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发现栈道开凿方法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发现栈道开凿方法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栈道的外观形成了一道奇异的垂直景观,在中国石窟景观中是独树一帜的,因为其他石窟的洞窟都是水平布置的,而麦积山石窟是垂直布置的,而这些吟唱石窟栈道的诗作又为石窟栈道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麦积山石窟洞窟开凿情况以及栈道的历史情况提供了辅助性的研究资料。麦积山石窟由于自身的地质岩石结构等问题,再加上历史上的多次地震,石窟所处的山体破坏严重,对石窟文物长期保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麦积山石窟栈道考古:发现栈道开凿方法

麦积山石窟所处的山体陡峻,从山脚到山顶的垂直高度是142米,而洞窟的高度最高为85米左右(窟底高度,窟顶更高,可到近100米的高度),如东崖高层洞窟4、5等窟,而最低的洞窟距离现今的地面约1米,如西崖的51窟等,而大部分洞窟都是开凿在20~60米的高度之间的。这些洞窟之间都是用栈道进行连接。无论是洞窟的开凿施工,还是后期的供养人进行各种供养活动,栈道都是必不可少的交通手段。而在麦积山石窟所形成的外在景观中,栈道景观是最引人注目的一道景观,栈道在绝壁上凌空穿云,来往反复,其最高的位置有十二层之多(图2-1),民间称麦积山栈道为“十二龛架”或“十二鸾架”(鸾驾为民间对天子或神仙车辇的称呼),自明清至今,有多首有关麦积山栈道的诗作,如:

图2-1 麦积山石窟加固工程前西崖栈道面貌

重游麦积山

甘茹

牛洞藤阴细,龙湫溜色澄。

无云花自雨,不夜月传灯。

金粟三千界,琼楼十二层。

摩崖不辞数,珍重此山僧。

麦积烟雨

吴西川

麦积峰千丈,凭空欲上天。

最宜秋雨后,兼爱暮时烟。

境胜端由险,梯危若未连。

钟声路何处,遥想在层天。

除了这些诗作之外,五代时期的诗人王仁裕曾写有一篇《玉堂闲话·麦积山》的散文,在这篇散文中,除了描述麦积山石窟的基本情况,还描写了石窟造像的构建方法,兹列于后:

玉堂闲话·麦积山(www.xing528.com)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冈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石块,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民间积麦之状,故有此名。其青云之半,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室,虽自人力,疑其神功。隋文帝分葬神尼舍利函于东阁之下。石室之中,有庾信铭记,刊于岩中。古记云:六国共修,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从上镌凿其龛室神像,功毕,旋拆薪而下,然后梯空架险而上,其上有散花楼、七佛阁、金角银蹄犊儿。由西阁悬梯而上,其间千房万室,缘空蹑虚,登之者不敢回顾。将及绝顶,有万菩萨堂,凿石而成,广古今之大殿,其雕梁画拱,绣栋云楣,并就石而成万躯菩萨,列于一堂。自此之上,更有一龛,谓之天堂,空中倚一独梯,攀缘而上,至此则万人中无一人敢登者。于此下顾,其群山皆如蛄蝼,王仁裕时独能登之,乃题诗于天堂西壁,上曰:蹑尽悬崖万仞梯,等闲身共白云齐;檐前下视群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绝顶路危人少到,古岩松健鹤频栖;天边为要留姓名,拂石殷勤手自题。时前唐末辛未年登此留题,于今三十九载矣。

王仁裕在文章中写到麦积山的修建方法是“自平地积薪,至于岩巅”,从工程技术方面看显然是不可能的,简单地用木材堆积到山顶,无法保持稳定,同时人员要在其间活动和进行各种修造工作,没有宽敞和自由活动的空间无法进行。所以这种方法不可行,而具体的方法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讨论。

栈道的外观形成了一道奇异的垂直景观,在中国石窟景观中是独树一帜的,因为其他石窟的洞窟都是水平布置的,而麦积山石窟是垂直布置的,而这些吟唱石窟栈道的诗作又为石窟栈道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麦积山石窟洞窟开凿情况以及栈道的历史情况提供了辅助性的研究资料。

麦积山石窟由于自身的地质岩石结构等问题,再加上历史上的多次地震,石窟所处的山体破坏严重,对石窟文物长期保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早在1953年中央勘察团在考察麦积山石窟之后,就提出希望国家对山体的稳定情况进行关注,及时采取加固措施,以期长期安全地保存麦积山石窟的古代艺术品。后来在长期的努力下,麦积山石窟在1975年至1983年进行了为期八年的加固工程,该工程采取了“喷、锚、粘、托”等综合技术,对麦积山石窟外在的崖面进行了整体加固,使麦积山石窟解除了岩石崩塌等危害,基本可以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图2-2)。

这样的山体加固工程,对于麦积山石窟的山体稳定以及文物的长期保存以及保护都有巨大的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工程的基本方法是对山体进行了整体喷护,当时保护的重点是洞窟中文物,而对崖面上一些附属的栈道孔洞以及其他方面的遗迹都没有顾及,都被喷护到了混凝土保护层之下而无法得见。在当时的工程技术以及文物保护理念框架下,这些都难以避免。在当时的工程验收中,已经指出了这个工程缺陷。这样的缺陷给本课题的进行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使我们对麦积山石窟栈道的本来面目难以判断,而我们调查栈道所依据的资料,一方面是在那些有限的、在洞窟附近没有被喷护的崖面位置上遗留的桩孔,另一方面是早期的一些照片、图纸以及文字介绍等,由于栈道的结构、桩孔等在早期的工作中,是不受重视的,所以,我们也是从这些资料中间接地分析、了解栈道,第三个方面就是口述历史,当地很多老人有关于麦积山的很多记忆,其中便有对石窟栈道的一些记忆,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也是我们获得材料的一个方面。

图2-2 麦积山加固工程场景

麦积山石窟现存的早期洞窟,如51、74、78、90、165等窟,除了51窟之外,都位于山崖的中间位置,而位置偏低的51窟也距现今的地面约有1.5米的距离,从山脚下的坡度情况看,都是山体塌落堆积物。所以在早期洞窟开凿之初,51窟的位置距离地面的位置要远高于现今,约有4~5米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栈道就是开凿洞窟所必备的条件,否则,人员、材料等就难以到达洞窟位置,就无法展开必要的工作。

由于历代开凿洞窟相互交叉重叠,再加上历史上地震等原因,所以,我们要具体了解每个时代栈道的具体形式很困难,在这一节仅依据现今可以看到的资料和实物对栈道形式进行简述。

在讨论具体的栈道结构之前,我们先对栈道开凿和架设步骤进行简要叙述。

关于栈道的具体施工方法,没有具体的历史资料供我们复原或模拟当初的场景和过程,但是因为栈道的工艺结构相对简单,从古到今这个施工方法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近现代的调查资料和传统技艺传承匠人的口述来了解具体施工过程。

首先是在崖壁接近地面的适当位置开凿第一个桩孔,孔为方形,边长一般为30×30厘米,深50~60厘米,然后将木梁用力挤入桩孔,木梁外露的长度一般在1.2米左右(由于栈道的样式、结构、位置、用途等差别较大,所以,木梁外露部分的长度差别会比较大。石窟栈道的功能仅是供材料运输、有限的人员通行等,和用于两地之间交通联系的栈道不同,在石窟中不需要太大的宽度,在栈道上通行的净宽度有0.7~0.8米就够了),在此基础上再在和这个栈道孔水平距离上开凿第二个桩孔,孔间距约1.5米左右,之后在两根栈道主梁之间架设两根辅梁,辅梁的断面尺寸一般为15~20厘米,最后在辅梁之上铺设厚度为3厘米左右的木板。之所以采用辅梁是因为如果直接在两根主梁上架设木板,由于木板的厚度有限,而主梁之间的跨度又比较大,所以木板就难以满足长跨度力学上的要求,故而采用了主梁→辅梁→木板的结构顺序,木板采用横向铺设的方法(垂直于山体,和主梁的方向一致),使支点跨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当第一组栈道孔(两个栈道孔)开凿完毕并铺设辅梁和木板以后,就完成了一个初步的工作平台,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向前、向上继续发展,但这也存在一个困难:最初的栈道孔在较低的位置,工匠可以站立在地面或者是采用一些辅助设施(如简易的高凳、木梯等)来施工,而超过一定的高度以后,这些手段就难以发挥作用,这时,就需要采用一些特别手段。

前面谈到,栈道的间距一般都在1.5米左右,当有两个开凿并安装好主梁的栈道作为基础之后,就可以悬空开凿其他的栈道孔,具体办法是:利用两个栈道主梁作为支撑点,固定一个长三米有余的厚木板,其一端向外长挑,以到下一个栈道开凿孔的位置为准,同时再利用栈道固定一个斜杠,用绳索将斜杠和木板端头连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施工平台(图2-3)。胆大心细的开凿工匠就在这个平台上开凿下一个栈道孔,可以是一个工匠独立开凿,也可以是两名工匠共同开凿(一人抡锤,一人握錾)。如此往复,使栈道逐步向前推进。

由于栈道都是在高空中,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行走,在栈道外侧都安设有栏杆,立柱设在主梁外端,并在外侧有斜撑以保证稳固,然后在立柱之间设立栏杆之类的设置。简单的可以是一般的透空栏杆,有条件可以是木板式,后一种在样式上更为美观,同时在视觉上安全感更强。

图2-3 栈道开凿架设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