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中最为重要的洞窟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央勘察团考察麦积山石窟时,该窟就引起了勘察团的注意,之后,学者们围绕这个洞窟有诸多的论断。但是至今为止,该窟的年代问题却在北魏晚期与西魏前期之间一直没有定论。
最早在1953年中央文化部麦积山石窟勘察团初步将第127窟定为“魏晚期”窟[1]。
1983年,初师宾先生从崖面洞窟布局的角度出发,认为该窟是在120、150、121等窟的包围之下,属于穿插性质的洞窟,从而将这个洞窟确定在西魏时期[2]。略后,在1984年出版的阎文儒先生主编的《麦积山石窟》中,阎先生将该窟确定为麦积山的第三期洞窟,但是未明确指出该期的年代[3]。同书中收录董玉祥先生的文章,认为第127窟属于北魏晚期洞窟[4]。该书的“麦积山内容总录”中,也将其定为北魏晚期[5]。李西民先生在《论麦积山石窟艺术史上的六个高潮》中将其定为北魏晚期[6]。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出现一些新观点,一方面北魏晚期的观点继续坚持,另一方面,出现了西魏开凿的观点。金维诺认为“第120窟后壁曾被127窟凿通,后经修补才又被隔开,第121窟顶部亦与127窟地面相通。第120、121窟均为小窟,如为后建,当避开大窟,不会在第127窟近旁开凿,特别不会凿破大窟,因此从打破关系考察,127窟系后开,由于崖面已满,不得不打一通道,深入崖内凿窟,但计划不周,仍在前壁凿通120窟后壁,铲平地面时,又打透了121窟,所以其时代较晚。121窟为北魏窟,120窟为北魏晚期窟,127窟当为西魏初年窟。”之后有根据西魏乙弗氏事件,进一步认为“第127窟规模宏丽,非一般家族财力能力所及。此窟建于西魏初年,且壁画七佛之侍从中有落发女尼形象,当为尼寺,似为乙弗后所建者”[7],在《中国石窟》的图版说明和内容总录中都将127窟定为西魏时期。而张锦绣、项一峰等人仍坚持北魏开凿的观点[8]。此时,也有折中性的观点,张宝玺先生认为该窟是北魏至西魏时期洞窟[9]。(www.xing528.com)
21世纪以来,关于第127窟的研究又向深入发展。2002年7月,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联合举办《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郑炳林、沙武田联名发表《麦积山与乙弗后有关之洞窟》[10],文中也同意金维诺先生的观点。并认为127窟和乙弗氏有关,是武都王所建的功德窟。在此次会议中,项一峰也发表了《麦积山第127窟研究》,文中将此窟和麦积山藏《法生造像碑》联系在一起,认为此窟是法生所开,并且和龙门石窟古阳洞的法生造像龛是同一人,其具体的开凿时间是在494—502年之间[11],坚持了其原来在《内容总录》中的观点。日本学者八木春生在《天水麦积山石窟编年论》中将127窟列为西魏前期洞窟[12](西魏大统六年之前,),但并没有明确地指出其中的缘由。
总结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多数的研究者都是持北魏晚期开凿的观点,但也有西魏开凿的观点,如初师宾先生。90年代之后,有学者也继续坚持北魏开凿的观点,但是西魏开凿的观点逐渐增多并且逐步地深入,将第127窟和乙弗氏事件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和乙弗氏相关的功德窟。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少有的大型洞窟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以壁画为主的洞窟,在麦积山石窟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是目前有关年代的学术争论仍在继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所以,对第127窟的开凿年代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析,是该窟乃至麦积山石窟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崖面关系为切入点进行探索,力图解决其年代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