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是偏正短语,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属于科普文,运用简洁、严密、明晰的语言,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还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是梁思成建筑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情趣。面对这篇课文,我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归纳、整合,进而获得知识技能和学习愉悦的方法。其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收获较大。
我的教学方式共分两步:一是快速阅读全文,初步了解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哪些是属于结构特征,哪些是属于装饰特征,以及它们是按什么顺序一一展开的;二是采用读写结合式的模式,让学生反复阅读,在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以此为素材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一、课堂互动探究
学生1:中国建筑有九大特征,一是总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二是平面布置,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有户外空间”;三是木材结构,中国建筑的以木材结构为主,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间”字构架来承托上面的重量;四是有斗拱,是由一些斗形方木块和弓形短木构成的,它可以“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斗拱的装饰作用也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五是举折,举架,使用可以形成屋顶的斜坡或曲面;六是屋顶,具有装饰作用,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七是屋身颜色,使用朱红和彩绘等装饰;八是交接构件外露,经过各种形状的加工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例如“霸王拳”“三福云”“脊吻”“瓦当”“门环”等;九是材料的装饰作用,有色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都有很强的装饰性。
学生2: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我认为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这一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学生3:作者文中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我认为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显现出来。
学生4:文章中提到建筑的“词汇”,我认为“词汇”指的是建筑的材料。用“词汇”比喻建筑材料,是为了让人们熟悉和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二、课堂学生动手画(www.xing528.com)
这是课堂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所画的思维导图(见图31),然后各组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陈述理由。实际上这一环节比较精彩,通过4位学生的展示与讲解,课文内容基本不需要进行过多的讲解,最后我只是作了一下简单的总结就结束。这样的课学生喜欢,且收获很大,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优越性。
图31 《中国建筑的特征》思维导图
三、课后反思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一篇科普文章,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内容比较陌生,他们平时也较少接触这样的话题,所以我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二是理解文中的建筑术语;三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我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学生很快就把课文结构及提纲拟定出来,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效果很好,说明第一目标很容易完成。因为这篇科普文章层次清晰,学生很容易找到文章的重点部分,继而能很快理清文章线索。
针对第二目标,我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中国建筑的九点特征,然后由各组委派代表上台展示,不正确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这一环节同样比较容易,学生回答得非常好,课堂展示同样精彩。因此这部分我没有作为重点去讲解,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通过阅读,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了中国建筑的特征。
在这九个特征中的“斗”“拱”“举架”等建筑术语很难理解,因此我把这个作为重点去引导。我通过设计课件,借助多媒体展示,直观生动地展示了几张故宫的图片,图片分组几组进行,如“房屋结构”斗”“拱”“举架”等,分别让学生欣赏,我一一进行介绍。通过我的介绍,结合课文进行讲解,学生就明白了。
通过对九大特征的归纳和对建筑术语的理解,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本文题材虽然陌生,但文章并不晦涩。随后,我又组织学生一起探讨梁思成教授在文章中所用的生动说明方法——比喻。作者借语言文字中“文法”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学生在探讨中既明确了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文法”“词汇”“可译性”的含义,又领略到了作者的文字魅力。整个课堂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
我用1课时完成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效果好的主要原因在于我抛弃了日的“串讲”教学模式,完全采用自主性的学习方式,通过情景导入——自主阅读——合作式解读——探究式拓展等环节,在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读、自学探究为基础,教师引导学习方式辅助,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讨论中发现中国建筑的独特魅力,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