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内容
信息内容是指文献中所表达的思想意识和知识观念。信息内容是文献的内涵、灵魂之所在,直接体现了文献的文化产品的性能,具有知识和情报价值。离开信息内容,文献便不复存在,文献检索的实质就是获取文献的知识信息。
信息内容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丰富,逐渐构建着科学知识的体系。信息内容可以按照人类获得的文明成果进行学科划分,其中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献信息属于信息,当然具有信息的一切性质和功能,但文献信息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为:
(1)文献信息是经人的一系列加工(筛选、归纳、整理)后记录下来的信息(Recorded Information),不是指文献符号系统本身的信息,也不是指文献载体本身的信息。
(2)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内容虽然与符号本身没有必然联系,但文献信息的传递是通过人工符号系统——文字、标识符、声像信号来实现的,因而对文献信息的摄取方式和吸收的程度必然受到这种人工符号的制约。
(3)文献信息是一种相对固化的信息,如纸质印刷品所传递的信息是无法变动的。可擦写光盘和磁盘虽然可以用修改、删除、增入等手段更新数据,一旦变动后又处于静态之中。文献信息的固态化是文献易老化的原因,它不能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克服由此造成的弊端,需要不断更新文献。
(4)文献所传递的信息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因而不一定完全符合客观世界表现出的信息内容,这种“歪曲”、“畸变”、“失真”的程度因人们的认识水平、立场观点、方法和时代因素的不同而异。
(5)文献信息既然是人工记录下来的附载于物质实体上的信息,那么这种物质实体就是文献信息的“外壳”。两者的关系是既具有不可分割性(没有文字的纸不成其为书),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即信息内容不会因载体形式的改变而改变,或者说不同的信息载体可以传播同一内容的信息,这一特点说明信息资源的开发涉及载体资源的开发。为了获取或传播同一信息,人们应该选择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以便更方便、更有效、更经济地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
2.信息符号
符号系统是揭示文献信息内容的标识,是表达知识情报的手段,是记录和传播文献信息内容的媒介。
文献信息符号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而来的,并逐步发展为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声频和视频等类型。早期的苏美尔人、埃及人、中国人都使用图形文字。例如,在苏美尔人最初的楔形文字中,用一头牛的形状代表“牛”,很像中国最早的“羊”字;用一组星星代表“夜”,就像中文里用三个人代表“众” 字。
按照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可以将文献符号系统划分为视觉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听同步符号系统,它们与文献信息内容建立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映射关系。(www.xing528.com)
3.记录方式
指将文献符号系统所代表的信息内容通过特定的记录手段和方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载体材料上。因为知识信息并不能天然荷载于物质实体上。
文献记录方式具体包括刻画、书写、印刷、拍摄、录制、复印和计算机录入等。早期的苏美尔人把芦苇秆的头削成楔形,用它做笔,在表面柔软的湿泥板上刻写文字;在我国,有“蒙恬造笔”的说法,更有着悠久的毛笔书写的传统。
在人类信息记录方式上,印刷术是一个里程碑。从早期的印章、捶拓技术到唐代的雕版印刷,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字的记录方式——从抄写走向印刷,而且改变了书籍的装订方式——由卷轴制向册叶制转变。到了北宋仁宗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泥活字;元代仁宗皇庆年间(1312—1313),王祯又发明了木活字;明孝宗弘治初年(1488—1505)还出现了铜活字。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的活字印刷术却从来没有在印刷业中占据过主要地位。例如,乾隆皇帝时期,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7部全部是用手工抄写的。
1448年前后,德国古登堡利用葡萄压榨机原理发明铅合金活字印刷术,并印刷了《四十二行圣经》;19世纪,德国卡克斯顿印刷所首次用蒸汽动力机器印制图书,此后文献的制作正式进入机械化时代。1975年,计算机排版系统出现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加快了文献的制作过程;现代的计算机录入和激光照排则是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4.载体材料
载体材料是可供记录信息符号的物质材料,是全部信息载体(大脑、天然实物)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文献载体反映了文献物质产品的性能,具有商品、保存和流通价值。
文献载体大体经历了石头和陶器(Stone/pottery,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泥板(Clay Tablet,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使用)、纸草(Papyrus,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使用)、羊皮(Parchment,公元前2世纪帕伽马人使用)、蜡板(Waxed Tablet,公元4世纪之前古罗马人使用)、甲骨(Bones or Tortoise Shells,中国商、周时期使用的文献载体材料,约公元前16—10世纪)、金文(Bronze,商、周、春秋、战国时使用,约公元前16世纪—前221年)、简牍(Bamboo and Wooden Slips,战国到东晋时期)、缣帛(Silk,源于春秋,盛于两汉)等各种演变。
纸是文献载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开始造纸;到东晋的桓玄称帝时,正式使用纸张代替简牍。西汉以后,纸就开始向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传播,尤其是对日本的思想、文化、教育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唐代,纸的生产与传播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规模,通过丝绸之路和阿拉伯国家,纸被传入欧洲;而随着15世纪末美洲的发现,“新大陆”才终于有了纸。
目前,载体材料以各种磁性材料、光学材料、感光材料和光盘为主。载体材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宽,并由此导致文献类型的多元化,促使社会进入多媒体时代。
总之,文献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或者说,文献是知识信息的物化形态。人类社会的知识量的增长与技术的革新推进了文献的发展。其中,信息内容是文献的知识内核,载体材料是文献的存在形式和外壳,而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则是二者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这4个要素相互联系就构成了文献的四维框架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 文献的共时性静态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