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8 3窟地面
从168窟位置上行到达石门位置,首先有一段在崖体上开凿的水平地面,长为4.16米,之后便是悬空栈道位置(图7-8),栈道和石胎地面平行。栈道是开凿在第二排千佛和第三排千佛之间的0.60米的间隔位置。
3窟从整体上看平面呈L形(图7-9),第二排千佛和第三排千佛之间0.60米的间隔是贯通横长部分和曲尺拐弯部分,说明当初是水平对应而做出的整体布置(图7-10)。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现象,但是有学者认为3窟的L形是地震后隋代改造的结果,其中曲尺拐弯部分是北周时期原凿的,横长部分是隋代在坍塌崖面上改造的结果。但是我们以这个造像间的栈道间隔来看,水平分布一致,是一体性工程,没有经过地震和后代的改修。
图7-9 3窟平面图
图7-10 3窟曲尺位置的间隔
首先,168窟和石门洞是对应3窟的木质栈道开凿的,如果3窟的横长部分是地震坍塌后重新布置开凿的,则168窟的石台阶和石门洞也是地震后开凿的。但是如此一来,第3排和第4排千佛之间的间隔就难以解释,因为这个间隔是横贯整个横长部分和曲尺拐弯部分,说明当时的水平通道就在这个位置。那么就会存在两个现象:其一是在曲尺拐弯部分我们应该能看到原来栈道的痕迹,因为最初必然是从崖面外侧通行的;其二是168窟石台阶的开凿必然会打破原有的千佛。但是这两种现象我们都没有看到,由此肯定,当时3窟未受到地震的影响,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原形制。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从岩石软弱夹层的角度进行了专文讨论[1],今在这里再补充一个现场证据。
图7-11 3窟栈道的主梁和次梁孔洞
平行栈道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开凿在隔梁位置的主栈道孔和开凿在下层千佛身体位置的次梁栈道孔(图7-11)。我们在之前的篇章中就已经提到,北周时期普遍地使用双排栈道,而如果在这个位置完全将开凿双排栈道的位置空置,必然会占据大量的崖面,至少需要一米以上的崖面高度;所以出于最大程度开凿佛像的考虑,仅仅将主栈道的位置空置出来,而次梁栈道则开凿在千佛身体位置。
开凿在千佛身体位置的栈道孔,在佛像塑泥时被封堵,可以说明,次梁栈道仅仅是在开凿施工的前期使用,在施工的后期便进行封堵,失去了使用功能。但是由于封堵材料松散,且未填充到整个栈道孔,仅仅是在口沿位置进行了填堵,所以后期这些填堵材料逐渐破坏,显露出部分栈道孔洞(图7-12)。仍有部分的栈道孔洞掩盖在塑像身体之下,故我们在测绘图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显露出的栈道孔洞。
图7-12 千佛造像和栈道布置在一起,相互干扰打破
图7-13 3窟西端位置的三层栈道孔
位于第2、3排之间位置的主栈道孔洞一共有26个,从其尺寸大小判定,基本为一大一小间隔开凿,大孔洞为60×40厘米,小孔洞为35×30厘米。而在大孔洞下方开凿有次梁孔洞,个别位置开凿了两个次梁孔洞(图7-13)。
主栈道的开凿密度很大,相互之间的净距离平均在80厘米左右,这个尺寸比4窟上方的桩孔间距略小一些。相对于后期1.50米左右的栈道孔净间距,密集的栈道孔是北周时期的基本特点。
从栈道孔洞的具体形制看,也可以了解到北周时期栈道的一些具体细节。在栈道孔洞的上沿位置,顺各个栈道孔洞之间、开凿有宽5厘米、深5厘米的浅槽。这个浅槽在其他位置的栈道孔洞中没有发现,结合现场条件,应该是镶嵌栈道板使用的。
从晚期栈道的照片看,栈道板和栈道梁之间的结构自上而下,分别是栈道板、辅梁、栈道主梁。由于采用了辅梁,栈道之间的净间距可以适当扩大,同时栈道板可以采用比较小厚度和比较短的板材,在材料节约、使用等均有便利性。但是在北周时期尚没有掌握栈道的辅梁技术,栈道板直接铺设在两个栈道梁之间,这样的结构对板材的基本要求是大厚度和短尺寸,同步要求栈道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否则在力学方面难以满足要求,这也是北周时期栈道密集开凿的原因。
另外,在进入石门处岩石地面的外边缘,还可见一个凸起石凿边棱(图7-14),宽度5厘米左右,高度有磨损,原高度也应该在5厘米左右,这个应该放置木质板材的位置,限制板材向外侧移动,起到固定作用。其功用有二:其一是和栈道延伸过来的板材相连接;其二是在板材上安置木质栏杆作为安全保护措施。
图7-14 3窟岩石地面外边缘(www.xing528.com)
上行部分的楼梯栈道孔一共有9个,其中有6个桩孔呈3组两两相对的平行关系,另外3个桩孔分布无明显的规律性,应该是施工过程中辅助性质的桩孔,我们主要讨论的是3组两两相对有平行关系的桩孔。为了便于讨论,自下至上,我们将其分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图7-15)。
图7-15 3窟上行位置栈道
图7-16 3窟上行栈道布局复原图
第一组桩孔位于第二排千佛的端头位置,其开凿打破了三尊佛像,靠西侧第一个桩孔打破了第二身佛像,第二个桩孔开凿在第4、5尊佛像之间,打破了这两尊佛像。这组桩孔和千佛廊水平通道的桩孔水平之间的净距离为42厘米,高度差为92厘米,这样的距离在楼梯处理上很容易,可以在水平通道的第二个栈道梁之间连接楼梯作为通道。当达到第一组栈道木桩形成的平台之后,就可以借助楼梯向第二组栈道平台和第三组栈道平台延伸,达到4窟的高度(图7-16),在栈道结构方面都不存在什么问题。
现在需要讨论的是这个方形大凹槽的问题,这个凹槽开凿平整规矩,深2.0~2.40米,宽1.90米,高4.50米。前述的第二组、第三组栈道桩孔就开凿在这个凹槽位置(图7-17),但是这个凹槽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图7-17 方形凹槽近景
3窟是个长廊形制,是利用崖面形势将千佛向崖面内部开凿,而将顶部位置开凿成凸出的廊形屋檐,这样就使整个千佛崖面被遮护在上方的屋檐之下,同时通行的水平栈道也在遮护之中。这种开凿是一种很巧妙设计,但是当栈道需要向上发展时,就会遇到问题,就是栈道如何突破上方凸出的屋檐?这个问题在其他位置并不存在,因为都是平直的崖面,需要向上开凿栈道时,直接在上方适当位置开凿栈道即可。但是在3窟位置,因为屋檐的遮挡,就需要另寻解决途径。
按照一般的概念,就需要将栈道梁最大程度地向外延伸,延展出屋檐之外并保持足够的长度,然后在外挑部分架设楼梯,之后在屋檐上方的崖面上开凿栈道。但是这样做会遇到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木质的栈道梁是属于悬臂梁,依据自身材料力学情况,实际延伸长度有限度,不可能随意延伸;二是这个位置的崖面形势是个顺坡,雨水可以侵蚀到这个位置,在这个位置开凿栈道,外挑位置的栈道梁必然会受雨水影响。和其他倒坡崖面的栈道相比,损坏的速度要快的多,并且安全性方面也十分不足。所以在自然崖面上开凿栈道不但在力学方面难以解决,在后期维护方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必然是要根据3、4窟之间的崖面形势确定栈道的开凿位置。古代工匠就作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顺千佛崖面直接向上开凿,达到所需要的高度。这样布置栈道,则同时解决了上述的两个问题,栈道梁在一般长度下就可以达到向上发展的目的,不需要特别延长;同时,向内开凿崖面,还可以将栈道遮护在山崖之内,遮风避雨。这个凹槽整体呈两个大“口”字形,上面的“口”明显向一侧偏移,究其原因,应该是为了保持楼梯的斜度,尽量将桩孔向一侧开凿。
这里还涉及3、4窟之间一体化问题,3窟是否是4窟的附属部分?这个位置的栈道是最初的设计开凿还是后期维修时开凿?如果是一体性开凿,我们就可以确定,3窟是4窟的附属部分,而如果是后期维修时开凿,则3窟和4窟之间难以建立起直接的联系,需要进行更严密的讨论。
首先,上行楼梯栈道的最下一组开凿在千佛身体位置,这个现象在千佛廊位置也存在,所以不能以此打破关系来证明是后期开凿,可以确定这部分栈道是和平行位置栈道同时开凿。另外从桩孔的形制尺寸、间距等和千佛廊平行通道位置的栈道是完全一致,应该是一个时期开凿。
图7-18 3窟西端的“横梁”
其次,如果是后期开凿维修打破3窟尽头部分的屋檐,那么这个打破关系在凹槽这个位置表现的是很明显。在这个凹槽的位置应该是一间两披顶的屋檐,其东侧边缘位置应该是一个横梁的位置,如果是在这个位置将屋面部分进行打破,这个横梁的形制应该保存完整。但是我们现场看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从石门入口位置到端头,一共有十三个横梁,其宽度为25厘米左右,而在凹槽边缘部分的“石梁”的宽度是在40~50厘米(图7-18),显然最初在这个位置没有横梁,也就不存在后期维修重新在这个位置架设栈道的情况。
综合以上两点可以肯定,3窟端头这个凹槽的栈道是最初一体性设计施工,不是后期改凿的。3窟和4窟在最初是一体性的设计,整体上是一个工程。
图7-19 4窟东端和凹槽之间的石墙
另外,在这个凹槽上行位置的栈道和4窟平面之间的连接问题,还有一些具体性的结构技术细节。首先,从测绘图和现场看,这个栈道的最上一层高于4窟地平面约30厘米左右(限于现场条件无法实际测量,但误差不大),在这个栈道和4窟平面之间还有一个宽30厘米、深30厘米、高160厘米的石墙(图7-19),这个石墙的具体功用是什么?
首先,凹槽栈道和4窟栈道平面30厘米的高差在通行方面不存在问题,也就是一个台阶或者是斜坡就可以解决,可能是当初设计或施工时的误差。另外,虽然4窟的外边缘结构完全坍塌无存,但是还是遗留了一些最初的痕迹。在东侧莲花柱础和石墙的相接位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凹槽,宽25厘米,高15厘米(图7-20)。凹槽端头在石墙位置,部分开凿在莲花柱础下方,其上平面和4窟地平面齐平。这是安装4窟地面外延栈道木枋的位置,可以肯定最初在4窟地面外侧位置有木枋。是在地震之前作为洞窟内部石质地面向外延伸的补充,基本功能是连接从3窟向上发展的栈道。但是因为4窟的外侧已经完全塌毁,最初的栈道形式已经无法复原。
图7-20 4窟东侧柱础下方的小凹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