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健全的管理体系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工作,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
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是指将目前馆内人力资源状况搜集、整理,并分类统一存储管理,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为后期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很好地提供参考,从而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益最大化,是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
(二)部门设置及工作分析
科学的部门设置以及详细的工作分析是高校图书馆提供良好服务和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图书馆应依据自身规模、读者层次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各个部门岗位进行科学划分,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条件、任职资格、目标任务、岗位职责、权利义务等内容,并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确保图书馆整体工作的统一和谐、高效。
(三)人力资源计划
在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下,人才的储备对图书馆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人力资源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学校和自身的战略规划,全面分析、估算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其需求,从而制订出合适的人员招聘、开发与管理等相关计划。(www.xing528.com)
(四)人员选聘制度
由于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招聘不能独立于高校之外,而是要先根据实际的人员需求情况,制订详细的计划书,再向学校人事处提交申请,然后等候批准。获得人事处批准后,便可多途径进行招聘,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从中择优录取符合条件的人员,以保证所招人才的高素质水平。另外,对于招聘的新人员要进行入馆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如了解本馆的文化、目标以及工作要求等,帮助其快速适应新工作环境,方便其胜任工作。
(五)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指依据岗位职责说明书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对馆员的工作能力、态度以及成绩等以量化的方式,系统地、全面地考核和评价的过程。该过程是图书馆工作效率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馆内各项工作起到检查和监控作用,也可作为馆员岗位职责完成程度以及晋升、奖惩、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考察依据,对馆员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因此绩效考核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是图书馆有效管理的基础保证。
(六)继续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
馆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首先,高校图书馆要求馆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通过培训教育使馆员跟上时代,丰富个人知识量,提升馆员个人服务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其次,要指导和协助馆员做职业需求分析,并制定适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让馆员了解自己的未来发展之路,更好地将个人发展与图书馆发展紧密结合,增强馆员的合作协调力和团队凝聚力,有利于馆员个人和图书馆发展共同目标的顺利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