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发展特点,注重个别差异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发展特点,注重个别差异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今人认真反思、学习和肯定的。王守仁从儿童的性情出发,主张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鼓舞儿童兴趣,促进儿童生长。(三)关于“随人分限所及”的思想主张王守仁承认并注重儿童个别差异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资质各有不同,主张教学应因人而异,根据儿童不同的资质、才能、智力发展水平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适应发展特点,注重个别差异

纵观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今人认真反思、学习和肯定的。

(一)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核心

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的核心是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的发展水平,这一见解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成长的特点,适应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绝不能压迫他们,束缚他们。这一点今天所有的学校教育工作者都清楚,然而王守仁生活的年代是明中期,他能有这样的认识和看法反映了他的能力与勇气。在我国封建社会,儿童历来被视为大人的缩影,儿童被看作是“小大人”,因此,幼学之事,即具大人之事,读书明理,长幼无异,在教法上训蒙如训成人,很少会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王守仁从儿童的性情出发,主张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鼓舞儿童兴趣,促进儿童生长。这种见解说明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建立在对儿童生理、心理认识的基础上的,是他尊重儿童、视儿童为具有完整人格和尊严的人的体现。这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二)关于“嬉游”的儿童教育手段

王守仁提倡儿童教育要根据儿童“乐嬉游”的特点开展。“嬉游”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是儿童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最适合并最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现代研究已证明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游戏活动在今天的儿童教育中也占有重要分量。王守仁关于“乐嬉游”的见解在今天看来也不失其积极意义,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www.xing528.com)

(三)关于“随人分限所及”的思想主张

王守仁承认并注重儿童个别差异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资质各有不同,主张教学应因人而异,根据儿童不同的资质、才能、智力发展水平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他又从“随人分限所及”观点出发,提出了要使儿童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这些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也是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应具有的观念。

(四)关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王守仁虽然还不可能科学地认识和解释教育对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但他所采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又确实起到了促进儿童多方面发展的作用。他选择以“歌诗”“习礼”“读书”为教育内容,并且动静搭配,采取轮班组教学和集体会歌比赛相结合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学。他的这些做法不仅使儿童学到了知识,培养了德性,还发展了儿童的志趣和体魄,使儿童的体与脑、智力与情趣都得到了和谐并进的发展。他的轮班组教学形式还为儿童创造了相观而善的条件,会歌等比赛形式又能激发儿童的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同时这些做法也是他对传统封建教育强调体罚、注重呆读死记的尖锐批判的重要体现。他的这种批判精神和对儿童的尊重都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