NetBIOS 是IBM 公司在1983年开发的用于实现PC 间相互通信的标准,其目的是制定一种仅仅在小型局域网上使用的通信规范。这种小型网络全部由PC 组成,最大用户数不超过30 个,其特点是突出一个“小”字。后来,IBM 公司发现NetBIOS 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于1985年开发完成NetBEUI。NetBEUI 是一种体积小、效率高、速度快的通信协议,可以说是NetBIOS 的改进版。NetBEUI 是专门为由几台到百余台PC 所组成的单网段部门级小型局域网设计的,它不具有跨网段工作的功能,即NetBEUI 不具备路由功能。虽然NetBEUI 存在许多不足,但它也具备其他协议所不具备的优点。在三种通信协议中,NetBEUI 占用内存最少,而且因为NetBEUI 用计算机名作为网络地址,所以在安装完毕之后几乎无需任何配置即可投入工作。NetBEUI 还是微软公司最钟爱的通信协议之一,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NetBEUI 已成为其固有的缺省协议。
图书馆网络在选择通信协议时可在办公室等小型网络(一般信息点最好是在20个以下的)中选择NetBEUI。通常将NetBEUI 与一种可路由协议(一般使用TCP/IP)配套使用,并以NetBEUI 为主协议。当在局域网网段内部进行通信时,使用NetBEUI,当需要进行跨越网段的通信时,则选择使用其他的可路由协议。
第二,IPX/SPX 协议。IPX/SPX(Internet work Packet Exchange/Sequences Packet Exchange,网际包交换/顺序包交换)是Novell 公司的通信协议集。IPX/SPX 具有路由能力,主要应用于Novell 网络环境。图书馆一般在两种情况下需要用到IPX/SPX 协议:一是当存在NetWare 服务器时,就需要安装IPX/SPX 协议才能对其进行正常访问;二是图书馆中使用的一些网络管理软件,因为这些网管程序本身编写时用的是IPX/SPX 协议,所以该网络中的计算机也都要安装IPX/SPX 协议才能保证网管软件正常使用。除此之外,IPX/SPX 协议一般不用安装。另外还要补充说明的是,在Windows 系统中提供的是NWLink IPX/SPX 兼容协议和NWLink NetBIOS,其功能与IPX/SPX 类似。
第三,TCP/IP 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通信协议,它是计算机网络世界里的一个通用协议。TCP/IP 协议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支持任意规模的网络,几乎可连接所有类型的服务器和工作站。TCP/IP 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具有路由功能。当然TCP/IP 协议也有缺点,那就是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复杂的设置(见图2-1)。使用TCP/IP 协议的节点至少需要一个“IP 地址”,如果需要跨网段访问则还需要“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如果要上Internet 则还要再加上“DNS 地址”。下面本书对这些项目进行一下具体的说明。
图2-1 TCP/IP的配置
IP 地址。在使用TCP/IP 协议的网络中,网络上的每个节点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IP 地址(这里所指的节点可以理解为网卡,一台计算机可能会有几块网卡,那么它就必须匹配几个不同的IP)。IP 地址由32 位二进制数组成,分成4 段表示,每段8 位。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每段都转换成十进制数,段与段之间用“.”分隔,如图2-1 中的172.16.16.188。IP 地址采用两级结构,前半部分为网络标识,后半部分为主机标识。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相互访问,不同网络的计算机要相互访问则要受路由限制。根据不同的网络规模,IP 协议定义了5 类地址,即A 类到E 类,现在我们一般接触到的是A 类到C 类。A 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为网络标识号,后面三个字节为主机标识号。B 类地址的前两个字节为网络标识号,后面两个字节为主机标识号。C 类地址的前三个字节为网络标识号,后面一个字节为主机标识号。在直接接入Internet时,一般是由网络接入商来提供IP 的配置的。但在像图书馆网这样的局域网中使用IP,我们就要自己来进行配置。注意配置时一般选用的是保留私有IP,这些私有IP地址的范围是:A 类10.0.0.1-10.255.255.254,B 类172.13.0.1-172.32.255.254,C 类192.168.0.1-192.168.255.254。作为图书馆网络管理员,在进行配置前首先要对图书馆网络做出整体的规划,并将图书馆中的各个信息点按照地理和功能等划分为不同的网段。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工作需要和网络安全等因素,办公和采编可以划为一个段,不做任何网络限制;流通工作机和公共检索机划为一个段,限制一些网络的访问;电子阅览厅单独划为一个或多个段,具体看信息点的数量,以方便监控网络访问。
子网掩码。子网掩码是一个32 位的数字,其作用是声明IP 地址的哪些位为网络地址,哪些位为主机地址。TCP/IP 协议利用子网掩码判断目标主机的地址是位于本地网络还是远程网络。掩码中为1 的位表示IP 地址中相应的位为网络标识号,为0 的位则表示IP 地址中相应的位为主机标识号,同样在实际应用中和IP 地址一样也转成十进制数来表示。在图书馆网络中划分子网规模,主要还是应以网络通信量为主要参考依据,建议将子网规模控制在60 个主机以下。划分成较小的子网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减少每个子网的网络通信量,减少主机的网络广播,降低网络风暴的产生,有利于网络的稳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隔离馆内各子网,保护馆内服务器与工作机,阻止重要数据与信息的外泄。
默认网关。网关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实质上就是一个网络通向其他网络的IP 地址,具体的地址是在划分子网时在路由器里配好的。默认网关的意思是一台主机如果找不到可用的网关,就把数据包发给默认指定的网关,由这个网关来处理数据包。现在主机使用的网关,一般指的是默认网关。 一台电脑的默认网关是不可以随随便便指定的,必须正确地指定,否则这台电脑就会将数据包发给不是网关的电脑,从而无法与其他网络的电脑通信。
DNS 服务器。DNS 服务器一般是要接入Internet 时才需要用到,在局域网中使用的主机可以不用填写此项内容。对于DNS 本书也将在介绍Internet 时再向大家具体说明。
关于IP 地址的几个具体项目,到这里就介绍完了。但是现在一般图书馆的主机数量都不下百台,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如果真的要对每一台进行配置,不但繁琐,而且极易出错,那么有没有一种更方便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呢?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图2-1 中还有一个自动获得IP 地址的选项。是的,IP 地址的分配有两种方法:一是静态分配,即人为地给每个主机分配一个专用的IP 地址;二是动态分配,即每一台主机在登录网络时可以获得一个IP 地址,但这个IP 地址不是专用的,而是动态的。动态IP 地址一般是由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来进行配置管理的。使用DHCP 的前提是整个网络中至少有一台DHCP服务器,其他要使用DHCP 功能的工作站也必须支持DHCP 功能。当DHCP 工作站启动时,它就自动与DHCP 服务器进行通信,并由DHCP 服务器给它分配一个IP 地址(见图2-2)。DHCP 服务器现在一般可以用两种方法实现:一种是比较传统的办法,就是使用Windows 2003 server 里面的Microsoft DHCP 服务器;另一种则是借用带有DHCP功能的交换机来实现。虽然两者都能实现DHCP,效果上也没有太大区别,不过还是建议选择后者来实现DHCP 功能。道理很简单,安装一台服务器来提供DHCP,这样无形当中就增加了对这台服务器的维护本成,而服务器一旦有问题又会使整个网络瘫痪。所以建议还是将网络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进行有效的区分以方便以后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网络的工作交给专门的网络设备去做,也可以减少出现故障的概率。
图2-2 DHCP工作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