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质图书加工要素所居位置的构想
纸质图书传统手工加工方法将馆藏章等一些加工要素置于书名页,防盗磁条置于图书的隐蔽位置,这些习惯做法不利于纸质图书加工自动化的实现,也不是客观需要。如防盗磁条,其确实能起防盗作用,可是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现在盗书的行为可以说没有,防盗磁条所起的作用变成了没有成功借阅时的警示作用(可以更名为警示磁条),所以完全可不将其置于隐蔽处。[4]
构想纸质图书加工要素所居位置主要考虑两个因素:美观和便于实现自动化。方案一:将馆藏章和财产编号直接用钢印印于图书封面,居中,财产编号位于馆藏章正下方;将条形码和防盗磁条置于图书封底,底部,防盗磁条居中,馆藏条形码和图书条形码分列其左右,三者于底端对齐。或采用二合一条形码。书标置于书脊,由书底往上粘贴。这种方案简便,但原图书封面有印迹,且封面颜色深浅可能导致钢印不醒目。方案二:纸质图书装帧时,分别于封面前封底后增加一页加工页,要素位置同方案一。这种方案的优点是美观(加工页可带艺术设计)、清晰,但需要图书出版发行业的共识与合作。
(二)纸质图书加工自动化系统概述
纸质图书加工自动化系统方框图如附图所示。主控制器采用PLC控制器P,送书机构1、2采用带式输送机构,工位1、2执行机构采用可自动进行工位位置转换的机械手啊,条形码输入机构1、2采用条形码识别器,PC机中安装有图书馆管理软件,检测机构1、2采用光电传感器。如下图6-1为纸质图书加工自动化系统方框图。(www.xing528.com)
图6-1 纸质图书加工自动化系统方框图
系统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所有工序一次完成。在PLC控制下,送书机构1将图书送到工位1,机械手1完成盖馆藏章、打财产编号工序后,通过工位1自动工位位置转换实现将图书封底朝上,机械手1再完成贴条形码和防盗磁条工序,将图书送入带式送书机构2,在送书机构2的上方安装有两个条形码识别器1、2,依次读入图书本身条形码和馆藏条形码,经PC机接口传输给图书馆管理软件,完成登录,PC机输出书标号,工位2上的打印机将书标打印输出,工位2通过工位位置转换自动实现将图书书脊朝上,机械手2完成贴书标工序后,再将整个书脊贴透明膜,以保护书标及加工信息页。
光电传感器1、2分别装在工位1、2来图书侧,两个光电传感器各自将“即将加工图书”信号传送给PLC,保证工位1在工作时,送书机构1静止不动,工位2在工作时,送书机构1、2均不动,以免造成图书在送书机构2上积压(通过延时控制再次启动送书机构1或2)。同时,光电传感器1、2信号各自用于图书计数,每次加工完毕,二者所计数与财产编号跨度数相等,财产编号才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