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认为,战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付出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小的代价是什么?就是不战,不需要两军交战,兵不血刃。最大的胜利是什么?就是完胜,敌人的城池甚至整个国家,都不遭受任何损失和创伤,就能完好无损地收归己有。
“不战而屈人之兵”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晋文公攻原得卫的故事。晋文公攻打原国时,只带了十天的粮食,并跟大夫们约定在十天之内收兵。结果十天的期限到了,晋军却没攻下原国,文公鸣金后退,准备收兵离开原国。这时,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透露消息,说:“原国三天内就可攻下了。”群臣近侍向文公进谏说:“原国城内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耗尽了,君主还是暂且等一等吧。”文公说:“我和大夫们约定的是十天的期限,如果时间到了还不撤离的话,我就会失信。以失信为代价,即便得到原国,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于是晋国撤兵离开。原国人听说了,纷纷议论道:“有像文公那样守信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原国主动投降。卫国人听了此事,也说:“有像文公那样守信的君主,怎能不归顺他呢?”于是卫国也投降了。晋文公攻原得卫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也创造了不战而胜的典型案例。
如果被情势所逼,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开战,但是要尽量以最小的代价夺取胜利。除了斗勇,更要斗智。斗智,就是要远交近攻,争取外援,孤立敌国。
春秋时期还有一位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君主,他就是郑庄公。郑庄公最擅长远交近攻,从外交上孤立敌国。公元前714年,郑庄公假周天子之命,召集诸侯讨伐宋国。郑庄公出兵的理由是宋殇公没去朝见周天子,失礼于周王室。事实上,自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室衰落,各国诸侯不按周礼朝拜天子已属常事,郑庄公不过是为攻打宋国找了个借口。因为郑国与宋国、卫国之间本有深厚的矛盾,郑庄公也只是趁机攻打自己的敌人。
郑国与宋国之间的矛盾是这样产生的:宋国位于郑国以东,当初宋国新君即位时,公子冯争夺君位失败后逃到郑国,郑庄公收留了他,这引起了宋殇公的不满,郑国和宋国因此而结怨。公元前719年,卫国的州吁杀死了同父异母的兄弟,自立为君。为赢得诸侯承认并稳定国内民心,他建议宋殇公与自己联手攻打郑国,并除掉公子冯,这正合了宋殇公心意。当时,卫国正与陈、蔡两国交好,于是卫、宋、陈、蔡等国便于这年夏天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郑国都城东门。就在这场“东门之役”中,郑庄公老谋深算,巧妙解围。但郑国依然处于可能被宋、卫两国夹击的危险境地。(www.xing528.com)
郑国与卫国之间的矛盾的起源是:当初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在其母亲的纵容和支持下密谋夺位,郑庄公及时发现并挫败了这一阴谋,并杀死了弟弟共叔段,幽禁了母亲,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却逃到了卫国。卫桓公不但收留了公孙滑,还帮他夺取了郑国的廪延。之后郑、卫两国的矛盾日趋恶化,宋、卫两国成为郑庄公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 717 年,宋国侵犯邾国,邾国向郑国求救,这刚好给郑国提供了机会。郑庄公便派兵伐宋。宋国急忙向鲁国求救,但因为派出的使者愚蠢,不但没有搬来救兵,还惹怒了鲁隐公。郑庄公得到消息后,连忙派使者去鲁国交好,承诺归还之前侵夺的本属于鲁国的土地——抓住时机,拉拢贿赂,化敌为友。宋国被鲁国拒绝后,转而向齐国求助,齐国答应出面调停郑、宋两国之间的冲突。郑、宋两国的矛盾,原本难以调和,但由于齐国实力强大,郑庄公只得给齐国面子,答应接受调停。郑庄公与鲁国、齐国周旋,目的都是为了切断宋国的外交,这正是孙子所谓的“伐交”,即郑庄公实施远交近攻计划的第一步。
公元前 714 年,郑庄公见时机成熟,便联合齐、鲁两国一起讨伐宋国,这是郑庄公实施远交近攻计划的第二步——“伐兵”。
郑、鲁、齐三国军队进攻宋国,宋国联合卫国加以抵抗。但宋卫联军根本不能与郑、鲁、齐三军抗衡,连吃败仗,他们终于意识到不能跟郑、鲁、齐三军正面较量,便乘郑国国内空虚之际进攻郑国,接着攻打戴国。郑庄公把侵占的郜邑和防邑送给齐国和鲁国,自己率兵返回,途经戴国时,歼灭了戴、宋、卫三国军队,顺道灭了郕、许两国后,再次攻伐宋国,大败宋军,宋、卫两国被迫向郑国求和。郑国屡战屡胜,威势大增,郑庄公从此便取得了霸主地位,这都源于郑庄公完美的“远交近攻”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