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常规的培养
常规,一般是指生活规则和行为规则,用以约束人的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我国封建社会对儿童生活常规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使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的核心在于辨名分、定尊卑,使君臣、夫妇、长幼、上下各有等级差别,从而确定各类人际关系的准则及相应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安守本分、循规蹈矩,从而稳定整个社会秩序。
古代关于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基本上都是为封建礼教服务。生活常规总的原则是谦卑、恭谨、稳重。南宋学者吕祖谦说:“教小儿先教以恭谨、不轻忽。”朱熹也说:“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
1.在儿童自身的行为举止方面
古代对儿童的坐、立、行、跪拜、起居、饮食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坐应齐脚、敛手、定身端坐,不得靠椅背、伸腿、跷腿、支颐(手托腮)及广占坐席。
2.在饮食方面
在饮食方面约束则更多,如不得抢先、拖后,不得挑食、拨食、撒饭、剩饭,吃饭时不得说话、左顾右盼、手足乱动等。总之,目的就是使儿童自幼要动静有度、举止端雅。
3.在与长辈的关系方面
长辈召见时,朱熹《童蒙须知》中说:“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欲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到了长辈面前,“立必正方,不倾听”;求见长辈时,《礼记·曲礼》中要求儿童去长辈之屋时,“将上堂,声必扬”,也就是事先要发出声音使长辈有所准备,不可突然推门而入。
4.在卫生习惯方面
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也是古代培养儿童家庭生活常规的重要内容。朱熹在《童蒙须知》中说:“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正,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清人朱柏庐也要求子弟“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这些生活常规适用于所有的晚辈子弟,而对他们的训练则是自幼开始的。其中充斥着封建礼教的内容,形式化色彩浓厚,许多要求也是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如禁止跑、跳、高声喧哗、嬉笑等,这都是对幼儿天性的遏制。这种教育、训练的结果是要把儿童变成小大人。据说司马光七岁时已“凛然如成人”,这样的发展未必是好事。当然,古代对儿童生活常规的严格要求也并非一无是处,要求儿童懂得尊敬长辈、体贴他人,不恣情任性,都是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的。
【小故事】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二)道德教育
古人认为,对儿童的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孝悌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孝悌之道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
“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突出了家长的绝对权威。同时,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孝经·纪孝行》中说:“孝子之事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对幼儿进行“悌”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儿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悌”的教育的典型事例屡被引用。
2.立志
中国古代教育家都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立志报国作为首要教育内容。如南宋岳飞幼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勉励他立志爱国,报效朝廷,后来他成为民族英雄。
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儿童立志向学方面,古代还流传下来很多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等,都成为父母教育孩子勤奋用功的好教材。
再如古代有“抓周试儿”的风俗,当婴儿满周岁时,将弓、纸笔、针线、食物、钱币等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物品放在他面前,看他抓什么,虽然这种试验没有科学性,但反映了当时家长对孩子未来志向的关注。
3.行善
善,在封建社会主要是指合乎道义、合乎礼仪的事。由于儿童年幼,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善事,故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幼儿行小善戒小恶,积小善以成大德。
东汉学者王充说:“子出生意于善,终于善;出生意于恶,终于恶。”所以必须自幼“使之为善”。三国时刘备遗诏教训后主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贾谊《新书》记载,春秋时楚国宰相孙叔敖,幼年时一次在外面游玩,见到一条两头蛇,回家后向母亲哭诉:“我听说见到两头蛇的人必死,今天我见到一条两头蛇,恐怕我活不了多久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别人再看见它,已将它打死埋掉了。”母亲说:“你不必担心,凡积德行善的人,老天爷会予以保佑的。”后来孙叔敖成为清正廉明、忠义善良的一代名臣。这是我国古代鼓励儿童自幼行善积德的典型家教故事。
4.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幼儿天性纯洁美好,但由于不正确的影响或幼儿自身因为自夸或害怕惩罚,有时也会说谎,如果对此不加以良好的引导,便是日后欺诈之心或欺诈行为的萌芽。因此,古人十分重视幼儿的诚信教育。要求对儿童“言语问答,教以诚实,勿使欺妄”。一旦小孩子由于某种原因说谎时,父母应该及时训诫,予以纠正,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度出现。宋代司马光吃核桃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5.崇俭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封建社会的儿童自幼就接受节俭的熏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生活节俭被当成一种美德。为了培养儿童的简朴生活习惯,对于儿童的饮食与衣着,古人都主张不能太讲究。如《礼记·曲礼》中规定:“童子不衣裘裳。”不仅仅因为古人认为穿着过暖不利于儿童健康,更重要的是“恐启其奢侈之心,长大不能改也”。李世民虽身为帝王,仍告诫儿子李治:“奢俭由人,安危在己。”
【小故事】
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1.孟母
孟子的母亲仉氏,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毫不放松,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孟母三迁
孟子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就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的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都一一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2.欧母
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自幼跟随守寡的母亲长大。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但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可想而知。(www.xing528.com)
以荻画地
欧阳修的母亲家穷志不穷,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时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后来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但有一件事他一直不明白,母亲如何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讲起了欧阳修父亲的为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着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3.岳母
岳飞的母亲姚太夫人,作为母教典范和妇女楷模,在国家危亡之际,励子从戎,精忠报国,被传为佳话,世尊贤母。
岳母刺字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岳飞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4.陶母
陶侃母亲谌氏,古代饶州(今江西鄱阳)人,是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封坛退鲊
陶侃是晋代名将,少时在浔阳做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少小离家在外,谨记母训,陶侃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待人和善、颇有人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拿来一坛糟鱼给他食用。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返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地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陶侃的一生业绩浸透了陶母谌氏的言传身教。
(三)早期的知识教育
由于“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文化知识教育便成为古代众多家庭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元代学者杨亿在一篇文章中曾说“或未通外傅,已通群集”,可见一些儿童还没上学,在学前阶段就已经博览群书了。封建社会家庭对幼儿实施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是教他们识字、读书,学习一些名诗、名赋、格言等。
1.识字
识字是文化知识教育的重点与起步阶段。在有条件的家庭中,幼儿的识字教育一般在3~4岁便已开始,并且有的家庭还很注意研究识字教学的方法。
清代学者蒋士铨4岁时,其母“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即撇)、磔(zhé,即捺)、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以竹丝代笔合成字,不仅能引起儿童兴趣,而且对于儿童清楚字的笔画结构亦有益处。
王筠《教童子法》中指出:“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识日月字,即以天上日月告之。识上下字,即以在上在下之物告之,乃为切实。纯体字既识,乃教以合体字。又须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
幼儿识字启蒙教育的字书教材比较有名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它们流传极广,甚至为朝鲜、日本所学习。这些字书虽不是专为家庭幼儿教育而编,但实际上许多家庭已经将它们作为家教识字课本,原因在于这些教材编得生动活泼,而且均采用韵语,或三言句,或四言句,句短合仄,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幼儿诵记。此外,它们虽都按集中识字编排,但并非字的机械组合,而是把它们巧妙地组成富有思想意义的句子,由此介绍日常生活常规、自然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教育等。从严格意义上讲,它是分散与集中识字相组合的教材,这种编写方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2.诗赋
由于诗赋是科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故在家庭中极为重视对幼儿进行诗赋知识的启蒙。当时在家庭中主要是选择汉赋中的某些名篇、唐宋诗词中的某些名家作品让幼儿背诵。最为常见的教材有《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和北宋汪洙的《神童诗》等。
3.学风
古代家庭教育注重使幼儿养成乐学、勤学的学风。家长常常鼓励幼儿要从小立下大志,以此作为勤学苦读的目标和动力。三国时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视志向为成才的前提与保障。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中写道:“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同时,古人还根据不同孩童的资质进行鼓励向学。“极慧者,必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极钝者,必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倦者,必加以礼貌(如习礼、呼字之类),则不鄙;稍长,必励以蒙工(如理书、默书之类),则不佻。”主张教学应有针对性,并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
不过一些学者也不主张过早地给儿童进行知识教育,如朱熹指出:“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也就是说,儿童应首先学会保持衣服鞋帽的整洁,其次是言行举止合乎规范,再次是料理好环境卫生,最后才是读书写字。可见朱熹认为儿童教育的重点仍然在良好生活习惯和日常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上,书本知识的学习只是在“有余力”时进行。显然这种思想仍然是服务于封建礼教的要求,但从当代学前教育的理论来看,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四)身体的养护
古代许多家庭也注意对儿童教养结合的问题,关注婴幼儿的身体保健工作。
1.食勿过饱,穿勿过暖
许多中医学者反对婴幼儿过饱过暖,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千金方》中说:“乳儿不可过饱,饱则滥而呕吐。”宋代著名的儿科医学家钱乙主张:“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明代许相卿说:“婴孩怀抱,毋太饱暖,宁稍饥寒,则肋骨坚凝,气岸精爽。”薛凯《保婴撮要·养护》中提倡要使婴幼儿“敷见风日”,若此,“则直气刚强,肌肉致密,若藏于重帏密室,或厚衣过暖,则筋骨软脆,不任风寒,多易致病”。
2.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古代家庭要求照看子女应细心,注意安全,避免跌落和惊吓。明代医生薛凯在《育婴家密·鞠养以慎其疾》中指出,小儿“能坐、能行,则扶持之。勿使倾跌也”。万全在《万氏家藏育婴家密》中告诫:“凡小儿嬉戏,不可妄指他物作虫、作蛇。小儿啼哭,不令会装扮欺诈,以止其啼,使神志混乱。”
纵观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涵盖了德、智、体等诸方面,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内容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了教育的连贯性。但古代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又是偏颇的,它过于突出德育与智育,而且许多繁杂的教育内容过于成人化与教条化,使幼儿难以承受,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儿童的天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