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作为一种行为,是由行为的目的和动机共同激励的。目的是人期望在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客观结果,动机是激励人们实现某个目的的主观原因。动机的产生依赖两个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部刺激。需要激励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指向目标。
需求集合涉及人类生存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有规律的。马斯洛(A. H. Maslow)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主要包括生理需要(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要(Security or Safe Needs)、感情需要(A ffiliation or Acceptance Needs)、尊重需要(Esteem Needs)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Needs for Self-actualization)。
应当说,人类的信息需要是所有需要中的高级需要,与其他需要相比,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社会性。据马斯洛的估计,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生理需要的满足率约为85%,安全需要的满足率约为70%,感情需要的满足率约为50%,尊重需要的满足率约为40%,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能满足10%左右。
1.信息需求的结构、规律与类型
(1)信息需求是一种运动状态,表现为3个层次结构。Kochen将人类的信息需求状态表示为:需求状态→被唤起和被认识到的需求状态→表达出来的需求状态。
(2)信息需求的规律。一般认为,支配人类信息需求的规律和法则主要有:
①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用户信息需求在学科领域、载体、语种等方面都呈现出集中与分散的总体发展趋势。
②穆尔斯法则(Mooers’ Law):一个信息检索系统,如果对用户来说,取得信息比不取得信息更伤脑筋和麻烦的话,那么这个系统就不会得到利用。
③齐普夫定律(Zipf’s Law):人力图求得运动行为消耗最小化,即最少省力法则。美国情报学家罗森瑞等人也都发现,用户对信息源或信息渠道的选择几乎都是建立在可获取性的基础上的,最便于获取的信息源或渠道会首先被选用,对质量的要求则是次要的。
④马太效应(Matthew’s Effect):少量用户的信息需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越来越高于平均水平,并且在行为上力图占有更多的信息。
⑤罗宾汉效应(Robin Hood’s Effect):多数用户的信息需求水平总是比较平衡的。
此外,用户信息需求规律还包括:信息需求量与信息生产量之间的对应规律;信息需求随着研究工作阶段、用户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科技发展状况而改变的内容变化规律等。(www.xing528.com)
(3)信息需求的类型
信息需求主要包括对信息内容的需求、对信息源的需求和对信息获取方式方法的需求等。信息需求可以做多种类型的划分:有文献信息的和非文献信息的;有知识型、消息型、数据事实型和资料型等等。根据“我国科技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报告(1998),我国信息用户的需要排序是:科技信息(72.9%)、经济信息(42.3%)、社科信息(31.8%)和新闻信息(30.5%)等;北京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图书馆,其用户最需要的信息也是科技信息(62.8%),其次是经济信息(40.6%)、社科信息(32.6%)和新闻信息(26.4%)等。
不同的信息用户其信息需求是不同的。例如,社科研究者信息需求的事业特征、科技研究者信息需求的专业特征、工程研究者信息需求的行业特征以及决策管理者信息需求的职业特征等。就大学生而言,信息需求具有比较明确的专业范围和明显的阶段性,信息需求的类型、来源和获取方式都比较单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学习的革命性变化以及网络环境的变革,大学生的信息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2.信息需求识别与表达
信息需求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心理状态,有的需求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而有的需求则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信息需求的表达是信息检索的前提条件。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说:“人们要询问的既不是他知道的,也不是他不知道的。如果他知道,则没有必要再问;如果他不知道,则他也不知如何去问。”
贝尔金(N. J. Belkin)指出,用户在与检索系统交流时,常常不能正确而完整地描述自己的信息需要,他把用户的这种知识状态称为“知识的非常状态”(Anomalous State of Know ledge,ASK),它构成了信息检索的基础。信息检索的任务就是尽力要求用户陈述自己的目标、问题和知识,而不是要求用户必须准确地指定自己的需求,然后对这些陈述加以表征,用来对相似的文献表征进行对比,从而达到检出相关文献的目的。
莫里斯(Ruth C. T. Morris)认为,用户查找信息并不表现为满足其需求的功能,而是表现为明确其需求的功能。原因在于,对于用户而言,信息的相关性(Relevance)或适合性(Pertinence)判断比清晰地表达其需求要更为容易——用户能够识别什么信息可以满足其需求,即使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换言之,用户的信息需求在信息查找之初,通常是模糊的,而且不容易表达,通过对查找到的信息的相关性或适合性的判断,用户才逐渐明确自己的真实需求,最终得到满意的信息。如图1.8所示。
图1.8 信息需求:由模糊到明晰
因此,如何激发信息需求,清楚地表达信息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检索研究的问题,而且需要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等进行整体的研究。通过知识诱导技术,采用头脑风暴法、语义网络法、社会学方法等都能够有效地发掘用户信息需求。具体包括:提问法、案例处理法、授课法、评论法、目标与概念分析法、数据处理法、行为记录法(如思考记录法、行为记录法、事后回顾法)等等。丹麦文献学家英格维森(P. Ingwersen)采用心理学中的“出声思维”(Thinking A loud)法,即要求被调查者口述他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根据录音以及其他辅助观察记录,分析被调查者的信息行为特征及其原因。在英格维森看来,“信息检索的任务就是协调文本生成者、系统设计者、标引员与信息工作者、信息用户的认知结构,共同解决用户当前的信息需求。”
3.信息需求的处理与加工
信息需求的处理是指采用特定的检索语言将信息需求表示出来,换言之,将检索问题或课题进行处理,抽取出主题内容或其他特征。经过这样处理的信息需求我们就称之为1个提问(Query)。例如,如果需要“生物学中的计算机图像处理”这一方面的文献,那么经过主题分析,可标引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和“生物学”3个主题词,这3个主题词,是从检索系统所使用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的正式主题词。如果进行分类标引,则标引为TP391.4,它是依据检索系统使用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而确定的分类号。在检索时,如果采用分类检索途径,那么直接查分类号TP391.4,便可将该文献检索出来;但如果采用主题检索方式,还需要编制检索提问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