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壁画总宽约10米,高7~8米,紧靠崖底部,在画面部分没有看见桩孔以及痕迹,仅在左侧边缘距离地面4米的高度有一桩孔,崖面向外倾斜,形成倒角,这种山势的崖面利于躲避风雨,所以古代在开凿洞窟时都选择这种类型的崖面。水帘洞壁画位置的崖面倾斜角度大约在20度(图9-7)。
图9-7 水帘洞摩崖壁画
对于水帘洞窟区的壁画,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按照麦积山石窟98窟或者是13窟的施工方法来看,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就是在这样大幅的壁画中,我们找不到一个施工用的桩孔,这个情况就很令人费解,因为无论是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还是崖面壁画自身的高度以及宽度,从施工角度看,不依靠其他设施而独立地进行绘画施工很困难或者不可能,在施工前必须搭设一个施工平台,没有合适的施工平台,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因为这是进行崖面施工的基础工程。而要搭设这样的施工平台,按照前面章节所讨论的麦积山石窟、大像山石窟等大型造像和一般洞窟的施工方法——以合适的高度和跨度搭设栈道,但是这样势必会在崖面上遗留下一些施工平台的桩孔,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水帘洞壁画这个地方没有发现这些栈道桩孔的痕迹所在,这正是我们遗憾的地方,针对当时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方法,搭设施工平台是必需的,现在的施工技术也需要搭设相应的施工平台来进行操作,因为这样的施工条件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人体的基本尺度,仅依靠人体自身的尺度是根本完不成这样的工程。
图9-8 拉梢寺大佛现有栈道桩孔分布图
在拉梢寺石窟摩崖一佛二菩萨造像范围内虽然分布着一些桩孔(图9-8),这些桩孔一方面其分布呈非常散乱的状态,桩孔与桩孔之间的距离都非常大,它们之间是基本上不存在对应关系,除了在大佛头光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桩孔,这两个桩孔在水平关系上有对应的关系,但是它们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4.6米,在这两者之间要用木构件建立起来是根本不可能的。显然,在它们之间也不可能存在着如同麦积山摩崖大佛的构架关系,这一点没有疑问。另外,从桩孔的形制分析,这些桩孔也不能承担结构性的荷载。桩孔的口径一般在15厘米左右,小的在10厘米左右,其深度也是在10~15厘米左右,按照这样的规格大小,只能是安插小型木梁,而这样规格的木梁是难以承担其一般栈道的荷载,因为我们在麦积山石窟可以看到,北周时期的桩孔以3窟的桩孔为例,一般是在40×60厘米,其他的栈道桩孔也是在30×35厘米,而15厘米左右的桩孔显然不是栈道桩孔,因为它无法满足栈道的基本受力要求。
从施工的角度看,显圣池的情况和水帘洞的情况相同,水帘洞的壁画和雕塑都是在距离地面近8米的高度上,这样大的距离,我们也没有在相应的位置上发现施工平台的痕迹。那么,古人是如何达到这个高度的,是借助什么样的设施来进行操作施工的,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认真思考,麦积山石窟的施工经验是不能在水帘洞石窟得到印证。
水帘洞的壁画下边缘距离地面相对较低,仅有0.4米,其下是相对平坦的地面,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工匠是否可以在地面上建立相对独立的支撑平台来进行壁画操作,把独立的平台直接安置在地面上,绘画工匠直接站在上面进行操作,从现场情况看,这种的方法是可行的。但是,这样仅可以解决较低壁画的操作问题,一般情况在3米以内的工作是可以借助地面平台完成的。而这幅壁画的本身高度为8米,只借助于安置在地面上的平台,是无法解决上层壁画的问题,还需要在平台之上再增加高度,而由于壁面的宽度较大,如果单纯地增加高度,而不和崖面结合在一起,这个独立安置在地面的平台就会失去稳定性,难以进行实际性的绘画操作。同时,由于显圣池位置的壁画和雕塑位置较高,这种方法无法实施。
我们思考的唯一方向是水帘洞石窟使用了与众不同的基础设施、至少是和麦积山石窟的栈道技术不同的技术来进行施工。
我们从施工的角度来看拉梢寺窟区的工艺和方法:
拉梢寺的名字基于民间传说,大致是人们在当初开始施工时采用了大量的木材,在施工结束时,人们拉树木的树梢,这样才形成了一个寺院名称。
但是,这个毕竟是民间传说,真正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是否可以透过各种资料来还原历史?拉梢寺的这个传说究竟是源于何处?
古人修建石窟,栈道应该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利用栈道可以达到理想的位置,之后在进行崖面修整、洞窟开凿、塑像制作、色彩描绘等,没有栈道,在悬空的崖面上修造洞窟是不可能的。而有栈道,就一定会遗留下桩孔。虽然一些桩孔在后期的施工中被破坏,但是总有蛛丝马迹可寻,关于这一点,在麦积山石窟的研究中已经明确提出。
这组浮雕,仅仅在佛背光高度中线位置有一排水平桩孔布置,而在其他位置,仅有个别的两三个,而且也不在水平位置,无法形成整体性的构架,那么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古人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修建这组大型浮雕?
按照麦积山石窟的经验,栈道桩孔是在崖面上进行工程施工的遗留,是不可避免的痕迹,我们通过这些桩孔痕迹可以间接地推断出当时工程平台的形式、结构、规模等信息,从而对当时的境况做出综合性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栈道都是水平走向的。需要向上发展的,则呈折梯式,两层栈道之间的高度则根据洞窟的大小、位置等而有所不同,如果是大型洞窟或造像,两层栈道之间的高度应该在3米左右,因为在这个高度可以通过辅助手段使工匠达到操作高度,而如果超过了这个高度,在高空情况下则很难完成每个位置的施工。所以,栈道层的高度布置3米是一个最基本的高度限制,古人是无法突破的,如果采用普通的栈道技术,那么壁面上就会遗留下密集的桩孔痕迹。
在这组大型浮雕我们没有看见有规律且密集分布的桩孔痕迹,在古代,栈道技术是古人唯一可以采用的在山崖上施工的方法和技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任何时期的工程技术都不可能超越其本身时代局限,即使在现代化的今天,面对这样的工程,也会在崖面上遗留下许多的施工痕迹,但是,这里大面积没有栈道的痕迹说明了什么?
这是一组气势恢宏的浮雕艺术,整体造型一气呵成,但如果在这里采用普通栈道技术,出于施工技术要求,就必须使栈道达到每个崖面位置,使施工的人员来进行开凿、塑作等工作,这样整个崖面上就会布满了栈道桩孔,按照一般规律,最大应该是横向在2米左右,高度在3米以下进行开凿栈道,这样整个崖面将会有15~20层的栈道,每层栈道大约有20~30个栈道孔,这样的话,整个崖面将会布满300~600个栈道桩孔(图9-9),就像麦积山石窟一样,整个山体“密如蜂房”,这样的面貌就根本不能进行大型造像的雕刻和处理,这些栈道不但会成为雕凿时的障碍,还会严重地影响整个浮雕的艺术效果,映入人们眼帘的首先是密集的桩孔,而不是一组完整的一佛二菩萨浮雕。这样的外观效果无论是功德主还是其他信徒,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普通的栈道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完全行不通。
图9-9 拉梢寺大佛采用普通栈道的崖面效果示意图
在具体的崖面洞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因无法躲避栈道孔洞而对尊像造成破坏的例子。比如麦积山石窟的第三窟,俗称千佛廊,这个洞窟的情况是:洞窟形制:十四间人字披顶千佛廊,廊通高8.20,面阔36.50,进深2.70米,前檐坍毁。窟顶凿成两坡廊子内部的形式。外檐和地面部分早已崩塌,现在装上了栏杆和栈道,内壁在栈道廊地面以上雕有两排千佛。东端与第168窟相接处凿出石门洞和门框,入门有约4米长一段尚保存原来洞窟的形式,为石顶、石地面,外侧有一段长约90厘米的自地至顶的石壁,上下及转角各一身千佛。自此稍向西,在外侧石地面上尚余崩残的石墙痕迹,附在崩崖边上。再向西,地面、外壁和廊顶的前半部都已崩塌,只余后壁和廊顶的后半。整个第三窟原分为十四间,除两端门框处上部是素壁外,中间凿有十三道月梁形梁,梁中央雕出驼峰。驼峰上再雕出替木和脊檩,内壁和外壁顶上各雕出檐檩,脊檩、檐檩之间雕出前后两坡的椽子。每间石胎泥塑坐佛六身,上下共六层(上数第一、二层宋代重妆),现存二百九十七身。下四层为北周原貌,为低平肉髻,五官刻画浅,身材敦实,颈短,通肩袈裟,阴线刻衣纹,衣纹稀疏,结跏趺坐,施禅定印,不露手足。每身千佛高90~95厘米,宽70厘米。第一、二层东侧开石门,石门下四层仍雕千佛,每层三身。
图9-10 麦积山3窟最下方栈道孔(www.xing528.com)
这个洞窟是和著名的麦积山第四窟是一体性工程,整个区域布满了千佛造像,这样的工程在开凿施工时自然会遇到如何施工问题,当时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两层栈道,首先是在千佛的最下层开凿了一层栈道,借助这层栈道对下面的4层千佛进行了开凿和塑造(图9-10),而第二层栈道开凿了第四层千佛和第五层千佛之间,并将这里利用崖面的地势做成了一个通道,即从168窟(石台阶)到达雕刻的石门处,从这里连接通道达到第四窟。当时普遍使用的是上下双层栈道梁形式,而根据崖面形式,又不可能单独开辟出很大的崖面来开凿这里的栈道,只开辟出了一层栈道的宽度。高度约60厘米,长度同整个洞窟的宽度,即36.5米,而如果开辟出两层栈道孔的高度,最少将需要1.5米崖面高度,古人为了更大面积用于造像,就压缩了栈道需要的高度,而下面一层栈道则开凿在千佛塑像的崖面上,这样就必然和塑像形成了打破关系,这种打破关系是同时施工、工序之间的打破关系,而不是时代打破关系。由于无法躲避,塑像的开凿不得不和栈道孔结合在一起,这些塑像在施工前期是不可能完成最后一步的塑作,只是在工程后期下面一层附属栈道拆除,仅剩余上面一层主栈道作为通行面的时候,才能将这些栈道孔用各种方便材料进行封堵(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使用了砖瓦等材料对桩孔对封堵,外面覆泥塑做千佛的细部),这样的结果就必然会影响到千佛雕刻的整体面貌,其一中间的栈道通行面打破了千佛的整体面貌,使千佛雕刻形成了上下两个部分;其二是下层的辅助栈道直接打破了雕塑,虽然在工程后期用填堵的方法把栈道孔堵上,但是这些填堵的材料在后期都会产生收缩或者是破坏,栈道孔因此暴露出来,使这些雕刻都出现了残破的面貌,从根本上影响了雕刻的形象(图9-11)。这一点应该是栈道破坏雕刻形象一个比较明显的例证,但是从工程施工的角度看也是无法避免的。
图9-11 桩孔和千佛造像布置在一起,形成打破关系
而对于拉梢寺这样大型崖面工程,大量栈道孔布置在崖面上,其最终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古人必然会根据整个艺术品的具体要求以及崖面形式,创造性地用新栈道形式来完成这个大型崖面雕刻的施工。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个别的桩孔痕迹,说明古人是采取了栈道技术,但是由于普通的栈道难以完成大面积的浮雕的现场工作,所以古人就根据作品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种新的栈道形式。我们可以根据这些遗留的桩孔来推测古人是采用怎样的栈道技术。
首先看这些遗留的桩孔,在主佛背光的中间位置,有一排水平分布的桩孔,可以明显看见四个(个别的桩孔可能被表层的泥层覆盖),这些桩孔的基本尺寸在30厘米左右,其距离地面的高度在50~60米,这些桩孔的形制很普通,个别的桩孔外缘向外微微凸出,有关于这一点,我们在麦积山石窟的相关研究中已经提到过,是在栈道开凿施工的初期,栈道首先开凿到这个位置,并作为施工平台进行修造崖面和塑像。到了工程后期,这些桩孔外口位置高于造像所需要的崖面高度,但是这些桩孔又在继续使用,不可能完全修平,在这种情况下,就将栈道孔外缘的部分岩石进行修整,使其满足造像崖面的要求,但是完全修平就会影响栈道功能的使用,所以在不影响造像外观的情况下,就适当保存了一部分微微凸出的岩石。
在整个雕塑的最上部,也有一组水平分布的桩孔,在浮雕的其他位置如左侧菩萨的肩部和佛左腿部都有个别的桩孔分布。这些桩孔的分布没有什么明显的规律。
首先肯定,这些桩孔都是插栈道的木梁用的,而且这一部分栈道是从开始一直使用到整个工程的结束。是北周时期的原始遗迹,而并非是后来修缮时添加,因为这些栈道边缘的泥层和整个造像的泥层融合在一起,这些栈道的开凿痕迹和其他北周造像痕迹融在一起,如果是后来维修时重新开凿,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但是,我们先要解决一个问题,这些栈道孔的位置都在距离地面50~60米的高度上,而目前看却是孤立地存在,没有通向它们的栈道,那么这些桩孔究竟是怎样开凿的?古代工匠是如何达到这个位置的。
现在浮雕所处的崖面比较平整,这应该是修整以后的结果。古人之所以选择这处崖面,是因为崖面整体上自然内凹、呈倒角状态,雨水、雪等难以直接侵袭到这里。但是自然崖面肯定存在着起伏和凸凹,必须要对崖面修整以后才可以进行浮雕创作。这种现象在其他石窟都普遍存在,如龙门石窟的开凿:“景明初,世宗诏大长秋卿白整准代京灵岩寺石窟,于洛南伊阙山,为高祖、文昭皇太后营石窟二所。初建之始,窟顶去地三百一十尺。至正始二年中,始出斩山二十三丈。至大长秋卿王质,谓斩山太高,费功难就,奏求下移就平”。另外在麦积山石窟也存在这种“斩山”现象[1]。所以在修整崖面之前,人们就可以先修建一些简单的栈道来使工匠达到高层位置。因为原始的崖面要向下修凿,工匠不需要顾忌栈道桩孔对后期造像的视觉影响,所以布局较为随意。在后期修整崖面和雕凿过程中,就将那些没有更多用途的栈道破坏凿平,而仅将有实际用途的栈道保留下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比较散乱而没有规律的桩孔分布。
古人究竟是怎样使用这些高层的栈道呢?其他大面积的佛像雕凿和塑彩工作是怎样完成的呢?如果从崖面的最下面(沟底)到浮雕的最上部,则有将近60米的高度(最高处有一道防止雨水下流的石檐,也是人工雕凿的,当时的施工面必须达到这个高度),古人不使用常规的栈道方法,还会用什么方法?
笔者认为,古人在面对这幅大面积的浮雕作品时,没有采用通常的水平栈道,因为这样会遗留下大量的栈道孔,如麦积山石窟的13窟和98窟的摩崖大佛,在施工过程中就在佛像两侧遗留有规律的桩孔,而在佛像的石胎上也遗留了很多桩孔,这样会严重影响作品的艺术效果和宗教震撼力,所以就采取竖向栈道(脚手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拉稍寺的寺名则正是来源于这种特殊的施工方法。
拉稍寺最高位置的栈道孔(现作为披檐使用),则是这种竖向栈道(脚手架)必不可少的,古人首先用简易的栈道来到崖面的高层,开凿出稳固的栈道孔,将木梁插入,这一步完成之后,就将高度相当的木材从沟底竖立上来,和这些木梁结合起来,这就是竖向脚手架的主体结构。因为整个崖面前倾,从沟底竖立上来的木材到最高处时就很接近崖面,所以高层木梁挑伸出去(和竖向的木材连接)所需要的长度并不大,或者直接就将竖立的木材依靠在崖壁上,产生一个稳固的支点,这也就使脚手架整体所产生的晃动大为减小,稳固性得到保证。从现在遗留的桩孔看,如果大佛顶上部的桩孔是最初施工的遗留,当时至少使用了二十根竖向高大木材。然后再将这些竖向的高大木材用横向的木架相互连接起来,使其成为相互联结的一体。之后,再利用三角支撑的稳固性,将一些高大的木材从对面的山坡上(河沟很狭窄)将根部稳固后竖立上来,对脚手架作多道的斜向支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结实、稳固,而且布满整个崖面的竖向脚手架(图9-12)。
图9-12 拉梢寺纵向木构架示意图
因为崖面整体前倾,竖向的木材为了整体的稳定性,也是需要内倾,而这些竖向的木材并不是单排,根据现场情况,至少需要三道以上的竖向木材,这就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木构架。这个木构架整体需要内倾,和崖面的前倾相互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作完这一步还不能进行整个浮雕的施工,还需要在竖向的木杆上固定一些木挑梁,这些木挑梁相当于水平栈道,用于工匠在这些位置施工。木挑梁都是间隔一定的高度水平布置,都是在3米左右,具体的固定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捆扎、卯榫、两端支撑等和竖向的木构架固定在一起,这些挑梁向崖壁方向伸出,但是不直接接触崖壁,两者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安全和便于施工的角度考虑,这个距离要控制在30至50厘米之间,这样可以不影响在崖面上的开凿、绘彩等,也将安全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这样,铺上木板就可以进行具体的雕凿了。
崖面上的各种类型的桩孔,可以将它们区分为四类:第一类:在大佛最上方的一列桩孔,其规格都比较大,目测都在35厘米左右。第二类的则是相互之间有对应关系的桩孔,分别是在大佛头部横线一组四个,在菩萨头部横向一组两个。第三类,在左侧菩萨右侧则有三组,桩孔三至五个。这些成组的桩孔的规格相对前面大佛头顶的桩孔偏小一些,约25厘米左右。第四类,其他的桩孔则是散乱分布,基本上没有相互的关系和规律。第五类,就是今天的参观木栈道位置的一列桩孔。现在我们就在竖向木构架的前提下来分析这些桩孔的功用和性能。
首先是第一类的桩孔,这些桩孔横向成列,并且排列密集,根据竖向构架的需要,可以认为其基本功用是以崖壁为支点固定大佛的巨大构架。因为虽然大体量的竖向木构架自身也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除了自身的稳定还能抵抗一些外力的干扰,如峡谷的风力等,也不会产生倒塌等安全隐患,但是由于木构架自身的结构弹性,会自然产生一些晃动,虽然这些晃动不会对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但是对具体的施工却会产生影响。要最大程度地减弱这种木结构的自然晃动,需要在不影响造像施工的位置将木结构和山体结合起来,而最高位置的栈道孔就是安插木梁并且将这些木梁和竖向木构架结合在一起,确保构架不产生大的晃动。这些桩孔有十八个,间距约在二米,根据桩孔数量我们可以推测,大佛整体构架的竖向木材也至少有十八道,因为这些桩孔不但覆盖了大佛的正面全部,并且右侧也覆盖了一部分,但是在左侧却是覆盖了菩萨造像的边缘,所以我们不排除在这之外还有竖向的木架,只是其高度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或者是直接依靠在崖壁上,没有采用桩孔的形式。
第二类桩孔,就是在大佛头部两侧和菩萨头部两侧的桩孔,相对于第一类桩孔,这两组桩孔的间距大,超出了一般栈道孔之间的距离,在它们之间没有办法采用木构架建立直接联系,它们的功用是利用崖壁作为支点支撑竖向木构架,因为这些位置是在大佛的造像范围之内,所以其规格要尽量地缩小一些。可以推测,在这个高度层是有一层施工用的水平栈道。
第三类桩孔,是在左侧菩萨的外侧,可见有三组,自上而下,桩孔分别有三、五、四个,这一类桩孔的基本特点是规格都偏小,口径在25厘米左右,并且桩孔横向之间的距离也在2米左右。同时这三组桩孔上下也存在垂直的对应关系。从各层栈道的横向距离来看,是可以建立起横向联系作为普通的栈道使用,但是其桩孔规格偏小,只是作为临时使用,我们在竖向构架系统的前提下,可以推测出其也是和竖向的木架结合使用。因为有大木架作为主要的支撑,在崖壁上就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支点,所以在崖壁上的桩孔就可以尽量地小一点。
第四类桩孔,则是无规律分布的一些小桩孔,这些桩孔的基本特点就是规格都很小,开口都是在15厘米左右,最大不超过20厘米,并且其深度也是在10厘米左右,最大的不会超过15厘米。从栈道的功能来看,这些桩孔根本不可能独立地作为栈道桩孔使用,其深度和开口都不满足栈道的基本使用功能,所以只能是作为辅助性栈道孔使用,其外侧一段和整体木构架连接在一起,并作为主要的受力支撑点,而崖壁上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性支点,其目的就是尽量地减小桩孔的大小,使其不影响造像整体效果。
第五类桩孔,就是现今被利用为参观栈道的桩孔,其位置恰好在大佛莲花的中线位置,将莲花的整体面貌完全打破,而莲花下就是空白的崖面。从造像的完整角度考虑,北周时期的工匠不太可能会将栈道选择在这个位置而将莲花完全打破,这不符合一般的造像规律,在上部数十米的高度都将造像保持完好的情况下,在最下位置却将造像的整体性打破了,这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在莲花之下就是空白的崖面,只是数十厘米的距离,工匠完全可以避开莲花而将栈道下移数十厘米,技术方面完全可以做到。我们认为这一排桩孔不是北周时期的开凿,而是后期在重修大佛时开凿的栈道。
但是也不能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就是施工计划中的误差,在对大佛的高度、包括下侧的鹿、象、莲花等进行高度位置规划时,最下位置的桩孔是计划开凿在莲花下侧位置,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因高度不足,造像整体下移,但是桩孔等在施工前期已经开凿布置完成,这就造成了莲花处在栈道高度上,形成了相互打破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