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识
(1)知识的概念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通过信息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对事物的了解,其中可靠的成分就是知识。知识一般可用6W和1Q来概括,即know-what、know-why、know-how、know-who、know-when、know-where和know-quantity。
(2)知识的类型
依照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和系统性程度,知识可为生活常识和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是对某些事实的判断和描述;而科学知识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体系来理解和说明事物的知识。按成熟程度,知识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感性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和对现象或事实的感知,是未完全经过逻辑加工的信息内容;而理性知识则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是经过思维加工的信息。按照知识的应用范围进行划分,除了一部分基础知识外,大部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个领域、某个主题、某种思想方法、某门科学、某种技术、某种价值体系、某种社会组织形式的认识。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显性知识存在于信息载体上,通常需要经过符号化或结构化等文献处理,内容是固定的、外在的;隐性知识则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行为上及概念里,是个人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知识。隐性知识较之显性知识更能激活灵感、启发创新。
此外,知识还可以分为个人知识和公共知识。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吸收公共知识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个人知识结构,信息检索就是这种知识吸收机制的重要一环。约翰逊(Samuel Johnson)曾指出,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要掌握的学科知识,另一类是要知道在哪儿可以找到有关知识的信息(Know ledge is of two kinds: We know a subject ourselves, or we know where we can find information upon it)。
知识具有意识性、信息性、实践性、规律性、继承性和渗透性等特点。知识本身或者就是科学技术,或者可以转化为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则是促使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知识,社会生产力来源于知识,人的聪明才智离不开知识,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2.情报是指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其概念和功能尚在发展中
(1)概念演变:古代的情报主要是指“战时关于敌情的报告”。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技发展,专职的情报机构的主要工作是知识的有序化,以解决情报检索的问题,于是情报概念变为“作为存储、传递和转换的对象的知识”,即情报是系统化的知识。20世纪60年代,为了满足用户的多种需要,情报定义为“在特定时间、特定状态下,对特定的人提供的有用知识”。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情报资料激增为决策人员有效服务的问题,情报工作由一般的文献工作阶段进入了侧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情报分析研究阶段,情报定义中增添了新的内容,即“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情报观逐步确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情报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中传递的信息。
(2)情报属性:知识性,即凡是事实、数据、信号、消息等都可以成为情报的内容;传递性,尽管知识是情报最主要的属性,但知识成为情报还必须经过传递,供人们利用;效用性,人们创造情报、交流传递情报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不断提高其效用。情报的效用性表现在启迪思想、增进知识、改变知识结构、帮助决策、解决问题。除上述三个基本属性之外,情报还有社会性、积累性、与载体不可分性以及老化等特性。
(3)情报类型:可以按应用范围分为科学情报、经济情报、技术情报、军事情报、政治情报等;可以按情报的内容及其作用分为战略情报、战术情报等等。(www.xing528.com)
3.文献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
文献不仅包括图书和期刊,而且包括会议文献、科技报告、专利文献、科技档案等特种文献,甚至包括用声音、图像以及其他手段记录知识的全部现代出版物。文献是在时间上、空间内用符号和载体积累和传播情报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仍是情报的最主要来源,是情报的主体部分。
4.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的关系
(1)信息概念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消息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人机之间、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交换,以及动、植物界信号的交换。
(2)知识是人类通过加工吸收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与掌握,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信息的集合。因此,人类既要通过信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要把所获得的信息组织成知识。可见,知识是信息的一个部分,而信息则是构成知识的原料。例如,动物异常现象,是一种自然信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动物异常现象有可能是地震发生的前兆”这一结论,这时的信息便转化为知识。知识是人们对自然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加工而形成的,如果信息不经过人类的加工,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现象,那么信息还是信息。
新知识首先发生并存在于人脑中,这就是主观知识;如果将头脑中认识的结果通过某种物质载体记录下来,就变成了可以传递的客观知识;而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发展,这种知识就逐步积累而成为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3)情报属于人工信息的范畴,信息和知识都是它的来源:激活的知识变成情报,失去时效的情报还原为知识。它们的转换过程如图1.2所示。
图1.2 信息、知识与情报转换框图
物质运动发出信息;信息经人脑加工变成知识;知识被记录形成文献,被传递成为情报;情报应用于实践产生新的信息,失去时效又还原为知识。
由上述可见,信息是知识中的一部分,文献是信息的一种载体。文献不仅是信息传递的主要物质形式,也是吸收利用信息的主要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