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悼词,学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文章,教学要特别慎重。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悼词的写作特点和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采用生态课堂的教学方法是重在阅读。阅读是理解文本的前提,只有让学生在读懂,读透,且还要用心读。准确理解恩格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了给学生阅读增添氛围,我还特从网上下载录音伴读。
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4年在巴黎相识。之后他们共同战斗,共同创造革命理论,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到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他们将近有40年的友谊。可以说对马克思了解得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也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也莫过于恩格斯。列宁曾对他们之间的友谊有着极高的评价:“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葬礼上恩格斯痛哭失声,满面流涕,是人之常情。用刘德华的歌词来说,这时候就应是“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一、课文互动探究
对课文进行认真阅读探究可知,正是由于马克思参加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放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才创立出伟大的历史科学理论,并在革命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理论。他创立革命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推动革命实践的前进。可以说,马克思用自己的行动真正地实践了他的科学观、理论观。所以马克思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只是两者相比较,马克思在革命实践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意义更加重大些,故把革命家排在首位。由此可见,课文第2段中的两个“对于”的位置也是不可互换的。
我们还从“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句话概括了马克思对科学的作用的基本观点,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的科学观。他的科学观是与他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一致的。马克思认为科学的进步将改变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将导致经济基础的变化,所以归根结底将导致人类历史的前进和飞跃。这在历史上不乏其例。比如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广泛采用新技术的一场革命。先以纺织业开始,到了80年代又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产业革命得到进一步发展,遍及化学、冶金、采掘、机器制造等部门。这次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基于这一系列认识,马克思对科学高度重视。
二、课堂学生动手互动
1.学生动手画
这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分组探究所画的课文结构思维导图。
图7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思维导图
2.学生动手写
学识渊博的马克思
高一(6)班 潘丽
学习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通俗易懂而震撼人心的悼词,我对马克思充满了深沉的敬仰之情。他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而精深。只可惜我不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哲学一直是自己无法深入涉足的领域。虽然课堂上罗老师讲了不少,但仍然不敢妄加评论。
我认为,这篇悼词语言典雅,结构精致,言简意赅地阐述了马克思的经历、观点和意义,堪称一座具有崇高风格的建筑,令观者身不由己地沉浸其中,仰慕,赞叹,萌生追随之心。(www.xing528.com)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旧欧洲的一切势力,都为驱除这个幽灵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这句《共产党宣言》开篇的话令人久久无法忘怀,再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文章不足千字却铿锵有力,高度概括了马克思的一生。
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我只是觉得那是一个睿智到难以形容的头脑。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我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如何语出惊人地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
剩余价值的发现,正像恩格斯所说的“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在那个机器大生产使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的年代,马克思竟然透过一切迷雾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存在。对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对资本家赤裸裸的榨取工人剩余价值的揭露,可谓给上层资本家致命的批判,也给予了无产阶级所有斗争最强有力的理由和武器。也难怪有人说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豁然开朗,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犹豫徘徊,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就要反抗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要解放全人类!是啊,有什么比思想的力量更强大的呢?
“最伟大的头脑停止思想了。”这篇悼文不是个人的悲伤,而是像其所说的“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恐怕再也难有人有这样一个睿智的头脑,马克思达到了所有想要追求不平凡的人的人生理想。这位大胡子哲学家的画像将被世人瞻仰,永垂不朽。
三、课后反思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演讲稿,更是一篇悼词。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去世。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的葬礼上,恩格斯发表了这篇著名的讲话。
中学生很少接触此类文章。这篇文章是对马克思一生的伟业的高度概括,理论性很强,知识面很广,涉及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如何使学生读懂这篇文章,理解文章的精髓和思想内容,同时感受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底与艺术,的确难度很大。
我在课前让学生预习,疏通文字障碍,然后提出三个问题:一是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关系怎样?二是恩格斯在悼词总结了马克思的哪些功绩?三是分析悼词的特点。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去理解,去寻找悼词的写作结构与特点。
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阅读呢?我想,借用马克思青年时期喜爱的一句座右铭——“怀疑一切”,以马克思固有的独立思考的方式来学习课文,也许效果会好一点。我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提出疑难点,经过自己思考后,提炼出来,又经过师生共同解答。因为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的方法,这是最宝贵的金钥匙。
但在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的较少,我只好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让学生去探究,然后师生互动。课堂上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是不好。
怎样引导学生去“悟”?如果教学处理不好,这篇理论性很强的议论文,很可能就上成了政治课了。为了解决“悟”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循着作者思路,结合文章词语前后搭配关系和语言环境来理解其含义,弄懂文章的思想与内容,体会作者驾驭语言的准确、生动、凝练、传神。语文教学只有完成这一步,才能算是真正上了一堂语文课。就这一点,虽作了一点尝试,但感觉收效也不大。
比如,在讲文章最后一部分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个‘将’字怎么理解?”这是课文中最后一句话,一般情况下很容易被忽略。如能抓住这个“将”字,就可以进行一次“以道悟文”的教学活动。
我说一般人在追悼会上会说“某某同志永垂不朽”,不会说“将永垂不朽”。同学们想想,这里恩格斯为什么要说“将”永垂不朽?有学生认为,这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马克思当时所处的环境是资本主义社会,相对来说,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还比较遥远,因此,恩格斯认为马克思的事业“将”永垂不朽,就是说共产主义事业的胜利可能是将来的事。这个“将”表示的是一种预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