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早期文献(Early Document)
早期文献一般以天然材料为载体,比较笨重、昂贵,荷载信息少,并具有偏倚时间等特征。据称,秦始皇一天要批阅120斤左右的公文;《庄子·天下》记载,“惠子多方,其书五车”;唐代柳宗元在《陆文通墓表》中说道,“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这些公文、图书多是竹简、木牍等。
2.纸质文献(Paper Document)
以纸张为载体,用书写或印刷等方式记录知识的文献。1986年在天水放马滩一座西汉文景时期(前179—前150)的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纸质地图残片,纸薄而软,光滑平整,上面用细黑线条绘制有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是目前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纸质文献。
纸质文献的优点是:便于携带、阅读和标记,个人可以支付、占有、存档和保存等;主要缺点是:信息存储量小、占据存储空间大、不易长久保存,并且难以实现自动输入和自动检索。
3.缩微型文献(Microform Document)
用缩微照相的方式,将原始文献(含有文字等视觉符号)缩小若干倍存储在感光材料上,并借助于专用阅读器而使用的文献(借助于阅读机直接阅读屏幕上的文献,或借助于阅读打印机阅读打印文献)。
1839年,英国物理学家、摄影师丹赛(John Benjam in Dancer)在实验室利用显微装置,首次把1张20英寸大小的原件,拍摄成1/8英寸的缩微品,从而开启了文献缩微的先河。
(1)缩微文献的基本类型
①缩微胶片(Microfiche):将文献用缩微复制照相机拍摄于感光胶片上而成。常见的规格是105 mm×148mm。每张胶片拍摄60 页~90页文献称为普通缩微胶片;2 500页~3 200页为超缩微胶片;22 500页为特超缩微胶片。
②缩微胶卷(Microfilm):它是成卷的胶片连续拍摄而形成的文献复制品,其长度视被拍摄的文献内容多少而定,一般有30m、50m不等;规格有35mm、16mm等,每卷分别拍摄1 400页和2 800页文献。 微胶卷是现代缩微文献中最常用的品种,多用于拍摄期刊、报纸、丛刊等连续出版物和多卷书,便于文献的保存和文献的再次复制。
③缩微卡片(Microcard,Micro-opaque):即缩微照片,是一种不透明的缩微复制品。规格通常是75 mm×125mm,缩微倍率为24:1,每张单面可拍摄40页~60页文献,双面拍摄容量加倍。其大小与目录卡片相仿。每张缩微卡片上都有文献题名、编号等,正常视力可以看清楚,因此可以将其排列在目录柜中,检索十分方便。
(2)缩微文献的主要特点
缩微文献具有如下优点:①信息量大而体积小、重量轻,体积仅为纸质文献体积的1/600,一般可使保存空间节省85%~98%。②各条信息固定在一定位置,不会散失弄乱。③规格统一、存储标准,通过胶片扫描仪可以把模拟影像转换成数字信息,与数据处理设备进行联机使用;易于实现检索的机械化和自动化。④易于复制、放大或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缩微品。⑤能保存长久,不易变质,在科学的保存条件下,可保存500年以上。⑥制作成本和收藏管理、寄发的费用低,其价格为印刷文献的1/10~1/20。
缩微文献的缺点主要是:文字图像小,阅读不方便,存放与保管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标准温度15℃~25℃,相对湿度为30%~40%),设备投资费用较多等。
4.音像型文献(Audio-visual Document)
以磁性材料、光学材料等为记录载体,利用专门的机械装置记录与显示声音(Sound)、图像(Image)、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的文献。或称声像资料、视听资料、音像制品。
(1)音像文献的主要类型
音像文献主要包括视觉文献(Videoform),如幻灯片、照相底片、电影胶片、传真照片等;听觉文献(Audio Document),如普通唱片、盒式或匣式录音带等;音像文献(Audio-visual Document),如有声影片、激光唱盘、多媒体学习工具、程序化学习工具、游戏卡等。(www.xing528.com)
(2)音像文献的基本特点
音像文献的突出特征是用声音和图像传递信息,它具有存储密度高、内容直观真切、表现力强、易被接受和理解、传播效果好等优点;在帮助人们认识某些复杂或罕见的自然现象,探索物质结构和运动机制,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20世纪初,图书馆已经开始收藏音像文献(与缩微文献等合称为“非书资料”)。20世纪50年代后期,音像文献数量、品种增多,利用价值增大,图书馆也更多地开展声像服务(Audio-visual Service)。有些国家设有声像图书馆。我国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些文献信息机构也陆续开始提供此类服务。
5.电子文献(Electronic Form)
电子文献是指以机器(通常指计算机)能阅读和处理的形式存储在某些特殊载体上的信息或数据集合体。电子文献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是:用键盘或光学扫描方式输入文字和图像,机器将这些图文信息转换成数字化信号或模拟信号,记录在适当介质上,然后进行各种处理,包括接收、存储、检索、传送、提取、变换、运算、检测等,最后经通讯系统将处理结果传送给用户(如终端显示、存入用户文件、打印输出或传真输出等)。
(1)电子文献的主要类型
机读目录(Machine-readable Document)、文摘索引磁带(Magnetic Tape)、联机或网络数据库、电子书刊、光盘、视频数据服务、电子票据、电子邮件、超级载体等都是电子文献的家族成员。
①机读文献:早期机读文献包括记录有数据的穿孔纸带和穿孔卡片。1966年,美国国会图书馆研制出MARC I,机读文献这一术语才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机读文献可以看做是电子文献的前身。
②光盘(Compact Disk,CD):是最常用的电子文献形式。它是指用聚焦成直径小于1微米的激光束在光记录介质上写入和读出信息的高密度存储载体。能独立地在光盘上进行信息读出或读、写的装置,称为光盘存储器或光盘驱动器。
光盘按存储信息的种类分为用来存储声音信息的激光唱盘,用来存储图像的激光视盘,用于存储记载有文字、数字等文件资料的数字光盘。通常按光盘读取数据的性能,把光盘分为以下3类:
第1种是只读光盘(Compact Disk Read Only Memory,CD-ROM):信息由专业制造厂录制,用户只能读取或再现已经录入的信息。习惯上称电视唱片。1978年由美国音乐公司等推出。目前市场上大量出售的CD产品皆属此类。它的特点是将数据先写到母盘上,然后大量复制拷贝发行。
第2种是一次写入光盘:具有随录随放功能,它的存储密度比CD-ROM小,但信息一经写入,不能擦除重写。因它主要存储数字数据,通常称为光学数字数据盘。第1台一次写入光盘存储器于1978年由美国和荷兰的菲利普公司研制成功。适用于现场记录数据,不能大量复制,盘片和驱动器价格较高。目前市场上可以见到的WORM(Write Once-Read Many)、ORAM(Direct Read A fter Write)等产品都属于此类。
第3种是可擦除光盘:与磁盘相似,信息随录随放并且能够反复擦写。其使用的光敏膜材料不同于一次写入光盘,质量高,容量为10MB~1GB不等,重复使用次数在100万次以上。简称WMRA(Write Many-Read Always),目前已经进入实用化阶段,主要用于计算机的外存设备,可代替磁带、磁盘。
(2)电子文献的主要特点
电子文献具有如下特点:①信息存储量大。通常,一张光盘单面的存储容量达1010~1011字节,用它可以存储50万页由文字数字编码信息组成的A 4幅面资料。《人民日报》10年的报道内容,1张光盘即可完全存入。②编辑出版迅速,传输、存取方便。③可提供立体的、动态的图文信息,保存时间长(通常在30年以上)等。
此外,电子文献还具有可存取性、及时性、可检索性、可研究性、学科交叉性、动态性、合作性、可链接性、交互性、广博性和多媒体性等许多特点。
总体上看,文献资源构成自19世纪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纸质文献尽管有其优势,但各种非书资料也正在进行“殖民活动”。目前,文献的媒体形式正朝着数字化和多媒体方向发展。各种电子文献类型,尤其是多媒体文献日益促使我们对世界的感知与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范围也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刻。多媒体是数字化视听媒体,由计算机提供交互式访问,除文字外,还包括声频、视频、图画等综合效果,界面友好,既是电子型的,也是声像型的。它提供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可以把人们带进一个虚幻的模拟空间去漫游和体验。电子文献借助于计算机被海量存储,又借助于网络流向四面八方,它是当代文献的一道独特风景线。电子文献是人类在知识生产与交流方面继语言、文字和活字印刷之后的第四次革命。人们通过计算机来书写、编辑、生产电子文献,又通过计算机来检索、阅读、交流、利用电子信息资源,并出现了计算机素养(Computer Literacy)、网络素养(Network Literacy)等新概念。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各种文献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需要,多种文献媒体的共存、互补和结合会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共同服务于人类文献文化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