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关于大型洞穴上设置雨棚的探讨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关于大型洞穴上设置雨棚的探讨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6-4据报告书复原的4窟上方雨檐在以上条件下,我们从建筑施工探讨一下设置披檐的可能性。而后端的木枋必须搭设在横槽上,这个的前提就是必须固定好木枋才可以搭设椽子,而搭设木枋将会遇到以下问题:第一、木枋的材料都是笔直的木材,虽然从整体上看,4窟上方横槽是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但是实际的现场并不是笔直状态,其各个位置是随着崖面自然起伏,在这样的状态下,木枋是根本不可能和横槽结合在一起。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关于大型洞穴上设置雨棚的探讨

通过我们近期研究,特别是从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角度入手分析,对这个结论提出了质疑:

(一)从具体功用的角度考虑,在4窟上方设置这个结构其实用性很小或者是没有必要

虽然麦积山4窟上方的桩孔和拉梢寺摩崖大佛上方的桩孔从形制上是基本一致,但两者不同的是:拉梢寺大佛直接开凿在崖面上,其上方即为自然崖面,这种情况下,山体上方流淌的雨水有可能对造像区域的壁画造成影响,所以设置雨棚很有必要。而麦积山石窟4窟是一个仿木结构建筑开凿的一个大型崖阁,其上方是巨大的屋顶,稍下方还有檐口,即使雨水流淌到这个位置,也会自然顺檐口下落,不会流淌到洞窟内部。再者,4窟形制是前面有宽敞的廊道,后面有大型的帐形佛龛,雨水流淌到洞窟内部影响壁画或者是造像就不可能。

因为4窟整个屋面部分都是在山体上雕凿出来的,并且麦积山石窟的整个山体都是呈倒坡形,根部向内收缩,雨水难以侵蚀到这个位置,这也是古代的工匠和僧众放弃周围其他崖面而选择麦积山石窟的原因。而4窟屋面部分雕凿完成之后,又会使崖面向内推一部分,所以,雨水很难侵蚀到这个位置。对于这一自然现象,古人很容易观察到,这一点不需要质疑。另外如果考虑在连续降雨的季节山体上部的雨水会顺流而下,从而侵蚀到屋面部分,目前从崖面上的流水痕迹来看,是存在这个情况。但是问题一,这个问题只是在个别位置而不是4窟上方的整个崖面;问题二,对雨水下流的痕迹综合地判断,流到4窟位置的水已经呈水势的末端,能够对4窟屋面造成实际性侵蚀的水量是很小,在石雕屋面的前提下可以忽略不计;问题三,现在洞窟是受到了隋唐大地震的影响,但是在整个洞窟保持完整的时候,檐口位置垂直(图6-3),即使有雨水流淌到这个位置,也会自然下淌,而不会继续向内蔓延。在这种情况下,是否有必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在4窟上方雕凿一个工程量大的窟檐设置值得考虑的。在当时的施工技术、材料等条件下,屋面敷设的材料是不可能和自然的崖面紧密接触。对于这一点,现今的建筑工艺和材料都是很难做到,在北朝时期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而从崖面上方流下来的雨水是呈一种逐步下侵,而这种水势流到崖面和披檐的交接处时,绝对不会顺着屋面下流,而是会顺着崖面和披檐之间的缝隙继续下渗,所谓的披檐就根本起不到实际性作用,也就没有必要这样设置。另外,从建筑外观看,在规模宏伟的崖阁上方架设一个木构瓦作的窟檐,明显是画蛇添足。

图6-3 4窟剖面图

(二)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来看这个披檐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难度

若是利用这些桩孔、横槽架设披檐,其基本结构应该是在栈道梁的前端设檐枋来架设椽子的前端,而在椽子的后尾部分是不可能搭设在平槽上的,这样没有办法做最基本的固定。所以,如同前端一样,椽子的后尾同样需要一根木枋来搭设,这就需要在横槽的位置搭设一根横枋。

我们假设栈道梁的长度为2米,其后端距横槽的垂直高度为0.7米(报告中未给出数据,是根据桩孔的数据大约推算),那么,这个屋面的坡度接近1/3,从北朝时期建筑的屋面坡度来看,是略微偏小的,但是还是可以满足一般情况下的雨水排泄(图6-4)。由此屋面推算出,如果这里是披檐的设置,那么其上层桩的外挑净长度不会大于2米,如果大于2米,其屋面坡度将不符合建筑的一般规律。

图6-4 据报告书复原的4窟上方雨檐

在以上条件下,我们从建筑施工探讨一下设置披檐的可能性。(www.xing528.com)

1.横槽木枋的固定问题

这是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前端的木枋直接搭设在栈道梁的前端,木结构相互搭接不存在什么问题,用卯榫技术或铁钉即可。而后端的木枋必须搭设在横槽上,这个的前提就是必须固定好木枋才可以搭设椽子,而搭设木枋将会遇到以下问题:

第一、木枋的材料都是笔直的木材,虽然从整体上看,4窟上方横槽是基本处于水平状态,但是实际的现场并不是笔直状态,其各个位置是随着崖面自然起伏,在这样的状态下,木枋是根本不可能和横槽结合在一起

第二、再进一步看,假设木枋和横槽结合在一起,这个木枋还存在一个稳固性问题,那么如何固定这个木枋,根据木枋和横槽的结构,只有一个办法可以采取,就是在横槽的下方开凿一些小桩孔,之后内插木楔或者小木枋,利用卯榫的办法固定木枋。而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类有规律的痕迹。

在报告书中,提及在上层桩孔的上方和横槽之间存在着一些桩孔,这些桩孔的功用就是搭设椽子的后尾所用,但是这些桩孔报告书称是“基本就凿在横槽底平面的外沿处,形状为有底无顶的簸箕形,既只有底平面和正、左、右壁面,平均尺寸为高0.2、宽0.27、深0.1米”,如果原形制如此,只能是一个浅槽,无法实际性固定木桩,在自身都难以固定的情况下再去搭设椽子的后尾,就根本难以实现。另外这类的桩孔并非是在横槽的全部位置都有,只是在个别位置,而在其他位置略靠下位置也有一个小型的桩孔,基本尺寸相同。对于这种桩孔没有在横槽的全部位置,报告书称有两种原因,一是工程没有完工,二是椽子的后尾部分直接搭设在横槽上而没有利用其他木结构。对于这两点,难以立足,理由都出于想当然,其一,第4窟规模宏大,当初开凿这个洞窟时,必然有着严密的工程计划,可以肯定整个工程是从上而下组织施工,绝对不会存在整个洞窟都已经完工或者是大部分完工,而最上面的披檐还没有完工的现象,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其二,如果椽子的后尾不采用连接性的木结构,而直接搭设在横槽的下边缘,无法固定,这违反木结构建筑的一般规则,连基本的施工都难以进行,更难以谈到在其上面进行其他的屋面设施。

至于报告中提到的小桩孔的问题,结合整个工程,应该是两排桩孔在安装过程中的一些临时性辅助设施,其原本也是规则的桩孔,但是在上层的大桩安装到位以后,其基本功能失去,而在开凿上部横槽时恰好就开凿在小桩孔的上边缘,这才形成了“基本就凿在横槽底平面的外沿处,形状为有底无顶的簸箕形,即只有底平面和正、左、右壁面”的现象。

2.屋面的具体施工过程问题

我们关注在洞窟附近的各种建筑遗迹,不能仅推测其最终的结果形式,同时还要关注起施工过程。

现在假设这些栈道的桩孔是用于披檐,那么我们就看是如何施工。首先在上层栈道的前端架设檐枋,再在上端的横槽内架设木枋,做这些工作时可以借助栈道作为工作平台来施工,工匠们可以站立在栈道平台上工作、架设椽子。但是此项工作进行到栈道的端头时就会出现问题,即工匠的操作平台将被椽子覆盖而不存在,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站立在椽子架设的斜面上,这样在高空无任何依托的情况下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现今的仿古建筑施工过程中,屋面部分的施工都是在周围有脚手架的情况下进行,而我们观察此处所谓“披檐”,除了搭设椽子的前后端以外,再没有其他辅助性的设施,工匠们在施工中完全没有依托,而屋面之上其他部分如望板、苫背、瓦作工程等,都将是站立在斜面上施工的,这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所以,从具体施工的角度看,所谓“披檐”的观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3.屋面后期保养维修问题

“披檐”工程完工之后,周围的附属栈道等都将被拆除而不会存在。但是瓦屋顶容易产生各种问题,如瓦面渗漏、脱落、生长杂草等,特别是高空空气对流不受地面树木干扰,会产生比较大的风,现代建筑概念中称为风荷载,而这个简单的披檐在风荷载的作用下也会过早地产生各种问题,这一点,古人应该能从实践中看到。这样对屋面进行经常性的维修就很困难或者是难以实现,而高空产生的如瓦片坠落等现象还可能会对地面的人群产生直接的伤害,从这一点看,“披檐”的结构是不可能的。

从以上几点综合考虑,所谓的披檐结论是不可靠的,对第4窟上方几排栈道的功能问题还须重新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