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电子书出版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出版社的电子书受限于移动运营商、技术平台提供商和资源运营商,出版社还不是电子书市场的业务主体,出版的很多电子书还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一些数据库厂商抢占了商机,也影响了图书馆对纸质图书的采购。那么,面对电子资源冲击下的图书馆配业务,出版社该如何应对?
(一)迎接挑战,抢占先机
1.加快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
当前,图书馆配已经成为出版社发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出版社的馆配图书码洋占总码洋的比例不断上升,对馆配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图书馆采购经费中“电”升“纸”降的趋势,如果在数字出版方面不能够未雨绸缪,一旦更多的图书馆采取像高校图书馆那样数字资源优先的采购策略,对于出版社馆配纸质业务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2.要了解图书馆的需求,加强数字出版产品的针对性
图书馆的需求说到底是读者的需求,根据读者的需求决定采购的内容,一些公共图书馆也实践了读者荐购的模式,通过读者选书、由图书馆买单的模式进行书目的选择。这种趋势反过来要求出版社在电子书等数字产品的出版中,一定要树立用户至上的观念,深入了解读者需求,使产品更具针对性。
3.随着馆配电子书平台的崛起,数字出版市场的格局将会逐渐发生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一方面,出版社要加强与电子书馆配商的合作,相互支持,实现共赢;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出版社之间的联合,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和产品开发,在电子书馆配市场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二)特色与服务是立足之本
虽然馆配行业发展空间大,但如果对图书馆业务没有深入地了解,不能提供契合的专业引导服务,出版社的馆配业务也无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1.服务专业化(www.xing528.com)
图书馆要求的是专业化的服务,这主要是一种技术化的信息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要按照图书馆通用的CNMARC格式,为其提供“全、新、快、准”的采购数据。出版社必须配备专门的编目人员加工数据,向图书馆、馆配商提供高质量的专业化服务。
2.版本须齐备
不少出版社在样书的管理和使用上与馆配一线业务脱节,应该专门建立一个完备的馆配样书室,不分一般书、协作书,全品种予以收藏,按出版时间和类别陈列,做到实物与电子数据的基本同步,方便图书馆现场采购。
3.要有针对性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它对图书的选择不同于市场的取舍标准,主要着眼于自身的馆藏倾向,注重图书的学术性、专业性。出版社如果能在选题思路上做适当调整,发挥自身的强项,多提供一些适合图书馆收藏的图书,那么馆配必将成为出版社提升出版水平和效益的一个支点。
4.服务精细化,营销终端化
全过程营销和服务的实现是出版社满足读者需求,实现理想销售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服务精细化已成为当今出版社吸引读者和留住读者的最重要的手段。图书馆是图书出版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终端客户,出版社应积极有效地面向图书馆采购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使其加深对该出版社出版图书品种的了解。另外,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有品位、有特色的高折扣图书很难进入馆配商的馆配送书目录中,因此出版社必须提高服务精细化水平,强化营销终端化,可请一些专业公司制作编目数据和采购数据,主动为采编人员和教师推荐馆藏图书。
5.强化营销人员服务意识
现如今,出版社每年要出版少则几十种,多则七八百种,有的甚至达到上千种的图书,这些图书品种相对繁杂,门类较多,而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图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营销人员必须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出版社应适当拿出一部分经费与时间对营销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既要有营销知识和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编辑知识,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完成营销任务。
面对电子资源的冲击,只要出版社能提高出书质量、善于与图书馆沟通、加强与馆配商的渠道建设工作,就能迎接挑战,顺应馆配工作新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