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索引概念与发展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索引概念与发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而言,索引是查找文献中的词语、概念、篇目或其他事项的检索工具。索引标目、索引注释和文献地址共同组成一个索引款目,并被称为索引款目3要素。章学诚在《校雠通义》等书中更是明确提出了索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成为世界上提出比较完整的索引理论的第一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索引编纂和索引研究工作发展很快。

信息检索与利用教程:索引概念与发展

1.索引概念与索引款目

书目和索引是最早形成的检索工具,其后有了文摘。这三者后来共同成为“书目学”的研究内容。书目、索引和文摘都是揭示文献的工具,都是以“目” 与“录”作为款目的结构形式;但三者又各有所异:书目是揭示文献的外表特征,文摘是揭示文献内容的精义,而索引则是揭示文献中资料单元的线索。这些差异点就是三者各自的本质属性。

具体而言,索引是查找文献中的词语、概念、篇目或其他事项的检索工具。通常由一系列按字顺或其他逻辑次序排列的索引款目组成。索引款目是指构成索引的最小逻辑单位,是描述索引对象及出处等内容的一条完整记录。索引把需要揭示的文献中的资料单元称为“标目”;对标目的限定、说明等称为索引注释;对显示标目在文献内容中的“地址”,如页码、章节号码、正文编码等,称为“出处”。索引标目、索引注释和文献地址共同组成一个索引款目,并被称为索引款目3要素。对各种索引款目的整序,就形成了索引系统。

2.索引的演变与发展

(1)中国索引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索引旧称通检、备检、韵编、串珠、针线等,它是在字书、韵书、类书、书目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32—92年间,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二十卷编了个《古今人表》,可以看做是我国最早的主题索引。在三国魏建安年间,刘劭等编纂的类书《皇览》也具有索引功能,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索引的起源之一。

在早期的索引中,唐代林宝编纂的《元和姓纂》是我国最早的姓氏索引,宋代陈思编纂的《小字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别名索引,宋代文胜编纂的《大藏经随函索引》则最早出现“索引”一词。宋代徐锴的《说文韵谱》、明代张士佩的《洪武正韵玉键》、明末傅山的《两汉书姓名韵》、清代学者章学诚的《明史列传人名韵编》及蔡烈先的《本草万方针线》等是专书索引。

在编纂检索工具的长期实践中,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索引方法。例如,三国魏曹丕的“以类相从”的类序法,唐代颜真卿的“事系于字,字统于韵” 和宋代阴时夫的“采摘事中紧切字为母,详载于平仄韵之下”的音韵法等。章学诚在《校雠通义》等书中更是明确提出了索引的概念和编制方法,成为世界上提出比较完整的索引理论的第一人。“宜尽取四库之藏、中外之籍,择其中之人名地号、官阶书目,凡一切有名可治,有数可稽者,略仿《佩文韵府》之例,悉编为韵。乃于本韵之下,注明原书出处及先后篇第,自一见再见以至数千百,皆详注之。藏之馆中,以为群书之总类。至校书之时,遇有疑似之处,即名求其编韵,因韵而检其本书,参互错综,即可得其至是。”这段话指出了索引是揭示文献中的一切资料单元的工具;说明了以音序法对这些资料单元进行整序的方法;并提出了建立参照系统以及检索的方法。(www.xing528.com)

20世纪初,西方现代索引技术传入中国,出现了一批外国传教士编辑的圣经索引。如1902年美国范约翰编的《圣经典林》、1911年美国芳泰瑞编的《经文汇编》等。1917年林语堂在《创设汉字索引制议》一文中,首先从日本引进了“索引”这一术语。林语堂在文中写道:“百年以还,欧洲学术可云浩博,然部勒区分一检即得者,则索引之制之所赐也。”“近世学术演进,索引之用愈多,西人治事,几于无时无处不用索引以省时而便事。”“索引宗旨原在便检索。”他不但引进了“索引”这个词,而且也是第1个向国人宣传现代索引作用的人。

为了整理和光大国学胡适梁启超等学者都在20世纪20年代极力强调了索引编纂的重要性。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个编纂索引的高潮。例如,1930年9月成立的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Sinological Index Series)在洪业主持下先后编纂了64种81册引得,该引得编纂处还是我国近现代惟一的一个索引编纂的专业机构。与此同时,叶圣陶编纂了《十三经索引》,王重民等编纂了《国学论文索引》、《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章锡琛编纂了《二十五史人名索引》,顾颉刚编纂了《尚书通检》等。1930年4月商印书馆出版钱亚新的《索引与索引法》,这是我国第1部关于索引与索引法专著;1932年12月,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出版了洪业的《引得说》。中法汉学研究所自1942—1952年也以“通检”为书名编写了13种专书索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书目索引工作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先后出版了《中国科技文献索引》、《中国丛书综录》等大批索引及索引研究著作。但在“文革”中,索引工作主要是配合政治形势和思想教育编纂了一些专门索引,如中国人民大学编纂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等。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索引编纂和索引研究工作发展很快。1991年12月,中国索引学会成立,各种机编索引也开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以《全国报刊索引》、《内部资料索引》、《报刊资料索引》、《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代表的索引体系。

(2)西方索引的发展

在西方,“索引”(Index)一词源于拉丁文Indecare,具有“指示位置”的意思。而较早出现的索引是中世纪的《圣经》词语索引。比较著名的索引有:15世纪60年代德国奥古斯丁纳斯(A. Augustinas)的《布道的艺术》一书的主题索引,1830年德国文摘刊物《药学总览》的索引,1848年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普尔(W. F. Poole)的《期刊文献索引》(An Index to Periodical Literature),1851年美国的《纽约时报索引》等。在索引工作的基础上,还出现了一些关于书目索引编制理论与方法的著作,如1856年英国克里斯塔多尔的《图书馆编目技术》等。1877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1个索引学会(Index Society),拟定了条例,探索了索引法并编制了一些索引。

“二战”后,随着计算机在索引工作中的应用,索引的载体、形式和编制技术方法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除书本式和卡片式索引外,20世纪50年代还出现了穿孔卡片索引系统和缩微胶卷索引系统。20世纪60年代之后,又出现了计算机辅助编制的索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程索引》(Ei)、《科学引文索引》(SCI)、《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和《科学评论索引》(ISR)为代表的索引工具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