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通借阅行为和专科性馆藏利用的研究在学术图书馆中已经由来已久。摇摆不定的馆藏预算有时不但不增长,甚至已经低于通货膨胀率。鉴于这个原因,对流通数据的分析再一次受到关注,并重点关注在它对空间使用和馆藏发展的影响。并且这场讨论越来越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图书馆专业选择采购和读者需求决策采购二者的优势和使用上。但是,早些时候的研究,通常是将以需求为导向的馆藏选择不认为是一种选择权。
1969年,理查德·书斯维尔,一位学术研究工程师,开始研究图书馆系统分析,其研究重点就是流通借阅需求。他的研究目的就是要确定馆藏建设的核心,并且要确定一个任意给定图书馆馆藏最佳的大小。他最后的目标是要确定一个机构满足绝大多数读者需求所建立的核心馆藏,并且要确定有什么能合理地通过馆际互借或地区图书馆的中心获得。他认为,专业性馆藏的流通借阅行为与商业图书库存有着惊人的相似,即80%的交易只针对20%的库存。
10年之后,著名匹兹堡大学的研究(和之前的作者相区别,俗称肯特郡研究)出版,对他们机构专业性馆藏的流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这项研究背后的驱动力类似于某种压力导致的图书馆采购和专业性馆藏利用之间的矛盾。包括购买力降低和预算持平和减少、图书馆新馆建筑减少的可能性,需利用技术进步寻找更多途径为用户传递信息等。研究主要是假设小部分的馆藏占了主要的流通量,这个假设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如果一个成本效益采购计划的标准是建立在2次流通使用的最低标准上,1969年以来购买的书籍54.2%没有流通过。事实上,通过1969到1975年的跟踪研究,39.8%的新书在它们上架的前6年从未流通过。
在21世纪初,关于电子书的使用报告和用户体验研究开始出现。这其中丹尼斯·狄龙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经验的基础上首先对电子书使用进行了主题分析。德克萨斯大学在2000学年的秋季学期提供了20000本电子书。一般使用最频繁的主题领域是计算机科学、经济学和商业,而医学和社会学、美国历史和文学位居第二。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了对电子书使用是在所有的领域,因此决定继续在所有领域购买电子书,而非仅仅在使用最多的那些主题领域购买。
经过21世纪早期的相关发展,图书馆员们开始寻找一种专业性采购的新方法,早期应用出现在馆际互借领域,用户的需求能够触发购买而非一次借阅。朱迪斯·尼克松、罗伯特·弗里曼和苏珊娜·沃德在他们读者需求采购的综述中提到,这种方法让特定的读者需求直接指引有限馆藏资金的支出,并且很有可能满足未来读者的需求。(www.xing528.com)
2000年,普渡大学图书馆实施了一个以ILL为基础的特色馆藏采购计划,称为“按需采购图书”。两年间,5个目录学家分析了他们各自领域的800条书目请求,并将它们和相同时期通过常规的选择过程购买的图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说,按需购买图书这个计划的书目选择和传统方法有同样潜在的长远价值。目录学家们也判断,虽然一些书目质量偏低或者不成体系(占主题领域的2%—20%),这些书目的花费却远远低于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并得到广泛认同的满足更多需求的那些图书的花费。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读者选择的书目一再反映了跨学科研究的需要,并反映了馆藏分类法范围之外读者的兴趣。经过10年经验,普渡大学图书馆逐步调整计划并发表了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结果。结果再次显示,文科读者兴趣涉及多个领域,表明其开展了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活动。超出索书号范围的读者选择的书目就可以当作是背景材料或者可以满足跨学科研究的需求。一些学科领域还发现有一些非主要用户群在频繁使用。在2002年的研究中,科学和技术类的书籍因为比例太小没有研究。但研究者报道的15%通过这个计划购买的科学和技术类的图书中,其中96%对一个研究型图书馆的馆藏发展都是合适的。这些结果表明整体采购的重要性,既要看到所有院所和学科的需要,内容也应该从最重要的基础学科到边缘学科都涉及。对科学和技术类采购的分析也揭示了读者决策采购在支撑新兴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中的重要性。
读者决策采购开始采用电子书之后,图书馆员经常提出警示:读者选择的图书可能没有人会用,长期将导致整体馆藏的不平衡。一项从2005年到2009年在5所学术图书馆中进行的针对EBL电子书的图书馆馆员决策采购和读者决策采购的比较研究中显示,情况并不是这样。读者选择的书目事实上使用量是馆员选择的2倍,平均每年使用8.6次,而馆员选择的每年使用只有4.3次。从馆藏平衡上来讲,4/5的图书馆中读者选择的主题范畴和图书馆员的选择是相似的。[1]
因此PDA作为一种电子书采购模式,实际上更加便利了读者需求的满足。尤其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众多书商都向图书馆提供PDA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