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组织的概念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bitt)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我们淹没在信息中,但是却渴求知识。”为什么当各类海量信息使我们应接不暇时,我们仍缺乏所需要的信息呢?原因就在于,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相反,它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无序的信息堆积不仅无助于信息资源的使用,反而会加剧信息增长与信息使用之间的矛盾。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信息超载、知识匮乏”。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原始信息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只有将其有效地组织起来,按特定的需要集中和揭示,才能产生价值。
信息组织,或称为信息资源组织(Information Resources Organization),它是根据信息资源检索的需要,以文本、电子及各种类型的信息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过程。
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在信息检索系统中,信息组织一般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单位,记录信息资源的特征,并根据需要对部分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相关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资源的记录或条目按规定的方法输入系统,组成文献资源库或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则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
2.检索语言(www.xing528.com)
检索语言是信息用户表达信息需要、信息工作者组织信息的工具,也是检索人员与标引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和世界语、计算机语言一样,检索语言是一种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需要而创制的有预定规则的人工语言,专门用于各种手工的和计算机化的文献信息存储检索系统,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检索课题概念。检索语言也称索引语言、标引语言等。作为一门学科概念,检索语言大体上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检索语言的实质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它可以是代表某种分类体系的一套分类号码,也可以是从自然语言中精选出来并加以规范化的一套词汇,它可以是代表某类事物某一方面特征的一套代码,也可以是知识引证关系中出现的一种引文,用以对信息内容进行逻辑分类、主题标引、特征描述和源流分析。
检索语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检索语言词汇,是指登录在分类词表或主题词表等上面的全部标识。一个分类号、一个主题词、一个代码或一条引文等标识就是它的一个语词,而分类词表、主题词表、代码表、引文索引等则是它的词典。另一个是检索语言语法,即如何创造和运用词汇标识来正确表达文献内容,以有效地实现信息检索的一整套规则。
检索语言的功能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对文献的信息内容及某些外部特征加以标引;对内容相同或相关的信息加以集中或揭示其相关性;对大量信息进行系统化或组织化;便于将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进行相符性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