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杜甫诗三首》教学有效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杜甫诗三首》教学有效研究

时间:2023-07-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了。“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重要的还有个人艰难。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这首《秋兴》也以之为主体意象。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杜甫诗三首》教学有效研究

诗歌教学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背诵,最好是课堂结束就能背诵。为了增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能在上课前就能背诵并解读清楚这三首诗的同学,老师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还好,在我上课前就有3名学生主动要求背诵,一部分同学是在课堂结束之后背诵,小部分是在课堂上指点背诵的。

一、学生说课文

在课堂上,我先请能提前背诵的同学来说说这三首诗的写作背景及诗的内涵。

苏芳: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妻儿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人的接济维持生活。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秋兴八首》即是他旅居夔州时(766年)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写此诗时,他已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这首诗。而《咏怀古迹》是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内容包括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主旨为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漂泊之感和思念故乡之情。《登高》是杜甫大历二年(767年)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二、课堂学生探究互动

实际上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部分,用时多,学生讨论争论的也多,师生碰撞激烈的瞬间非常精彩。

左银滢:我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们组共同研究认为,这首《秋兴》的首联以秋风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寄寓老人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颔联紧承首联“巫山巫峡气萧森”语意,进而描绘巫峡景象: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黯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颈联倾诉思乡衷曲,以“丛菊两开”“孤舟一系”的图景,表达出思乡之情的深沉浓烈和欲归不得的无奈与凄伤,章法上,“丛菊”暗承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所隐示的季节特征,“孤舟一系”则由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生发二处。尾联突出在秋风里,一片捣衣声的环境、气氛,衬托了游子无家可归之惆怅凄凉,紧承上文之“故园心”,又暗扣题目,绾结全诗。

王磊:我们第二组读完《咏怀古迹》后,对昭君的悲剧是否是毛延寿造成的进行了讨论,大量资料显示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www.xing528.com)

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固然是一个小人,但昭君之所以抱憾终生,难道不是皇帝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你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张强:我们第三组联系写作背景,杜甫曾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遭贬。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杜甫当然怨恨,但又不能明说。所以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作者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杨洋:我们从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解读出,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艰难痛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他极度痛恨,但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重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的不容易。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伴随了杜甫一生。

三、课后反思

教杜甫《诗三首》实际上我用了3个课时才完成,效果还算不错,学生有较大的收获。一是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背诵。二是生态课堂完全采取自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只是课堂教学的主持者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研究,真是其乐无穷。面对这三首诗歌,在组织教学时,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1.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律美。《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一种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写留滞他乡的愁绪,表达了强烈的忧国之情。诵读要注意景物、环境描写。这首律诗前四句重在写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长江的滚滚波涛,要读出“凋伤、气萧森”的感情;后四句旨在抒发思念“故园”之情,要读出思念之情。通过反复有表情地诵读,最好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味诗歌意境。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这首《秋兴》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情。诗中那无处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诗中还有“玉露”“波浪”“丛菊”等几个意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细解读,领略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多角度去解读一首诗。譬如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提出解读一首诗的途径:吟诵、意象、典故、炼字、知人论世、古人评论、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原来一首诗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逐渐培养起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