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在古代的战争中,尤为重要,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一个出色的将领,一定能充分利用地利,克敌制胜。反之,一个失败的将领,则不能好好把握有利条件,往往坐失良机,铸成大错。
我们来看看宋楚之间的泓之战:公元前643年,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齐桓公去世,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出兵协助齐孝公取得君位。与此同时,楚成王趁机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中原地带。宋襄公不顾宋国弱小的现实,试图与楚国争夺对中原的控制权。公元前639年春,宋、齐、楚三国君主在齐国会盟,在宋襄公的强力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当年秋在宋国会盟。宋襄公轻车简从赴会,旨在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遭到楚王突袭被擒。鲁僖公出面斡旋,宋襄公才被释放。第二年,即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为报仇雪耻,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和反对,联合卫国、许国和滕国讨伐已经臣服楚国的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率军进攻宋国本土,宋襄公得到消息后,急忙把宋军撤到泓水抗击楚军。
楚军夜间到达泓水,天亮后才开始渡河,这一切,对岸的宋军看得清清楚楚。宋将向宋襄公建议道:“趁楚军过河之际,我们杀过去,一定能大获全胜!”宋襄公却说:“宋乃仁义之师,楚军渡河未竟就攻打的话,不合乎仁义。”宋将对襄公说:“宋军少,楚军多,等楚军渡完河再打的话,我们就很危险了。”宋襄公很自信地说:“宋军仁义有余,一定能像当年周武王打败殷纣王那样,以少胜多。”楚军已经渡河完毕,宋将又向襄公建议发起进攻,襄公还是不同意。按照当时作战的规矩,双方要鸣鼓列阵而战。宋襄公坚持说:“不鼓不成列!”在宋襄公看来,“半渡而击”是不仁义的,攻击未列好阵的对手也是不符合“仁义”标准的。所以,他坚持等待楚军渡完河、列好阵之后,再堂堂正正地开战。结果,兵力本来就弱的宋军一次又一次失去取胜的机会,最后被打得惨败,宋襄公也受了重伤,并因此丧命。但他依然坚持“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即在战场上不打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抓上了年纪头发斑白的人,这样才称得上是君子。(www.xing528.com)
泓水之战一百多年之后,孙子对春秋时代的战争做了许多精辟的总结。孙子主张两军对垒,以正合,以奇胜。而宋襄公偏偏试图以正胜,这是不符合军事理论的。孙子在本篇中提及水战时,应该“半渡而击”也许是宋襄公的鲜血换来的教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