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与应用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不够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受限,薪酬待遇较低,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低下。许多高校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新书数量较少,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与应用

1.高校图书馆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自动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在信息如潮的网络高速发展时代,各高校图书馆无论大小,都热衷于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同时,高校图书馆还面临大量电子图书的冲击。这就要求当代高校图书馆要具备便捷的信息化服务能力,具备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和快速查阅的网络环境。然而由于地区差异,许多地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硬件不够先进,网络化、自动化程度不高,对图书的查询及检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不能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不够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受限,薪酬待遇较低,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3.高校图书馆资源配置不合理,服务针对性不强。许多高校图书馆图书种类单一,新书数量较少,提供的信息不够全面准确。学校对新书发布信息掌握不全面、采购不及时等原因,使广大师生不能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科研信息及成果。(www.xing528.com)

4.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不足。国内图书价格的不断上涨,外文图书受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价格也不断飙升,使得图书馆经济压力较大,再加上学校对新书发布信息掌握不及时,导致图书馆新书数量增长较慢;而学校每年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人均图书量不能达到国家评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师生使用图书馆的积极性。

5.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意识有待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看,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趋势更加凸显。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由学校集中管理,缺乏独立性,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社会化服务规章制度,加之不少高校使用的是1950年苏联图书馆分类方法,大部分学校对图书馆工作不重视,使得高校图书馆只服务学校内部教学科研,缺乏服务社会的动力,丧失了社会服务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