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和检索语言都是以概念逻辑为工具,以知识分类为基础,以系统科学为方法,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和设备条件的状况进行的。
1.概念逻辑
概念逻辑是一种揭示事物本质属性及各种事物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科学思维方式,它反映概念之间的关系,确定概念的类型、内涵和外延等。文献信息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的标引,文献主题概念之间关系的显示等等都需要运用概念逻辑的方法。
概念是表达事物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检索系统交流的内容。概念通常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概念的含义,即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具有该属性的事物对象,即所包括的范围。
概念之间按照其是否存在共有的外延,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类。相容关系是指至少有一部分外延相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包括同一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全面与某一方面的关系等;不相容关系是指不存在共有外延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具体又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并列关系等。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成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浅,其符合概念对象的范围就越广;反之,概念的内涵越深,其符合概念对象的范围则越小。例如,“学校→中等学校→普通中等学校”,这一概念系列就是随着概念内涵的加深,范围随之逐步缩小的。因为在学校这一概念中增加了“中等”这一属性,就构成了“中等学校”这一较为专指的、内涵较深的概念,其范围也相应缩小;再在这一概念上增加“普通”这一属性,构成“普通中等学校”这一更加专指、内涵更深的概念,适用这一概念的对象又再一次被缩小。以上加深内涵、缩小外延的过程称为对概念的限制;反之,减小内涵、扩大外延的过程则称为对概念的概括。
在信息组织工作中,可以依据概念的限制和概括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概念的划分、概念的分析和综合,展开检索语言系统或进行检索演算。其中,对概念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明确的划分属性,将一个母项分为若干子项,从一个属概念分出若干子概念,如此连续进行就可以建立起等级分类体系。对概念的分析和综合则可以根据概念的构成,将复合主题概念分解成若干个子概念,并通过对子概念的组配,表达复合主题概念,进行概念逻辑运算。概念的划分、概念的分析与综合是信息组织和检索语言中使用非常普遍的逻辑方法。信息资源分类表的建立、逻辑检索方法的使用就是这一方法的实际应用。
2.知识分类
任何有深度的信息组织都要求按照主题内容之间的知识关系进行组织和揭示,这就要求以已有的知识分类成果为基础。知识分类是指以各门科学所研究的运动形态的固有特征及其互相关联与转变的次序为依据,对整个科学知识领域所做的分类,或称科学分类。
根据知识组织的不同对象和层次,现有的知识组织体系包括科学分类体系、学科分类体系、事物分类体系、行业分类体系等多种类型。这些都在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人们对知识之间关系的认识,是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组织的重要依据。
(1)科学分类体系。科学分类体系是根据对科学之间整体关系的认识建立的体系,它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www.xing528.com)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A ristotle,约前384—前322)最早从人类活动出发,对知识进行了原始分类:理论哲学(逻辑学、物理学、数学、形而上学)、实践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创造哲学(诗学、修辞学、艺术)。古罗马学者及作家瓦洛(M. T. Varro,前116—前27)在《学科要义九书》(Disciplinarum)中,分别记述了语法、修辞学、逻辑学(三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四术)。“三学四术”(The trivium & quadrivium)的分类方法被称为“自由七艺”,是古代对人类知识的一种分类。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在《伟大的复兴》(The Great Instauration)一书中,将人类的知识分为自然哲学(科学)、人的哲学(心理学、人体学说)、公民哲学(人与人的关系,政治等),这一分类是基于他对人的三种精神能力及其相应的学科观点而提出的:历史表现记忆力、诗歌表现想像力和哲学表现理解力。恩格斯认为,科学分类必须依据物质运动形式进行划分。物质运动主要包括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意识运动,这也是宇宙物质运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个序列。据此恩格斯提出的科学分类体系是:数学、力学、星体、地球、原子和分子运动、原子(物理)、分子(化学)、生物的运动(生物学)、植物、动物、社会科学、人类思维等。
科学分类依据特定原则,确定知识门类划分和组织的总体性框架,考察各门科学的内部结构以及各门科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可以作为建立信息组织和检索语言整体知识、处理各种主题之间关系的重要依据。
(2)学科分类。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分类是对科学分类的深化,一般是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依据各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对象之间的关系建立的。不少国家都根据学科研究和管理的需要建立了自己的学科分类体系。我国1992年编制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1992),依据科学性、实用性、简明性、兼容性、扩延性和惟一性的原则,建立了由58个一级学科,下分3 000多个小类组成的三级类目体系。如表3.1所示。这是了解学科及其关系的有价值的类表。
此外,还存在有各种行业分类体系、事物分类体系以及各专业的分类体系等,它们各自的划分原则、类目设置、关系处理、排列方式等,都是进行各个专门领域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3.系统理论
所谓系统(System),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有机整体。换言之,如果对象集S满足以下两个条件:S中至少包含两个不同对象;S中的对象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则称S为一个系统,而称S中的对象为系统的元素。
表3.1 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大类表
系统理论和系统科学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和目的性。首先,系统虽然是由各要素和子系统组成的,但系统的整体性能并不等于各要素的简单代数和,即系统具有非加和性。其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子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这就是系统的关联性。实际上,系统的整体性就在于系统不仅具有时空边界,而且各元素之间又息息相关,即系统内部的协同效应和外部的涨落效应。系统的关联性要求我们从相互作用、结构与功能、熵和信息以及等级层次等角度去分析和研究事物。再次,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认为,任何系统都会随时间不断变化,动态是系统保持静态的前提。如果说关联性强调的是系统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那么动态性强调的是系统状态和结构在时间上的演化趋向。系统内部的联系、有序性运动以及系统边界与系统内部、系统与环境的联系等等,都说明了系统的动态性。系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具有内部不断分化和特化、机械化与中心化的双重趋势。最后,系统发展都有自己的目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有从无序到有序或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方向和规律。一般系统论认为,一个系统的发展方向,不但取决于该系统的实际状态(必然性),而且还取决于它对未来的预测(偶然性),这两者的统一就是所谓的目的性。
系统方法是指以系统为基础,从整体出发,用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动态转化的观点,全面研究事物的环境与要素、结构与功能、过程与状态、层次与演化、有序与无序、控制与评价等各个方面的一种科学方法。从信息组织的角度看,各类概念和知识单元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从整体上构成了人类的概念体系和知识系统。因此,信息组织必然是以系统理论和方法作为自己的重要方法和方法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