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麦积山石窟栈道揭示的历史线索

麦积山石窟栈道揭示的历史线索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栈道由于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原因,是需要常年进行维护,这样的维护工作对单个洞窟的供养者是难以进行的,应该是由麦积山石窟的僧团负责日常性的管理维护。由于麦积山石窟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高,故栈道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附近的松、柏等为主要材料。现在我们看麦积山石窟的栈道工程量,当然是非常惊人的,其工程量相当巨大。

麦积山石窟栈道揭示的历史线索

古代石窟都是开凿于远离尘世的山间绝壁上,僧侣们出于禅观、供养等目的,在山崖上开凿各种形式的洞窟,在其中或供佛或修行。

初期的洞窟由于在工程难度或者是僧人参禅方便等方面的考虑,洞窟位置可能都开凿在山崖的底层。另外作为远离尘世的石窟,僧侣来到这里进行宗教活动,首先是要构筑适度的普通建筑来安顿基本的生活,而这种建筑出于坚固、遮蔽风雨、构筑简便等方面的考虑,依靠崖壁而建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如此,将进行修行的窟龛开凿的居住建筑附近也就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同时,在发展的初期,无论是僧侣或是石窟对外的影响都是很微弱,信众的数量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僧侣进行开凿建设所依靠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就很少,也无法在更高的位置开凿洞窟,这应该是各地石窟初期发展的基本规律。

当石窟发展到一定程度,其对外影响力达到一定的程度,石窟规模就会逐渐扩大。山崖下层位置的合适崖面已经被前期洞窟占据,在这种情况下,洞窟就需要向更高位置发展。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譬如僧侣为了保存经像,会将洞窟选择在较高的崖面上,或者是由于山崖的较低位置在多数情况下都会有比较浓密的树木遮盖,或者是存在过于靠近河岸的情况,这样的情况都不利于洞窟位置的选择,而为了在较远的角度都可以观瞻洞窟中的佛像,所以在位置选择时会选择在比较高的位置开凿。受到以上这些综合因素的影响,后期的洞窟都会选择在较高位置开凿,而在这种情况下,栈道就是必不可少的建造前提。古人首先通过栈道达到需要的工作高度,然后水平开凿一段工作平台。这是洞窟开凿的前期条件。

在距离地面3~5米左右位置开凿洞窟,一般是不需要栈道,因为是可以借助地面搭设简单的脚手架等进行开凿施工。但是在开凿完成后,拆除脚手架,就必须在洞窟口部位置有一个简单的平台,以便进去参拜,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需要借助栈道来搭设一个平台。

栈道在开凿技术方面相对简单,只需要在崖壁上开凿出合适的桩孔,然后将木梁安插到桩孔中,之后铺设木板就可以了。当然,要架设比较复杂的栈道比如宽度较大、需要有比较高的承载力、需要更高的稳定性等就需要更成熟的技术。但初期的栈道只要有简单的技术就可以完成。所以,就技术层面来看,栈道对石窟不存在技术困难,其技术性要求较低,不需要借助其他地区栈道技术,本地区从事与凿石相关的工匠都可以完成这样的工作。

当低层位置的崖面被前期洞窟占据后,后期开凿的洞窟就会向更高的位置发展,这种情况下,开凿和架设栈道就是前提条件,要把栈道延伸到适当位置的崖面,如此往复。这就形成了一个基本规律——后期开凿的洞窟是在前期洞窟栈道的基础上向上、向前延伸的,这样,开凿时间临近的洞窟往往是在一个区域,洞窟位置的布局都是以栈道为连接,这就形成了一个时代性区域,在考古研究中极为重要。

在洞窟开凿之时,栈道的功用是作为施工平台,进行材料运输、人员上下等,到洞窟内的塑像、壁画等完成之后,这个平台的功用就变成了道路的性质。参拜的信徒、僧侣必须通过栈道到达洞窟。而栈道由于本身的材料、结构等原因,是需要常年进行维护,这样的维护工作对单个洞窟的供养者是难以进行的,应该是由麦积山石窟的僧团负责日常性的管理维护。(www.xing528.com)

由于麦积山石窟周边森林覆盖率较高,故栈道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以附近的松、柏等为主要材料。按照一般的规律,采伐的木材因为含水率高、重量大,容易收缩,不易加工和操作安装,不可能随伐随用,所以当时的僧团或工匠组织应该是有提前伐木、备料的习惯,当然对于一些大型工程,如摩崖大佛的开凿,4窟、5窟等崖阁性洞窟的开凿,使用的木料量巨大,不太可能有现成的备料,就需要用采买的方法从周边区域购置。

关于开凿工匠来源问题,没有直接的资料,但是我们可以做简单的分析。现在我们看麦积山石窟的栈道工程量,当然是非常惊人的,其工程量相当巨大。但是这样的工程是经过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我们根据每个时代洞窟开凿的数量和该时代的年限,就可以发现,平均每年开凿的洞窟只有一至两个,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工程量,所以无论是开凿工匠或是塑造工匠,都是不可能以麦积山石窟的工程量作为自身基本的生活依靠。在这种情况下,开凿麦积山石窟的工匠也就不一定是居住在石窟附近的居民组成,不排除是来自于城区的、从事建筑工程的人员组成,人员基本构成有石匠、木匠等。当然,采伐木料、材料运输等一般性的工作是由石窟附近的居民组成是肯定的。

【注释】

[1]李合群:《中国古代桥梁文献精选》,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50页。

[2]郦道元:《水经注》,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第213页。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0月,第7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