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是教学重点
《过秦论》是贾谊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所以,面对这篇文言文,教学一定要谨慎,一是要将课文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二是要让学生认真阅读、理解作者是如何论述秦朝灭亡的原因的。所以,我的教学法则是阅读,阅读是我的教学重点。一是由我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朗读节奏理解词句意义;二是学生自读课文,逐段让学生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猜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三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作品文字意义的基础上朗读课文,通过纠正学生朗读节奏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检查对词、句的理解、掌握;四是指导学生在笔记上总结重点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重点文言句式。
二、课堂互动探究
韩燕:课文第二、三段,作者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防务五个方面,总写秦始皇的功业。在统一天下前,秦在政治上,“吞二周而忘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军事上,“南取百越之地……北筑长城而首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统一天下之后,采取了愚民、弱民、防民之策。文化上,“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刑法上,“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弱天下之民,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地理防务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张兰:我们组探究认为,在统一天下前,应由较强的语气读出,充分渲染一个“威加海内”的帝王形象。统一天下之后,秦王朝至此已达顶峰,这意味着从此转入守势。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的暴虐无道,故诵读时应有“声讨”之势。末句“天下已定”总承以上内容,其后应有长停顿,然后转入叙秦始皇的心态,用以反衬下文灭亡之速,读时须有嘲讽意,突出“自以为”“万世之业”等词语。
杨洋:我们在阅读后进行探究,认为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目的是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施仁政,行仁政”。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致逼迫农民卖妻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王磊:大家的分析很有见解。在我国历史上有过不少像贾谊一样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如战国时代有为楚国前途大声呼喊“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爱国诗人屈原;南宋有“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的忧患诗人陆游;有希望“试手补天裂”“西北洗胡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这种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传统在正直而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身上是一脉相承的。
三、课后反思
《过秦论》是贾谊的一篇非常有气势的政论文。从此文来看,贾谊是颇富才情的,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政论家和辞赋家,作为一个伟大政论家,他二十岁时就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
所以,面对这《过秦论》,我得用心备课,认真组织教学。为了让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有所收获,我采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步,检查学生自觉独学;第二步,检查学生相互学习情况;第三步,检查小组学习展示情况;第四步,检查全班级展示;第五步,检测并整理学案。旨在重点培养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完成导学问题。学习内容重点是理解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及其在全文中的作用。三个问题由浅入深,逐步探讨作者行文安排的匠心所在。(www.xing528.com)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对学、群学完成了基本问题,根据小组展示提出的问题,我们在全班重点展示、讨论思考题的第二、三题,特别是第三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从课堂情况可以看出,学生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的。我也基本达到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基本消除了原来有人上课睡觉的现象。
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比较好,学生能主动探究课文的内容及特殊语句。学生在画导图展示把课堂推向极致,让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活跃。
当然,课堂教学同样存在不足之处:
1.生生互动没有形成,学生间没有争论,也就没有产生碰撞的火花,课堂问题的生成也不够理想。
2.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答案时,对我进一步的追问却不知怎么回答;有的学生是为找答案,而不去认真思考,不去寻找思考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自学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生在学习时,还缺乏全局观念,不会利用课文内容和前后题的关系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4.我对自己课堂的调控还不够理想,时间的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第三题的讨论受阻,耽误了时间。在检测阶段,应该重点讲清第三题关于名词作状语的类型,由于在第二题上耽误了,最后就草草结束了上课。
总之,一节课有收获,有缺憾,但不会有失望。我会继续实验下去,力求改变我校学生因基础差而不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课堂学习真正有效,为孩子负责,把学习由黑板、讲台转移到课桌上,转移到学生动手、动脑上,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这条路还很长,很曲折,很艰辛,但我会坚持,绝不懈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