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师反思:探索有效课堂教学 研究《柳永词两首》

高中语文教师反思:探索有效课堂教学 研究《柳永词两首》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幸好他没有考取功名,否则我们今天就欣赏不到他的词了。因为,他在科举初次失利后,从来就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柳永的从政之路以再度失败而告终。在此期间,柳永创作了大量的新声和新词,传遍大江南

高中语文教师反思:探索有效课堂教学 研究《柳永词两首》

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涉及宋词,而柳永在宋代词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所以教材把他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高中课本宋词的第一课,凸显了其重要性。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我在教学时把《雨霖铃》放在第1课时,因为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而这首词更能体现词人的婉约风格。《雨霖铃》这首词感情细腻,可分析的内容较多,理解了这首词,对于《望海潮》的分析就变得简单而且水到渠成了。我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课堂学生动口

1.学生读课文

为了增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课堂上,我特地利用多媒体展现钱塘海潮图片,让学生感受钱塘海潮的壮观、海潮那迷人的境界。一是指导学生诵读《望海潮》要注意节奏、情感等把握,找出描写景色之句、找出些繁华之句。二是组织学生对比诵读,要求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讲台诵读,读出诗情画意之境;读出钱塘山水美丽、城市繁华的脚步声。

对《雨霖铃》的阅读,我先让学生自己默读,找出关于写离别的词语,以及表现离别的具体景物、意象,然后要求学生互相交流,体验别离是何种滋味,通过品味词语而获得初步的感受。

2.学生说课文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候是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二、课堂探究互动

我们第三组对《雨霖铃》中的一些语句进行探究:例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寒蝉凄凉悲切地鸣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一阵急雨刚刚停歇”这样的景象。此句既点明了天气和季节,又交代了送别的地点。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写出诗人心境的凄寒,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

再如:“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有长亭,为什么还要设帐?对这句在鉴赏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可能是之前的雨太急了,风太大了。也可以体现恋人对词人的用心和不忍分别之情,精心设帐。

我们第四组的研读过程中,认真体会词句更显示柳词的特点。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抱”“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

一般情况之下,我们可能只会注意到作者的时代没有现在开放,不可能“吻别”“拥抱”。但这种理解是浅层次的,从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俗”与“直”的一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这首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跟“寒蝉凄切”一样,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到一幅鲜明的画面里。古诗中这些意象也有较多使用。比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常抒写离别的伤感与不舍。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苏轼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样的凄清画面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的团聚,言有尽而意无穷。

这样的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醉不成欢惨将别”,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李清照有词“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试想此时的柳永不过是离开心爱人的第二天早晨,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却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怎能不心酸啊?

这两首词我用了2个课题,但每一个课时我只能组织学生分析一首,但教学方法是相同的,都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特点,教师只能起到组织指导,学生共同探究。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很好,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特点,让课堂显得很有活力,学生积极的求知欲望被激发。(www.xing528.com)

三、课堂学生动手写

不幸中的万幸

高一(6)班罗兰

学习了《柳永词两首》后,我对柳永的才能佩服有加。人们都说,官场上少了一个柳永,但文学坛上却多了一颗星星。幸好他没有考取功名,否则我们今天就欣赏不到他的词了。

听了罗老师的一番介绍,柳永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一气之下便写下了一篇名作《鹤冲天》,宣称“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有点叛逆精神,但是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

因为,他在科举初次失利后,从来就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努力。于是他重整旗鼓,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算是考得不错,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就是因为他所写的《鹤冲天》一词传到禁中,上面的达官看了之后有些生气。等到临轩放榜的时候,仁宗以《鹤冲天》词为借口,说柳永的词在政治上不合格,没有政治立场,太俗气了,于是就把他给刷落了。并且还指示:“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柳永的从政之路以再度失败而告终。

这一下把他气坏了,一气之下干脆就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无所顾忌地纵游于舞馆酒楼会所之间,致力于民间新词的艺术创作。在此期间,柳永创作了大量的新声和新词,传遍大江南北。柳永在官场的不幸,反倒成全了他才子词人的美名,使他的艺术天赋在词的创作领域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课堂教学反思

我对柳永的这两首词,在教学之前就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于诗词的教学,我的观点是重在阅读,只有在阅读的基础上解读。要从深层次地挖掘作者在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我的教学方法还是采取生态课的自主性教学法,其效果还算很好。具体方法反思如下:

(一)我先与学生一起回忆了有关“词”的知识,然后介绍柳永和这两首词的写作背景。采用的还是之前我惯用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己阅读和背诵,然后提出问题共同讨论。《望海潮》《雨霖铃》,本来那么优雅生动两首词,竟然讲到有那么多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相互展激烈的讨论,我真的很高兴。这样的一节课,真是开心。

(二)我的组织有序。诗词应该多给学生时间去理解,少讲多读,老师多组织,学生多行动。我是一节课上一首诗,共用了2个课时。在课堂上,我除了学生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之外,我还特别提出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就把大家的话题打开了。课堂显得轻松自然,学生收获很大。

具体应运是把预设的每个环节都让学生来完成,采用小组计分的形式,每组一个问题,只给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也只给另一组一次补充和订正的机会。然后教师作适当的点拨。

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学生要讲什么都应该有非常详细的规定,问题越模糊,学生就越无从下手。

这类诗词,我从两个方面让学生分析,一是思想和感情,二是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包括文字表面提到的关键词句,也要根据作者和背景进行分析。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好词妙句的赏析,使用修辞的效果,以及表现手法的妙处。这二者往往是相辅相成,互有融合。所以,可以单独来讲,也可以融为一体来说。

学生可以以资料为依据,更可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但要言之成理,句子通顺。如果评分,那么后者要给加分。

(三)问题多数由学生自己设计。我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答,问题有创意,答案有个性,可以给加分。设计问题的原则如上所说,要紧扣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这样做起来可能很难,可以让学生先一步一步走,教师再一步一步引导和纠正。避免教师给示范,学生照着来,这样会固化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的创造力。这样的形式更开放,更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始终不要忘记的是,除了语文素养的提升,最重要的还是面对高考,因此,必须把每篇古诗词当作试卷上的诗歌欣赏,让学生从命题和答题的规范上去应对这样的题目,学会思考问题,组织答案,并完美表达。

总之,这样的课,只有采取生态课的教学理念及原则,才能杜绝一言堂,因为我们不是百家讲坛,一定要让学生人人都是发言人、主持者。这样才能使诗词的课堂变得充满生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