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存在。当代中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应该懂得“不耻下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与反思:教师成长之路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我认为今之学者也一定有老师,天才的出现同样离不开老师,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只是智商高些罢了。用韩愈的话就是闻道在先者为师。“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现在,老师的作用仍然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不同的是“道”的含义、“业”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所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探索韩愈在文章里提出的观点,是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阅读课文

所以,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此文,我先让学生诵读,然后带着问题去朗读,最后听录音朗读。

在阅读过程中,我结合《劝学》《过秦论》,总结文言文的基本学法:读通(搬字音、查字音),读懂(搬词义、问老师),耐心(要勇于研究注释),决心(树立学好文言文的决心)。除此之外,我还采用目标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既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也让学生便于总结他们掌握了什么。作为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要力求把它当作现代文来上,把重点词义的解释放在理解课文中去进行。文章整体结构的理解要放在背诵前进行。要理解文言文的内容,需牵引学生进入文本采用问读法进行。

二、探索作者写作原因

在韩愈看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别人的讥笑。韩愈却偏偏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

三、课堂互动探究

第一组研究过程中,觉得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很广,例如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还从第一段研读中了解到,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另一组探究认为,作者称赞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从而得出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从师要“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

以上是学生在课堂探究的精彩片段,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四、学生课堂感悟(www.xing528.com)

不耻下问

高一(6)班 李强

今天罗老师组织我们学习了韩愈先生的《师说》,我对文中如何当好老师、如何确立师生关系感触很深。在我看来,所谓老师,某方面学问肯定比我高,才称得上老师。人都会有不懂的问题要问,而如果不向老师求学,那岂不是始终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了?

但是,如今看来,我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年纪大,难道年纪小的人就不配当老师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只要他在某一方面知识高于我,能懂大道理,他就可以做我的老师。就像文中写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存在。

孔夫子被称为圣人,但他还是不耻下问,他曾以郯子、苌弘等人为师,他的学问绝对不比他们差,只是想学到其他他不会的知识罢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民间俗语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确是这样,不管是谁,都会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学生做的数学智力题,有些连博士生都做不出来,就算你是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也不会熟悉字典里的每个字。如果他们不懂得“不耻下问”的话,就远远不如圣人。这样的话,人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老师无处不在,却往往被忽略,甚至被耻笑。巫医、乐师和那些工匠们,经常互相学习。而那些士大夫们,自己没有学问,一听到有人称“老师”“弟子”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还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多可耻啊,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又显得谄媚!”听起来好像老师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

当代中学生学习了这篇文章后,应该懂得“不耻下问”“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随时都要警醒自己,要向懂得道理的人学习,坚持“不耻下问”的理念,拜其为师。

五、课后反思

说实在的,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用功不少,但是采用生态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迁就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

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贯通了。姑且不论他的理解正确与否,单就这种深入思考、独抒己见的钻研精神而言,应该成为大家的榜样。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展示的机会,相信对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及探索创设精神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