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知识背景】学前教育实训指导:幼儿日常注意事项

【知识背景】学前教育实训指导:幼儿日常注意事项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应着重对幼儿进行提示和检查,并提醒幼儿洗手后要保持手的清洁,不能乱摸其他东西。⑤对身体弱或有特殊需要的幼儿,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为幼儿准备床铺的时候,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做安排,并及时通知家长为幼儿调换薄厚适宜的被褥。禁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幼儿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在幼儿入睡前应提醒他们大小便。对全托的幼儿,教师更应帮助其顺利渡过睡眠这一难关。

【知识背景】学前教育实训指导:幼儿日常注意事项

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它主要包括进餐活动、午睡活动、盥洗活动、如厕活动等。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尚不成熟,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自我调节方面还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安排幼儿的生活活动,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和游戏。

一、进餐活动

(一)进餐准备

幼儿的进餐活动应在整洁、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做好餐前准备工作。餐前准备分为两个方面:

1.物质准备。①进餐前半小时左右结束角色或区域游戏,请幼儿收拾玩具,整理活动室。教师安排餐桌,用消毒水擦拭餐桌,分发碗筷、餐巾。碗筷的摆放有统一要求:饭碗靠近桌沿,菜碗放在饭碗的前面,筷子放在碗的右边,餐巾放在碗的左边。中班、大班可以安排值日幼儿协助教师分发餐具。②组织幼儿如厕、洗手。对小班幼儿,教师应帮助他们卷衣袖,并认真仔细地组织、指导他们如厕、洗手。可以引导幼儿边唱儿歌边洗手,这样有利于他们掌握洗手的正确顺序和方法,从而把手洗干净,避免幼儿玩水或洗不干净手的情况出现。对中班、大班幼儿,可以要求他们相互帮助卷袖子,并在洗手后擦干手上的水,不要胡乱抓一下毛巾就跑掉。教师应着重对幼儿进行提示和检查,并提醒幼儿洗手后要保持手的清洁,不能乱摸其他东西。

2.心理准备。①在幼儿等待进餐期间,可以放一些优美、轻松的音乐或故事,也可以做一些安静的语言或手指游戏,安抚幼儿的情绪,培养幼儿安静地等待同伴一起进餐的习惯。②进餐前,教师还可以向幼儿介绍当天的食物,以此引起幼儿的食欲,帮助他们克服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③对于吃饭较慢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提前进餐。第一碗饭可以给他们少盛些,鼓励他们吃完后再添饭。

(二)进餐过程

幼儿进餐时,其所在的环境应是安静、愉快、轻松的,而不是令他们感到紧张、压抑的。教师应认真细致地观察幼儿的进餐情况,如餐具的使用方法(特别是中班、大班幼儿使用筷子的方法),幼儿进餐时的坐姿,幼儿嚼、咽食物的方法及进餐时的情绪状态,等等。对进餐情况不佳的幼儿,教师应先弄清楚原因,是否因为幼儿身体状况不好或是进餐方法不对,然后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给予照顾或指导、帮助,切勿大声呵斥幼儿。①幼儿若要添饭,要求他们把碗里的饭吃干净,把嘴里的饭咽下去,不要拿着勺子或筷子来添饭。②对吃得太快和体型较肥胖、饭量较大的幼儿,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③对吃饭慢或饭量小的幼儿,要注意特别照顾。④不要随意催促幼儿快吃,也不要不问原因就任意批评吃得慢的幼儿,更不要举行类似“比一比谁吃得快”的比赛活动。⑤对身体弱或有特殊需要(如生病或对某种食物过敏等)的幼儿,要告知厨房做病号饭。在进餐过程中,对小班幼儿应注意主要培养他们独立进餐的习惯和进餐的技能;对中班、大班幼儿则应注重他们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三)进餐结束

进餐结束后,可以举行“谁的小碗最干净”“比一比哪桌最干净”“谁是爱惜粮食的好娃娃”之类的比赛,培养幼儿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然后要求幼儿收拾自己的餐具,将其放到指定的地方,并把椅子轻轻放回去。小班幼儿可以先吃完先离开;中班、大班幼儿进餐结束后,则可以请值日生专门在指定地点收拾整理餐具。进餐结束后,引导幼儿养成饭后洗手、漱口、擦嘴的好习惯,对先吃完的幼儿,可以请他们看看图书,在自然角玩耍等。若班上有生病的幼儿,教师还应协助保健教师按时定量给病儿服药。

二、午睡活动

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对他们身体、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睡眠准备

幼儿睡觉前,教师应做好准备工作,开窗通风换气、拉好窗帘、铺好床铺等,为幼儿创设舒适、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睡眠的准备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1.物质准备。冬天和夏天可以打开空调,适当调节寝室的温度,但一定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通。夏天幼儿入睡时若打开窗户或电扇,要注意风量适度,不要让风直接对着幼儿的头部吹。为幼儿准备床铺的时候,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做安排,并及时通知家长为幼儿调换薄厚适宜的被褥。应在幼儿睡前检查床铺上有无杂物。禁止幼儿将小绳、橡皮筋串珠、纽扣等物品带进寝室,以免幼儿将之塞入鼻子、耳朵,造成危险。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季节、气温穿合适的衣服入睡,如夏季穿短裤背心,春、秋季穿一条棉毛裤和一件棉毛衫,冬季可以穿一件薄毛衣和一条薄毛裤。对中班、大班幼儿,要求他们自己脱衣服和鞋袜,并将其叠整齐,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小班幼儿则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个别指导。在幼儿入睡前应提醒他们大小便。

2.心理准备。睡前可组织幼儿散步或进行安静的游戏活动,使他们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平静。有些小班幼儿会有恋家、恋床、恋物等表现,比如要抱着家中的枕头或要摸着大人的脸、耳朵、头发等才能入睡。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可给予特殊关照,允许他们一开始保持自己的入睡习惯,并陪伴他们入睡,慢慢帮助他们改变和克服这样的习惯。对全托的幼儿,教师更应帮助其顺利渡过睡眠这一难关。教师不应用惩罚睡觉或独自睡觉来恐吓和惩罚幼儿,不应对幼儿说“你再不听话就让你去睡觉”“你再不赶快睡觉,待会儿其他小朋友起床,你就不要起来了,爸爸妈妈来接也不让你走”之类的话。

(二)睡眠过程

幼儿睡觉时,教师要时刻关注他们的睡眠情况,如睡姿是否正确、是否盖好被子等。对入睡晚或入睡困难的幼儿,教师应坐在他身边,小声督促他尽快入睡。对爱做小动作的幼儿,教师可以握住他的小手陪他入睡。注意不要影响到其他幼儿。对生病的幼儿,教师尤其要细心照顾,对他们体温的变化、是否咳嗽、是否呕吐等情况要时刻关注,细心护理。对幼儿的夜间睡眠,教师要了解幼儿夜间小便的习惯和时间,提醒他们起来小便。对尿床的幼儿,教师要细心照顾,并找出尿床的原因,如是否睡前太兴奋或身体不适等,不可因此斥责幼儿或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等情绪。

(三)睡眠结束

睡眠结束后,小班幼儿可以逐个起床,让身体弱需要睡眠的幼儿和入睡晚的幼儿多睡一会儿。中班、大班幼儿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起起床,并学习自己整理床铺。教师在幼儿起床前要提醒他们“今天外面风很大,请你们多穿一件衣服”“今天天气很热,你们可以不穿长袖衣服”等,请他们根据天气增减衣物。要鼓励先整理完床铺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整理床铺,也可以请幼儿相互帮助整理衣物,如扣纽扣、拉拉链、系鞋带等。幼儿起床后应先组织其上厕所、喝水,稍作调整后,再组织他们进行户外活动。

三、盥洗活动

在幼儿结束玩沙、玩泥等活动后以及餐前、便后,教师要组织他们进行盥洗活动。

(一)盥洗设备

盥洗室要安排合理,要较为宽敞。幼儿的洗手池、便池、毛巾架等要适合其身高、体型。盥洗室内应常备肥皂、毛巾、卫生纸等物品。便池、水龙头的数量要足够幼儿使用。幼儿的盥洗设备、物品应与成人的分开。盥洗室的地面要防滑,挂钩、钉子应钉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以防幼儿滑倒、撞伤。洗衣粉、消毒水等物品的放置要安全、隐蔽,以防幼儿误碰误食。盥洗室要保证干净无异味,定期消毒。幼儿的毛巾等物品要常洗常晒常消毒。

(二)盥洗活动指导

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教会幼儿正确的盥洗技能,如洗手、洗脸的程序,使用便池的方法,以及中班、大班幼儿便后自己擦拭的技能。要合理安排幼儿盥洗的时间。在盥洗活动中,教师应对幼儿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1.有秩序地排队如厕、洗手,不推不挤。

2.不在盥洗室内大声喧哗吵闹,不妨碍他人如厕、洗手,不在盥洗室内追跑嬉戏。

3.不玩水和肥皂。

4.洗完手后要把手上的水在水池中甩掉再离开,不把水甩到别人身上或地上。

四、入(离)园活动

(一)入园的常规要求

1.对教师或保育员的常规要求:

(1)提前到班里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活动室要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根据气温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工作。门窗桌椅要湿性擦拭,室内外环境要保持整洁。准备充足的图书、玩具供幼儿在晨间活动时间自由选用。

(2)热情接待家长,并与家长进行简短交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及要求。幼儿衣物、药品等要交接清楚。

(3)亲切地接待幼儿,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了危险品。对幼儿的皮肤、五官、精神状况进行认真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对幼儿的仪表和礼貌等也要提出要求,如见到老师和小朋友要问好,有礼貌地和家长说再见等。

(4)安排丰富多彩的晨间活动,各类游戏和玩具材料应该让幼儿自由选择,使幼儿保持情绪稳定、愉快。

(5)指导中班、大班幼儿的值日工作,如热情地为小朋友服务,做事认真,协助教师管理自然角和整理玩具柜,写气象日记等。

(6)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做好教育谈话,提出要求,组织幼儿收拾好玩具等。

2.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小班:

(1)高高兴兴来幼儿园,会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能向家长说再见。

(2)愉快地接受晨检。

(3)能在成人的帮助下将衣物放到指定位置。

(4)在成人的指导下,能愉快地参与到各种游戏及活动中去。

中班:

(1)衣着整洁、愉快地来园,能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

(2)愉快地接受晨检。

(3)学会将脱下的衣物叠放在指定位置。

(4)主动参与各种游戏和活动,活动结束时整理好玩具。

(5)轮流做值日生工作。

大班:

(1)衣着整洁、愉快地来园,热情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有礼貌地与家长说再见。

(2)主动而愉快地接受晨检。

(3)独立地脱下外衣等衣物,叠放在指定位置。

(4)自由、安静、友好地参与到各种游戏和活动中,活动结束时迅速整理好玩具。

(二)离园的常规要求

1.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1)离园前,教师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谈话,同幼儿一起回顾一天的生活,表扬好人好事;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时应注意的事项。

(2)检查幼儿的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物品。

(3)家长来接幼儿时,可与家长稍做沟通,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对未能及时接走的幼儿,应组织适当的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4)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2.对幼儿的要求: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

五、喝水活动(www.xing528.com)

(一)喝水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1.懂得喝水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2.喜欢喝白开水,逐步做到主动喝水。

3.在取放杯子、接水、喝水的过程中能正确使用口杯。

4.能独立喝适量的水。

5.养成安静、有序喝水的良好习惯。

6.在成人指导下,学习根据身体需要适量喝水。

7.知道按时喝水,遇到特殊情况能及时喝水。

(二)喝水活动的教师指导要点

托、小班幼儿:

1.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30℃左右)的白开水,为托班幼儿接好半杯水(约100毫升),在摆放幼儿口杯时,注意口杯把手朝外,方便幼儿拿取。

2.幼儿手脏时,帮助幼儿洗干净手。

3.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喝水的愿望,组织幼儿轮流喝水,每4~5名幼儿一组。

4.提醒幼儿端取自己的口杯喝水,指导小班幼儿有序、独立接水,提醒幼儿接水时眼睛看着口杯,接半杯或三分之二杯水。

5.指导幼儿握好杯把,端稳口杯,轻轻走到喝水区,一口一口慢慢喝,提醒幼儿不要把水洒到衣服或者地面上。

6.提醒幼儿安静喝水,及时肯定幼儿良好的喝水行为,对说笑、打闹的幼儿给予指导和纠正。关注幼儿嘴巴或衣服的前胸部位是否有水迹,及时用毛巾帮幼儿擦干或更换晾晒。

7.鼓励幼儿喝完杯中的水,注重发挥教师自身或幼儿同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喝水困难的幼儿共同喝上足量的水。引导幼儿将口杯放到固定位置。

8.准确把握幼儿的喝水量。通常情况下,每位幼儿每天在园大约喝水600毫升。特殊情况时,比如身体不适、运动后出汗过多、天气炎热等,要给予特别照料,适当增加喝水量。

9.注意把握喝水时机。在上午10点左右、户外活动后、午睡起床后、下午3点到4点之间,及时组织幼儿喝水。

10.幼儿不小心洒水时,及时擦拭地面,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在盥洗室用不同标记或图案划分出等待区、接水区、喝水区,培养幼儿有序喝水的常规。

中、大班幼儿:

1.为幼儿准备温度适宜的白开水(30℃左右)。

2.组织幼儿喝水前洗干净手。

3.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式端取口杯,接适量的水。

4.关注幼儿喝水情况,对聊天、打闹、拿着杯子乱跑的幼儿及时提醒和引导,及时表扬幼儿有序等待以及在固定的区域安静喝水等良好的喝水行为。

5.帮助幼儿了解喝水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学习根据身体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喝水量。比如,感冒发烧、小便发黄、天气炎热、吃了较干硬食物后要增加喝水量,饭前半小时内不要喝水,运动后休息一会儿再喝水等。

6.提醒幼儿喝完杯中的水后,将口杯轻轻地放到固定位置。

7.引导中班幼儿发现地上有水时,及时告知教师;指导大班幼儿尝试清理地面,保持地面干燥。

8.提醒幼儿及时用毛巾擦拭嘴上的水迹或更换被水洒湿的衣服。

9.引导幼儿讨论、制定喝水规则,使幼儿愿意遵守喝水规则。

六、如厕活动

(一)如厕活动对幼儿的常规要求

1.懂得在园如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不紧张、不拒绝。

2.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知道自己如厕或告知成人,能及时排便。

3.能自己脱裤子、提裤子,大小便入池,便后自理。

4.定时排便,便后冲水,便后洗干净手。

5.知道在厕所逗留、玩耍有危险,能安静、有序如厕。

6.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二)如厕活动的教师指导要点

托、小班幼儿:

1.用接纳、平和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如厕行为,营造宽松、安全、和谐的如厕氛围,及时满足幼儿的如厕需要。

2.做好如厕物质准备,保持厕所地面干净,空气清新,保持便池干净、无异味,提供数量充足、大小适宜的手纸。

3.带领幼儿认识男女厕所环境、器具,了解器具的使用方法。

4.组织幼儿分别进入男、女厕所有序如厕,帮助或指导幼儿便后洗手,条件受限的幼儿园可以安排男女幼儿错时如厕,适时对幼儿进行性别认知和性别认同的引导。

5.全程关注幼儿如厕过程。帮助或者指导幼儿学习脱裤子、提裤子、便后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学习使用坐式、蹲式便池。

6.托班幼儿便后擦屁股要以教师帮助为主,从小班开始逐步过渡到边帮边教,直至幼儿能够自理。

7.掌握全班幼儿大小便规律,培养幼儿按时、及时排便的习惯。对憋便、尿床、尿频的幼儿耐心引导,对拉裤子、尿裤子的幼儿,态度和蔼地安抚其情绪,消除幼儿的紧张与不安,同时用轻柔的动作帮助幼儿擦洗身体,更换衣服,快速清理有便迹的衣服。

8.随时将便池内的尿液冲刷干净,观察便池台阶上是否有尿液、地面是否有水迹,及时清理厕所卫生,保持厕所清洁与安全,避免幼儿滑倒摔伤。

9.提醒幼儿不在厕所逗留、玩耍,帮助或者指导幼儿便后使用肥皂把手洗干净。

10.根据幼儿实际需要及厕所设施条件,在厕所地面、墙面、栏杆扶手、便池等位置张贴图片或者标记,如提裤子的方法步骤、擦屁股的流程图、蹲式便池上的脚印等,引导幼儿正确、有序如厕。

11.了解幼儿在家大小便习惯,请家长为幼儿准备1~2套舒适的衣服带到幼儿园,以备幼儿拉裤子、尿裤子后及时更换。

12.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如厕情况,指导家长重视家庭中的如厕教育。

中、大班幼儿:

1.请值日生协助做好如厕前地面、空气、便池、手纸等的准备工作。

2.组织男孩、女孩轮流如厕,有序做好脱裤子、提裤子、排便入池,便后自理,便后洗手等工作。

3.对幼儿如厕过程中存在的喧哗、嬉戏、聊天、争抢厕位等个别问题及危险行为,及时进行引导和教育。

4.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幼儿节约手纸、手纸入桶、便后冲水等良好行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

5.注重引导幼儿了解大小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健康生活方式

6.引导幼儿做好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活动前的如厕准备。

7.带领幼儿讨论制定班级如厕常规、如厕文明公约等规则,并张贴在厕所或园区内,提示幼儿自觉遵守。

8.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如厕的情况,对于那些便后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还要重点指导家长对他们的引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