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数据库的发展
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数据库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之后,大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据库内容多与科技有关,以科技文献目录为主,用户多为大学、研究机构的科技人员。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数据库进入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发展阶段,各种联机数据库如雨后春笋,并很快就形成了数据库产业。
(3)20世纪90年代以后,数据库进入到生产商业化、内容大众化、类型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从生产上看,1977年以前的商业及工业生产的数据库只占22%,到1997年发展到78%,上升了50%,而政府和学术性的非盈利机构的数据库生产却下降到20%。从内容上看,数据库的内容从早期的科技和学术研究为主体,逐步扩展到商情、法律、人文、保健和娱乐等为大众所需要的更广大的信息领域。这些信息量在1997年已经占到46%,而学术研究和技术方面的内容相对下降,已经不足30%。从类型上看,从1985年第1个商品化CD-ROM光盘的诞生,到多媒体网络通信的实现,数据库进入声、图、文一体化的新阶段。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不断涌现。到1997年,光盘数据库产品增长了20%,占数据库总量的30%,而传统的联机信息检索数据库已经相对降至不到50%。与此同时,全文数据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
近年来,数据库产业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型化、专业化、社会化、联机化、标准化等特点和趋势。
2.我国数据库的建设(www.xing528.com)
我国数据库建设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比外国晚了10年~15年,但发展迅猛。1975年,北京文献服务处引进了美国《政府研究报告》(GRA)磁带,并进行了开发服务。
1980年,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中文文献部等10多个单位联合在香港设立了国际联机信息检索终端,开发了我国国内第一个国际联机信息检索服务点。到1985年,我国共引进60多种机读数据库磁带。1985年以后,一些文献情报单位相继根据本专业系统的实际需要和可能开始建立中文文献数据库。1988年,我国的数据库总数为260个,国际联机信息检索终端数量已近70个,分布在30多个城市,可检索的数据库超过500个,文献量超过2亿篇,检索课题已经超过2万个。
1992年,列入国家科委出版的《数据库指南》一书的各种数据库为137个,其中文献型数据库37个,数值型数据库43个,事实型数据库38个,综合型数据库19个。1992年,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和国家信息中心等单位对我国数据库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共上报数据库806个,投入约5亿~10亿人民币。806个数据库记录约5 000万条,数据库容量在10MB以下的占55. 3%,约有218个文献数据库。我国台湾在数据库建设上,据《1992年台湾数据库指南》统计,有题录、全文、数值型数据库229个(不包括通过电信网络或光盘形式的数据库)。其中中文数据库175个,英文数据库54个。台湾省还开发了一批全文数据库,如特大型的《汉籍全文光碟资料》,以及《中国诗乐之旅》等多媒体数据库等。
1995年3月~10月,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信息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数据库和电子信息网络资源调查。调查显示,1995年,我国拥有具有一定容量、能对外提供服务的、国内单位自建的并收入《中国数据库大全》的数据库1 038个。与1992年相比,可用数据库从不到10%上升到50%;就容量来说,10MB~100MB的占42%,10MB以下的占33%,100MB以上的占25%,总容量大大提高;就主题分布而言,自然科学数据库(不包括图书情报、环境与管理等)有458个,占总数的48%;经济类数据库有297个,占总数的29%;就地区来说,地方数据库占总数的60%以上,而国务院各部委的数据库不足40%。
1998年,根据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五家单位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在29家单位开发的142个数据库中,记录数在10万条以下的数据库占72.32%,其中,大型数据库仅占5.6%,还没有超过1 000万条记录的数据库。数据库数据覆盖年限在30年以上的数据库占12%, 20年~30年的占7.1%, 10年~20年的占31.3%,在10年以下的占49.4%;按年度更新的数据库占60.9%,按季度更新的占4.7%,按月更新的占7%,按周(日)更新的占6.3%,不定期更新的占21.1%。与国际上著名的数据库相比,我国数据库标引深度低,一般只标引题目、文摘、主题词、作者等,而自由词等极少标引。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数据库建设除了在文摘数据库、索引数据库、书目数据库建设方面进一步投入资金和人力之外,大力发展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和联机网络数据库建设,构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数据库服务平台,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