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武传:高中语文教师成长之路

苏武传:高中语文教师成长之路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想到匈奴发生叛乱事件,苏武被牵连。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最终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目的试图收降苏武;二是对苏武人格民族气节表示肯定。二是用国家对待苏武家人的态度劝说。

苏武传:高中语文教师成长之路

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我让学生提前预习,积累文中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文言文基础知识;初步分析苏武这一人物形象,体会文章鲜明突出的对比与细节描写,深刻领会苏武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为避免课堂流于枯燥的字词讲解,我课前让学生多读,以培养文言语感。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然后又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最后,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将重点由“言”转移至“文”上,吸引学生兴趣。

一、学生课堂说课文

王磊:请同学们再次来了解故事背景(PPT展示),本故事发生在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朝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没想到匈奴发生叛乱事件,苏武被牵连。他两度寻死,慷慨陈词,终于消除了可能导致两国发生误解争端的危机,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但是不料匈奴公然违背两国通好宗旨,粗暴扣留了苏武等使节,要逼迫他们投降,以此来羞辱汉朝,卫律的威逼利诱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故事充分体现了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

二、课堂互动探究

李成强:我们第一组在研读课文时,认真分析了苏武出使匈奴后,一共两次自杀。其中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但是,这两次都没有成功。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王强:我们除对苏武的精神品质比较关注以外,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来看,匈奴的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目的试图收降苏武;二是对苏武人格民族气节表示肯定。

杨洋:单于为什么单独选择卫律来游说苏武?因为卫律也是降将。我们来看看卫律是怎样游说苏武的?共分两步,第一步威逼,一是剑斩虞常,震慑苏武;二是吓降张胜,有人带头;三是强加死罪,寻找理由。但是苏武仍然不动声色,还大骂卫律。第二步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利诱,一是封官加爵,二是荣华富贵,但是苏武还是不答应。

王燕:没有想到的是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马燕:苏武这一去已近十年。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没有,于是单于又委派李陵来劝苏武。李陵是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卫律的策略是“威逼利诱”,显然失效,而李陵又会选择怎样的策略呢?

一是李陵先以苏武的家庭遭遇“母丧兄亡,妻离子散”来感化。说“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二是用国家对待苏武家人的态度劝说。以“郡主昏庸,法令无常”为由,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统治的严酷。

三、课堂学生动手画

图22 《苏武传》思维导图

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思维导图。这环节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各组根据课文内容共同画思维导图,然后各组委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这也是课堂教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四、课后反思

说实话我上这篇课文已经是第3遍了,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及情节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前3次的教学觉得并不理想,归结原因还在于没有准备好,课前下的工夫太少,没有认真研究课文和学生。(www.xing528.com)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所以,这节课我提前做好了充分准备工作,教学效果非常不错,最大的亮点如下:

(一)重视基础

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让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优化方案》自行抄写一遍。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

(二)立足于创新

这节课我还进行了一项创新,就是在串讲课文的时候,我不再是让学生读一句原文,讲解一句,而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联系句与段,其间贯穿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课堂上我给学生播放了京剧“苏武牧羊”的片断,通过直观形象加上听觉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不忘插入文言知识点的教学,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学生轻松愉快进入课本。

(四)融会贯通

把苏武精神与孟子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巧妙挂钩,让学生由熟悉的内容进入陌生的课文,在耳熟能。

(五)自主学习比较成功

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画和动手写。最突出的是学生动口环节比较突出,把课堂推向高潮。

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

(一)创新没有发挥作用

非常可惜的是,我铺叙得过于详尽主观,占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而学生思考讨论部分被压缩了,而且使得这堂课的重点及人物性格特点也未能突出。于是课堂显得很是沉闷,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没有很好展开讨论,这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二)朗读太少

学生分角色朗诵做得不够好,一是学生读得太少,二是文言语感未能培养起来。我为了赶课,朗读相对较少,其实这样的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以后要多让学生读,多让学生说。这样,自己也上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活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