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界有一句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哈姆莱特是英国著名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要人物。
面对这篇剧作,我的教学方法是先让学生阅读,理解剧中的重点字词,扫清文字障碍。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还从网上下载视频让学生观看,又组织学生听录音朗读。
一、课堂学生说课文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在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了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弄清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前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段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二、课堂互动探究
我们首先来分析剧中人物语言,概括人物艺术形象。
在第一部分中哈姆莱特对霍拉旭讲述脱险时说:“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是我不能睡眠;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还要难受。我就鲁莽行事。”表现了哈姆莱特对自己所处境况的高度敏感性。“我既然感觉到危机四伏——我还没有向我的脑筋商量一段序幕,脑筋就把全戏安排好了。”面对如此险境,他却能如此果断,如此“一点没有露出破绽”地处理,这充分表现了哈姆莱特的聪慧机智。在此部分最后,哈姆莱特对霍拉旭说:“你想我是不是应该——他杀死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此次对话表明了哈姆莱特眼中的克劳狄斯的阴险毒辣的形象,也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延宕的性格和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我们可以从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例如:奥斯里克:“殿下欢迎您回到麦来。”哈姆莱特:“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一庄一谐,相映成趣。“那是你的运气,应为认识他是一件丢脸的事。他有许多肥田美壤:一头畜生要是做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他‘咯咯’叫起来简直没个完,可是——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表明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而这种嘲讽沉淀出对人生的冷峻态度。
奥斯里克说:“谢谢殿下,天气真热。”哈姆莱特:“不,相信我,天冷得很冷,在刮北风哩。”奥斯里克赶紧说:“真的有点冷,殿下。”哈姆莱特又说:“……我热。觉得这一种天气却是闷热得厉害。”奥斯里克马上附和:“……真是说不出来的闷热。”从这一段关于“冷”与“热”的对话,看出奥斯里克阿谀奉承的特点。
哈姆莱特说:“他在母亲怀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这个夸张生动地讽刺了奥斯里克的虚伪和繁文缛节,幽默风趣,多用比喻、拟人,寓于哲理
三、课堂学生感悟
充分体现其个性
高一(6)班 张兰燕(www.xing528.com)
学习了《哈姆莱特》这篇课文之后,我对剧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表示敬佩。虽然《哈姆莱特》中塑造了一个犹豫、懦弱、多疑、没有决心的人物。但是我有自己的解读,剧中通过哈姆雷特的性格缺陷,上演了一出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性格悲剧。因为他的性格,哈姆雷特制造出了一出人性的悲剧,让人反省。这正如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则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许《哈姆莱特》就是最好的阐释!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读者对于哈姆雷特的形象,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而我认为哈姆雷特有几次很好的复仇机会,都因为他的犹豫而错失了。最后在比剑中,随同克劳狄斯、皇后、雷欧提斯的死,自己也因中毒死去。悲惨的气氛笼罩着丹麦的王宫,阴森的风吹出血腥的气息,四具王公贵胄的尸体躺在横流的血泊中。悲剧的产生不仅仅在于人的道德伦理、人的性格或者某种外在的必然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悲剧结局不能简单归结为悲剧主人公性格上的弱点。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对人类的命运有着强烈的关怀,之所以迟迟没有复仇,在于他看到了人类命运的普遍性,但是即使这样,主人公仍怀有希望,这就是我们从悲剧中所感受到的悲剧精神和力量,即为崇高。
悲剧冲突的结局走向了敌对双方的失败和毁灭。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正是这种正义力量与敌对势力的抗争演化的具体形态——行动和对抗主体的最终毁灭构成了悲剧哲学的主要内容。
四、课后反思
《哈姆莱特》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是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品,是从中世纪的神学阴影下透出的一线亮光,是人初次发现“人”时的狂喜,是人文主义世俗精神的狂欢。
所以,面对这一部宏大的剧著,我采用生态课的教学理念,通过此文进行实践研究。我用了2个课时才完成教学任务,但其效果还是不错的,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我先是让学生去认真阅读,分析剧中的人物性格及人物语言,体现出人物性格悲剧的特殊性。
第二步:问题的设置有针对性。
例如,问题1:哈姆莱特在这一场变故中失去了什么?他此时会是什么样心情,他不断强调“还不到一个月”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他想到“自杀”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问题2:哈姆莱特此时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抛出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文本的兴趣,从而达到认真阅读探索的效果。
第三步:是让学生品味语言。对语言的品味以及交流讨论,使学生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人物性格的评价,或许有些失之偏颇甚至肤浅,但在阐述的过程中大都理直气壮且言之有据。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个性有别,对人物性格的分析的深度和褒贬也就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不再是千文一面,而是各有千秋,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学生的个性,摆脱了强势的解读言论对他们个性的颠覆。但由于课堂上我在引导过程中带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来,所以没有真正实现学生独立阅读。
第四步:自主学习是课堂的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人物,有利于培养学生解读经典的自信。哪怕学生的理解并不深刻或全面,但学生只有拥有了自我,理解能力才有成长的空间,这样我才有可能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培养其个性化阅读能力的目标。由此看出,对经典名著的导读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让学生自己阅读并参照文学评论来理解作品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高一的学生,更需要具体实在引导,在学生通读作品,了解情节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设计思考题等方法,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精华部分进行细读鉴赏,有利于学生贴近文本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