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形式——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形式——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先后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建在延安城北,全院分成乳儿部、婴儿部、幼稚部、小学部,共有教职员工30人,其中女职工21名,男职工9名,来自全国各地。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既保证了儿童的安全和教育,又支援了革命。

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形式——中外学前教育简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边区政府先后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

(一)寄宿制的托幼结构

寄宿制的托幼机构,一般由边区政府主办,主要招收前方战士和烈士的子女及后方干部的子女。如陕甘宁边区第一、二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等。

陕甘宁边区第一保育院建在延安城北,全院分成乳儿部、婴儿部、幼稚部、小学部,共有教职员工30人,其中女职工21名,男职工9名,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3人,师范毕业的19人,中学6人,医专1人,小学1人。延安第一保育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相对较好。

(二)日间托儿所

日间托儿所是指由某一机关、工厂、学校、部队等单位自办的托幼机构。这种托幼机构一般设在本单位,招收本单位职工子女入托,孩子白天入托,晚上回家。当时的中央党校、中央组织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中国女子大学、被服厂、银行等,都办过日间托儿所。

(三)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

母亲变工托儿所、哺乳室是根据劳动妇女的需要,母亲们自己组织起来,轮流值班或请老人照看幼儿的一种形式。这种机构在江西苏区很普遍,1934年已建立的227个托儿所,就是春耕农忙时建立起来的,管理孩子的母亲专门养护孩子,她们的生产任务由送托孩子的母亲分担,以方便更多的妇女参加农业生产。

(四)化整为零的托儿所

这种托儿所在晋、冀、鲁、豫根据地最多。它的特点是:当局势稳定时,孩子们便集中由托儿所或幼稚园培养,敌人扫荡时,托儿所化整为零,保教人员与孩子分散在老百姓家中,由群众来掩护,以免受到敌人迫害。托儿所工作人员看望孩子,则化装成货郎卖货或亲戚走访。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既保证了儿童的安全和教育,又支援了革命。同时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锻炼了一批优秀的、特殊的教师队伍,为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骨干力量,奠定了基础。(www.xing528.com)

【小故事】

洛杉矶托儿所里的故事

当年的延安有个赫赫有名的托儿所——洛杉矶托儿所。该托儿所前身是中央托儿所,成立于1940年,主要收养革命烈士和抗日将士子女。托儿所成立之初,条件非常艰苦。后在宋庆龄“保卫中国同盟”的名义下,及时联络到洛杉矶爱国华侨及国际友人,开展了募捐活动,许多普通美国民众纷纷解囊捐款捐物。为了感谢洛杉矶侨胞和美国友人,中央决定将“中央托儿所”改名为“洛杉矶托儿所”。

黄土高坡的甜蜜印象

托儿所成立之初,没什么玩具,罗小金(后来的李铁映)便常领着小朋友们从窑洞前的土坡上滑下去、爬上来,爬上来、滑下去,将陕北的黄土高坡改造成了土滑梯。尽管他们玩自制土滑梯,也曾被园长批评,但是时隔多年,当罗小金变成后来的国务委员、国家体改委主任李铁映时,还对当年在托儿所度过的幸福快乐童年,留有甜蜜而难忘的印象。

行军途中的小宣传员

毛主席曾把洛杉矶托儿所的孩子们接出来一起过新年,除了吃糖果花生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看大戏。当时在延安大广场,正在上演《兄妹开荒》,讲的是兄妹开荒大生产,支援前线打鬼子的故事。孩子们一边看戏,一边还学着剧中的动作。后来在行军途中,孩子们每到一处,都给当地的老乡们演戏、唱歌,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孩子们并没有刻意排练,只是开心投入地看过几次,便能有模有样地模仿到位,成了行军途中的小宣传员。

小玻璃片中的大乐趣

大力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非常活泼,经常想出些新点子玩。一次,一位叔叔送给他一块红色的碎玻璃片,叔叔把玻璃片的边缘用石头磨得很光,以免割伤他的手。从此,红色玻璃片成了大力的宝贝,透过玻璃片,他看到了另一个美丽的世界,那个世界是粉红色的,显得美丽、温柔、奇妙无穷。自从有了这块玻璃片,大力成了孩子王,大家都想透过这个充满魔力的玻璃片,去看看另一个彩色的世界,于是争着用自己手中珍藏的宝贝去与大力交换,有子弹壳粒、糖果、小石子、彩色的毛线绳。每当这时,大力总是提醒小朋友,轻点、轻点,像个小大人儿似的,非常得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